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满族萨满图腾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地理、宗教、政治和文化領域还是在艺术研究领域,满族萨满文化都是我国民族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民族艺术中,满族的萨满文化充满神秘,拥有独特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领域的一块瑰宝。其中,萨满图腾作为满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手段,在满族文化中闪现出独特的光芒。本文就围绕着新时代满族萨满图腾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进行究。
  满族人民作为萨满的信徒,其对于萨满的信仰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在人类还处于氏族社会时,萨满作为一种精神图腾一直在北方游牧民族中代代相传。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文化程度较低等多种因素,萨满这一宗教信仰并未发展出自己的教义,只能通过信徒的口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信徒的精神支柱。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调查与研究,发现萨满文化中最为基础的构成形式还是对于自然的崇拜。在一切技术与认知都尚不发达的上古时期,人们对于神灵的理解往往来源于自然环境。他们会将雷鸣声幻想为云龙的咆哮,会将闪电定义为“天罚”,而洪流淹没土地则是因为河神对所献上的祭品尚不满足。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所以萨满对满族人来说更为重要。即使这个古老的宗教当下已经不复存在,但独属于它的艺术形式与文化思想仍然流传下来,并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被注入了新鲜的生机与活力。
  一、萨满文化概述
  (一)萨满文化
  “萨满”起源于通古斯语,相传“萨满”在当时是以巫师的身份存在于许多民族中,他们是天与人沟通的桥梁,萨满可以通过施法控制天气,具有占卜等能力,萨满直接影响信徒的生产和生活。
  为了帮助族人避免灾祸,免去神灵的惩罚,每一任萨满都会在族人内选择自己的继任者,并将自己与神灵沟通的手段统统传授给他。因此,萨满的崇高地位不言而喻,人们都将萨满视作能够上通天听的半神,并通过他们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与祈求,以期向神明表达善意,消灾解难。在科学认知发展水平极低的上古社会,满族人民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念可以说都是在萨满思想的引导下所构建完成的,萨满直接决定了满族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形态。
  萨满文化信奉“万物皆有灵”。风有灵,树有灵,草有灵,花有灵。一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认知与灵魂。而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之上,萨满文化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就自然而然地建立和发展起来。图腾崇拜具体是指满族人民对于动物神、植物神明的尊崇,他们祭鸦,祭狗,祭佛多妈妈,祭柳等。
  (二)萨满文化中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上古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虽然它实质上并非宗教,但多少包含一些宗教因素。在图腾崇拜中,人们往往认为该图腾是祖先、保护者或者逝去的亲人,它能够帮助人们消灾解难,拥有神灵般的力量。而在萨满文化中,“鹰”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图腾。满族人认为,鹰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是天的神鸟使者。神鹰具有与天以及众神通灵的神术。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的,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鹰的神圣地位在萨满的服饰上也有所展现,萨满神帽上铜制的飞鸟就是神鹰的标志。
  二、萨满教的原始艺术与萨满图腾的美学价值
  (一)岩画
  世界上的岩画多数产生于原始社会,大多具有宗教色彩。在原始满族氏族部落中,萨满可以说是整个部族的精神领袖,他们借由自己的神力来沟通天地,为族人祈福避灾。因此,部族中所有的宗教祭祀仪式也由萨满来主持,在仪式结束后,就需要创作出表现仪式内容的岩画。而在描绘岩画的过程中,萨满需要投入自己的宗教情绪,并赋予作品相应的思想情感。根据展示的内容,岩画大致分为四种:表达对大自然的尊崇,即自然崇拜岩画;祭祀或祈祷各类神灵,即神灵崇拜岩画;表达对繁衍后代的渴求,即生殖崇拜岩画;表达对动物的崇拜,即动物崇拜岩画。
  根据绘画手法,岩画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反映真实事物,即写实类岩画,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夸张描绘,即抽象类岩画。萨满图腾采用类似宗教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显得自然、质朴而粗犷,反映出古代人民的真实生活与精神状态。
  (二)萨满面具
  萨满面具是萨满在跳神和祭祀时使用的道具。在祭祀内容有所差异的情况下,萨满面具的造型与色彩也会有所不同。而实质上,所有的面具形象都来自先人对于神灵形象的理解与简化。他们通过合理的想象与夸张来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构建与重组,并在描绘图案时表现出鲜明的抽象性与符号性。除此之外,萨满面具多体现出对称的美感,色彩明丽鲜艳,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三)萨满剪纸
  萨满剪纸,最早也出现在部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中。萨满需要使用剪纸作为环境装饰,从而营造出更为庄重、肃穆的祭祀氛围。上古时期,萨满教本身就已经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为了进一步拓展这种引领作用,萨满需要通过图腾的形式把神明形象更加突出。所以,在萨满剪纸中,图腾描绘也较为普遍。伴随着萨满剪纸功能的越发多样化,它逐渐走入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被用以装饰房屋。
  (四)萨满服装绘画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萨满的服饰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场合包含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举行宗教祭祀活动时,为病人祈愿祛病时,甚至于主持婚礼时。绘画内容也展现出不同的图腾崇拜特征。比如,神衣神裙上所描绘的鸟兽图案其背后的意义就是,通过披上鸟羽,萨满才能够顺利到达天界众神之地,为族人进行祈拜。虽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萨满服饰的设计制作已经由繁复化为朴素,但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萨满神服依然因其繁多的图案和张扬的色彩而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五)神鼓
  神鼓是萨满在进行祭祀活动时使用的重要法器之一,它们图案繁杂,造型多样,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萨满神鼓绘画的主要题材有萨满树绘画、日月神绘画、萨满神绘画、动物神绘画和萨满世界绘画。不同的图腾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但都传达出“万物有灵”的根本观念。
  三、新时期萨满图腾的实用价值
  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满族的剪纸文化因为受到萨满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满族的人物剪纸造型古朴庄严,近似远古的萨满岩画,而剪纸线条粗犷,色彩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这种剪纸艺术现在也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在庆祝节日时展现出独具特色的装饰效果。
  除了剪纸艺术之外,信奉萨满教的民族之中大多有在枕头、服饰与配饰上刺绣的习惯,而这些图案往往与萨满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有关。在现今的满族文化中,他们所刺绣的内容仍然具有强烈的萨满文化风格,如体现海东青翱翔天际的刺绣图案、花鸟虫鱼的刺绣纹样等。
  在东北民间,现今的许多家庭因为民俗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特殊的心理映射。他们仍然认为,萨满法器有着镇宅祈福的美好寓意,因此将它们用作装饰品放置在屋内。法器上古老素朴的萨满图腾也开始作为工艺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装饰领域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虽然萨满文化本身体现出强烈的宗教特征,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人们在新时代更多关注它的艺术美学特色与实用价值。人们需要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视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古老文化都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灿烂的光彩。
  (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郭鋆梓(1995-),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2018年6月9日,临汾影剧院首次上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剧《尧颂》,该剧由临汾小梅花蒲剧团担任演出,山西师范大学舞蹈系学生参与演出。作为弘扬山西悠久文化、迎接临汾“首届尧都旅游节”的重要代表作品,该剧受到了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山西省文化厅、临汾市委市政府等多个单位的合力支持。  首演期间,《尧颂》以其恢弘的场面、撼人的视听,感染了在场观众,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演出共分为八个篇章:凿
期刊
《影梅庵忆语》起首有言;“爱生于昵,昵则无所不饰。缘饰著爱,天下鲜有真可爱者矣。矧内屋深屏,贮光阒彩,止凭雕心镂质之文人描摹想像,麻姑幻谱,神女浪传。近好事家复假篆声诗,侈谈奇合,遂使西施、夷光、文君、洪度,人人阁中有之,此亦闺秀之奇冤,而啖名之恶习已。”其中指出众多文人出于亲昵,修饰无度,以至几乎人人闺房内室都有一个美女才人,真正风韵拔俗的女性反而被掩盖,这是文人好名的恶习所致。此处议论,一有为
期刊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虚构了一个位于2532年的称之为“文明国”的未来国家。在这个国家,高度发达的科技与极权统治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明显存在着人的反自然化与工具化现象,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遵循着千篇一律的生存模式,迷失在放纵的物质生活中,却无法摆脱精神世界的贫乏,缺少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一、家庭组织的消失  家庭是
期刊
视觉思维在思维传达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某种意义来说,两者存在较强的互通性,视觉思维可以更好地将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人们一定要重视视觉思维模式的发展,对其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从而有效保障视觉传达设计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在稳步上升,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对美的事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人们一定要重视视觉传达
期刊
艾米莉·狄金森是著名的美国诗人,她在孤独中写诗三十多年,总共留下大约1800首诗。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广泛,主要集中在生活情趣、自然、死亡,语言凝练简洁,描绘真切,思想深沉。她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本文主要从新批评的角度对狄金森的诗歌《我在可能之中幽居》进行分析和细读,首先集中分析这首诗的形式,然后分析了这首诗的内容。  一、作者梗概  艾米莉·狄金森是著名的美国诗人。狄金森出生于马萨
期刊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雕塑艺术家,也是欧洲现实主义雕塑大师,在困厄的环境中,他不断地创作新颖、精彩的作品。一生中,他既受到支持,也受到攻击,罗丹将情感注入静态的雕塑艺术作品中,将自己的情绪外延,并注入人文主义思想,运用独特的雕塑语言,向世人展示强烈的艺术迸发性。正是这种艺术激情,造就了继菲底亚斯和米开朗基罗以后,欧洲又一难以跨越的雕塑高峰,独特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完成了一件件动人心魄的艺术作品。
期刊
哈金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作家,其作品《等待》曾经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虽然众多学者已经从文学伦理学、东方主义和零度写作等多个角度分析过这部小说,但是尚没有学者从创伤视角来分析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等待》围绕三个主人公讲了一段非正常的“婚外恋”感情故事,其中的女主人公吴曼娜虽然在十几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最终与男主人公孔林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却患上心脏疾病,不久于人世。本文试图从创伤视角来探究吴曼娜悲剧
期刊
历史与文学的最大不同就是历史是对现实的搬运,是对一段特定时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实解读。人们可以通过历史去基本还原一段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岁月,去了解和感受先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当代与过去的区别。通过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人们能够获取很多对现实有益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代人的生活。而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披着历史外衣的自由想象,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可以在一定程
期刊
高效课堂,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其既要关注到学生原先的学习水平,还要考虑到现有的接受能力,再设计出吸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环节,进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几节教学课例,谈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一、苏教版音乐第一册第七单元教唱歌曲《小蚂蚁搬米粒》  歌曲《小蚂蚁搬米粒》情绪欢快活泼,分为两部分,即数板
期刊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民族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希特勒回来了》是2015年上映的一部德国电影,以戏谑的手法讲述了希特勒穿越到现代后利用现代媒体平台猛烈抨击当下德国社会中的问题、宣传自己的理念,最终成为广受欢迎的明星并再次拥有了众多追随者的故事。因其塑造的不同寻常的希特勒形象和影片中虚拟社会对希特勒的接受,影片自上映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热议。本文将首先概述电影的主要内容,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