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斷进步,幼儿的入园适应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本文从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的表现入手,综合家庭和幼儿园各自的特征,讨论出现适应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入园适应;表现;原因;应对策略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不断升温。作为家长更是把子女的教育问题放在首位,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孩子的起步都很早,大概2-3岁开始进入幼儿园,幼儿入园不能适应的现象随之出现,也成为了大多数家长及幼儿教师为之困扰的难题。
一、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表现
幼儿入园适应是指新生入园后面对新的环境所做出的应激反应,以及能够接受和融入的程度,是一种体现在心理、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过程。从熟悉的家庭到陌生的幼儿园,难免会感到恐惧和焦虑,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如此大的环境变化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在情绪或行为上往往会有异常的表现。
幼儿的不适应现象的表现形式包括安静型、狂暴型、喋喋不休型、家校情况反常型[1]。安静型的幼儿可谓是沉默抵抗,哭闹的时间比较短,也不会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游戏、活动,几乎一直保持安静。狂暴型的小朋友会顽抗到底,一直哭闹不停,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很粗暴,不肯吃饭甚至摔东西。喋喋不休的小朋友不会有什么过分的表现,但会一直缠着教师要找家人。而家校情况反常型是指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的表现完全不一致,出现相反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学龄前儿童的入园不适应状况表现大抵如此,也有学者从归因的角度将这些不能适应的表现概括为分离性焦虑反应。“分离焦虑”主要指幼儿和主要抚养者之间在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2]。这种分离性焦虑反应大多发生在学龄前幼儿身上。
二、出现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原因
(一) 环境的变化
入园后幼儿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感到紧张、害怕、无所适从,并表现出分离焦虑情绪。
(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刚刚入园的幼儿可能会比较兴奋,因为有新的玩具、新的朋友,还可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可是一段时间后,幼儿就会发现,小朋友之间可能会吵架,老师有时会很严厉,可能还要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失落感不利于幼儿对新环境的接纳和适应。
(三)角色地位的变化
目前中国式的家庭是典型的“四二一”模式,这种模式造就了现在的“小公主”、“小皇帝”,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这也成就了他的自我中心。一旦进入幼儿园,这种优势地位马上消失了,自己不再是焦点,所有的东西还要与别人分享,其他人更不会对自己做出让步。在幼儿园的角色地位的转变,也是造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安全需要与依恋的暂时性缺失
研究表明,孩子的年龄越小,越需要拥有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相对固定的成人来照顾,这也是幼儿基本需要的体现[3]。初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让幼儿很没有安全感。与分离性焦虑相伴的是社会性依恋,是幼儿对主要抚养者所产生的一种依赖。幼儿到幼儿园相当于这种紧密联系的依恋被暂时切断了,此时就会表现出分离性焦虑。
三、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应对策略
幼儿入园适应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但我们可以从各方面考虑,找出合适的应对措施来促进和加强幼儿适应的进度和水平。
(一)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家长能否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幼儿能否更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从入园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开始,就要有计划地鼓幼儿子增加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尽量缩小家庭与幼儿园的差异。其次,在入园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让孩子熟悉环境并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从而减少他的恐惧和不安。再次,要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可以在入园前有目的的培养孩子形成与幼儿园大致同步的作息规律。最后,要教给孩子分享、等待和融入。幼儿园是一个集体,集体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和约束,这也是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
(二)入园后的情绪稳定工作
幼儿入园后的不适应问题大都是通过情绪和行为表现出来的,要控制幼儿的不适当行为,就要先稳定他们的情绪。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细心照料每一个孩子,这可以渐渐消除幼儿初到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这也是拉近距离、建立亲密关系的最有效途径;教师要擅长表扬和鼓励孩子,并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耐心、和颜悦色地劝导哭闹的孩子;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巧妙引导执拗的孩子;最后,让孩子在趣味性活动中保持心情愉悦。
参考文献:
[1]王静、宋荧荧(2003).幼儿入园分离性焦虑反应的表现与干预[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
[2]祁海芹(2003).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J],教育科学,第19卷第6期。
[3]姜永杰(2006).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年第7期。
关键词:幼儿入园适应;表现;原因;应对策略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不断升温。作为家长更是把子女的教育问题放在首位,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孩子的起步都很早,大概2-3岁开始进入幼儿园,幼儿入园不能适应的现象随之出现,也成为了大多数家长及幼儿教师为之困扰的难题。
一、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表现
幼儿入园适应是指新生入园后面对新的环境所做出的应激反应,以及能够接受和融入的程度,是一种体现在心理、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过程。从熟悉的家庭到陌生的幼儿园,难免会感到恐惧和焦虑,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如此大的环境变化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在情绪或行为上往往会有异常的表现。
幼儿的不适应现象的表现形式包括安静型、狂暴型、喋喋不休型、家校情况反常型[1]。安静型的幼儿可谓是沉默抵抗,哭闹的时间比较短,也不会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游戏、活动,几乎一直保持安静。狂暴型的小朋友会顽抗到底,一直哭闹不停,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很粗暴,不肯吃饭甚至摔东西。喋喋不休的小朋友不会有什么过分的表现,但会一直缠着教师要找家人。而家校情况反常型是指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的表现完全不一致,出现相反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学龄前儿童的入园不适应状况表现大抵如此,也有学者从归因的角度将这些不能适应的表现概括为分离性焦虑反应。“分离焦虑”主要指幼儿和主要抚养者之间在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2]。这种分离性焦虑反应大多发生在学龄前幼儿身上。
二、出现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原因
(一) 环境的变化
入园后幼儿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感到紧张、害怕、无所适从,并表现出分离焦虑情绪。
(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刚刚入园的幼儿可能会比较兴奋,因为有新的玩具、新的朋友,还可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可是一段时间后,幼儿就会发现,小朋友之间可能会吵架,老师有时会很严厉,可能还要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失落感不利于幼儿对新环境的接纳和适应。
(三)角色地位的变化
目前中国式的家庭是典型的“四二一”模式,这种模式造就了现在的“小公主”、“小皇帝”,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这也成就了他的自我中心。一旦进入幼儿园,这种优势地位马上消失了,自己不再是焦点,所有的东西还要与别人分享,其他人更不会对自己做出让步。在幼儿园的角色地位的转变,也是造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安全需要与依恋的暂时性缺失
研究表明,孩子的年龄越小,越需要拥有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相对固定的成人来照顾,这也是幼儿基本需要的体现[3]。初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让幼儿很没有安全感。与分离性焦虑相伴的是社会性依恋,是幼儿对主要抚养者所产生的一种依赖。幼儿到幼儿园相当于这种紧密联系的依恋被暂时切断了,此时就会表现出分离性焦虑。
三、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应对策略
幼儿入园适应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但我们可以从各方面考虑,找出合适的应对措施来促进和加强幼儿适应的进度和水平。
(一)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家长能否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幼儿能否更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从入园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开始,就要有计划地鼓幼儿子增加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尽量缩小家庭与幼儿园的差异。其次,在入园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让孩子熟悉环境并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从而减少他的恐惧和不安。再次,要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可以在入园前有目的的培养孩子形成与幼儿园大致同步的作息规律。最后,要教给孩子分享、等待和融入。幼儿园是一个集体,集体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和约束,这也是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
(二)入园后的情绪稳定工作
幼儿入园后的不适应问题大都是通过情绪和行为表现出来的,要控制幼儿的不适当行为,就要先稳定他们的情绪。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细心照料每一个孩子,这可以渐渐消除幼儿初到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这也是拉近距离、建立亲密关系的最有效途径;教师要擅长表扬和鼓励孩子,并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耐心、和颜悦色地劝导哭闹的孩子;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巧妙引导执拗的孩子;最后,让孩子在趣味性活动中保持心情愉悦。
参考文献:
[1]王静、宋荧荧(2003).幼儿入园分离性焦虑反应的表现与干预[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
[2]祁海芹(2003).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J],教育科学,第19卷第6期。
[3]姜永杰(2006).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