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名著阅读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部分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不足,阅读方法欠缺。改变这一现状,可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探索解决之道。
老师与家长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白经典阅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以此引导他们主动阅读。专家讲座、多媒体教学、电影观摩、片段鉴赏等,都可作为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的突破口。
制订名著阅读计划,让学生在不同年级有计划地阅读。如初一年级以看《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等篇幅不长、内容情节较为有趣的名著为主,初二年级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情节曲折、篇幅较长的著作,初三年级可以涉及较难的外国文学作品或主题较为深刻的作品。制订阅读计划,还要规定好每周阅读的内容与阅读量,慢慢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常态化阅读。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名著阅读的示范和引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名著阅读教学观念
教师对待名著阅读教学的理念亟待改变。除了对学生每天阅读量有要求之外,对阅读的质量、阅读的方法等也要做指导和规范,强化检查与督促。
2.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读。统编教材对名著阅读有相应的读书方法指导,教师要能够依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有计划地推进名著阅读教学,并将读书方法的教授贯穿于教学过程。如对于大部头的小说,要指导学生学会将厚书读薄。在阅读《西游记》时,可以结合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对关键情节精读,一般情节跳读,重点情节细读等。在指导散文类名著《朝花夕拾》时,结合中学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長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文章,将鲁迅先生回忆中的亲人、保姆、邻居、朋友、宠物、民俗等章节内容有机地联通起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归纳式阅读。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名著阅读教学并非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名著情节内容,其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培养自身阅读、理解、思考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以《骆驼祥子》为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探究祥子等人悲惨命运的根源,与文本对话,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形成多元化解读。
3.借助现代化手段
学生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类国外经典作品的阅读障碍在于外国人名难记,容易混淆,且国外独特的文化传统与语言习惯也是制约学生阅读理解的一个关键。这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同名电影,在电影情节的吸引之下再来读原著,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可以假期让学生观看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在观看中比对电视剧与原著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改动对原著的情感表达是否有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4.开设专题活动
(1)组织辩论。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此时可以组织学生辩论,锻炼其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2)配精美插图。可以通过给名著配图插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增加对名著的阅读兴趣。(3)表演情景小品。利用“演”的方式,如表演小品、课本剧等,呈现故事性、趣味性强烈的情节,让学生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4)诵读美文好句。对散文化的名著,教师可以选取文质兼美的章节,让学生通过美文诵读,感知文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文字背后浸润的深厚情感。(5)开展主题交流。就学生感兴趣的名著确定一条主线,进行深入探讨。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这两本书都涉及民风民俗,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两地风俗异同,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的对比,以增强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5.重视评价激励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赏识和鼓励,名著阅读也不例外。在教师适时的检查评价和及时的赏识激励之下,学生才有可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进而产生自觉的阅读行动。教师可以对读书活动进行积分评比,也可由学生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评分,并与学生语文成绩评定挂钩。学期结束,教师根据学生得分情况评出“阅读之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加强学生的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只要重视兴趣培养,转变旧有观念,指导方法恰当,一定能引领学生走进名著阅读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麦溪中学)
老师与家长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白经典阅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以此引导他们主动阅读。专家讲座、多媒体教学、电影观摩、片段鉴赏等,都可作为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的突破口。
制订名著阅读计划,让学生在不同年级有计划地阅读。如初一年级以看《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等篇幅不长、内容情节较为有趣的名著为主,初二年级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情节曲折、篇幅较长的著作,初三年级可以涉及较难的外国文学作品或主题较为深刻的作品。制订阅读计划,还要规定好每周阅读的内容与阅读量,慢慢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常态化阅读。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名著阅读的示范和引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名著阅读教学观念
教师对待名著阅读教学的理念亟待改变。除了对学生每天阅读量有要求之外,对阅读的质量、阅读的方法等也要做指导和规范,强化检查与督促。
2.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读。统编教材对名著阅读有相应的读书方法指导,教师要能够依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有计划地推进名著阅读教学,并将读书方法的教授贯穿于教学过程。如对于大部头的小说,要指导学生学会将厚书读薄。在阅读《西游记》时,可以结合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对关键情节精读,一般情节跳读,重点情节细读等。在指导散文类名著《朝花夕拾》时,结合中学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長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文章,将鲁迅先生回忆中的亲人、保姆、邻居、朋友、宠物、民俗等章节内容有机地联通起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归纳式阅读。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名著阅读教学并非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名著情节内容,其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培养自身阅读、理解、思考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以《骆驼祥子》为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探究祥子等人悲惨命运的根源,与文本对话,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形成多元化解读。
3.借助现代化手段
学生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类国外经典作品的阅读障碍在于外国人名难记,容易混淆,且国外独特的文化传统与语言习惯也是制约学生阅读理解的一个关键。这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同名电影,在电影情节的吸引之下再来读原著,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可以假期让学生观看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在观看中比对电视剧与原著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改动对原著的情感表达是否有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4.开设专题活动
(1)组织辩论。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此时可以组织学生辩论,锻炼其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2)配精美插图。可以通过给名著配图插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增加对名著的阅读兴趣。(3)表演情景小品。利用“演”的方式,如表演小品、课本剧等,呈现故事性、趣味性强烈的情节,让学生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4)诵读美文好句。对散文化的名著,教师可以选取文质兼美的章节,让学生通过美文诵读,感知文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文字背后浸润的深厚情感。(5)开展主题交流。就学生感兴趣的名著确定一条主线,进行深入探讨。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这两本书都涉及民风民俗,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两地风俗异同,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的对比,以增强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5.重视评价激励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赏识和鼓励,名著阅读也不例外。在教师适时的检查评价和及时的赏识激励之下,学生才有可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进而产生自觉的阅读行动。教师可以对读书活动进行积分评比,也可由学生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评分,并与学生语文成绩评定挂钩。学期结束,教师根据学生得分情况评出“阅读之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加强学生的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只要重视兴趣培养,转变旧有观念,指导方法恰当,一定能引领学生走进名著阅读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麦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