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才能让学生将这些比较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并正确运用呢?
一、归类识字
1. 形声字归类
如:“枫、枝、桥、棵、梅”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字旁。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去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认识的哪些字是带有‘木’的,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形声字,拓宽了识字面。
又如《操场上》一课,“跑、踢”都与“足”有关,偏旁“足”表形,另一半表声。“打”字中的“扌”旁与手的动作有关,教学时手势动作与字义理解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再如,“洞—铜,抱—饱”等等。
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义,做到准确运用汉字。如,区别“漂亮”、“飘扬”,“飘”与“风”有关,有“风”(红旗)才能飘扬;“漂”与“水”有关,用水洗(脸、衣服)才漂亮。
2. 会意识字,如第一册“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的意义。由此可拓展认识一些其它的会意字:望、卧、家、灶、孬、歪、苗、比、轰、炎、拿等,再引导学生从部件到组合去理解字义,学生也能很快记住。
3. 利用偏旁规律,可以“换偏旁”识字:“挂一娃一洼一蛙一哇”;熟字加偏旁识字:“又 见=观”;“熟字减偏旁”识字:“优——尤”;“看图猜字”:首先画棵树“木”,然后画只“羊”,组成“样”字。
4.形近字识字。如,“毛—手,川—州,巨—区,问—间”等等,利用形近字,可以区别字形的异同,可以减少错别字。
归类识字法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能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二、在情境中识字
1. 在活动中识字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是“猜谜语,”如:
“大雨压倒一座山”—(雪)。”
“告”字可编成“一口咬掉牛尾巴。”
“生”可编成“牛过独木桥。”
“金”可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颗糖。”等
“加一加”识字:
“日”字加一笔可变成:“白、申、甲、由、旧、旦、田、电”等,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
2. 先看图再学文
先看图学词:“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再看图学文,比较“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这样学汉字和学课文结合起来,即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分辨能力,又使其学习了解量词的用法。
3. 游戏识字
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是“摘苹果“和“开火车”,这也是常见的游戏识字方法,它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运用“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多种形式,开火车前要喊琅琅上口的口号和动作,如老师说:“小火车开起来”。学生两手翻腾喊着:“咕噜咕噜开起来”。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这给学生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在生活中识字
利用日常用品识字。可以把家里日常用品的名字写在识字本上,也可以把小用品、小玩具写成标签贴在上面。
利用电视和街头广告、牌匾识字。学生爱看电视,可以把看过的电视节目和主要人物名称记下来,和父母上街时看到的广告标语和牌匾读一读,不会的问问父母,回到家中记下不会认的字,再查一查字典了解字义。
利用课外阅读识字。课外阅读是识字最好的方法,经常读书读报或看商品说明书,不仅使学过的字加以巩固,还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生活识字方法不但能使学生认识了课本以外的汉字,也让学生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能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责任编辑 邱丽
一、归类识字
1. 形声字归类
如:“枫、枝、桥、棵、梅”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字旁。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去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认识的哪些字是带有‘木’的,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形声字,拓宽了识字面。
又如《操场上》一课,“跑、踢”都与“足”有关,偏旁“足”表形,另一半表声。“打”字中的“扌”旁与手的动作有关,教学时手势动作与字义理解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再如,“洞—铜,抱—饱”等等。
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义,做到准确运用汉字。如,区别“漂亮”、“飘扬”,“飘”与“风”有关,有“风”(红旗)才能飘扬;“漂”与“水”有关,用水洗(脸、衣服)才漂亮。
2. 会意识字,如第一册“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的意义。由此可拓展认识一些其它的会意字:望、卧、家、灶、孬、歪、苗、比、轰、炎、拿等,再引导学生从部件到组合去理解字义,学生也能很快记住。
3. 利用偏旁规律,可以“换偏旁”识字:“挂一娃一洼一蛙一哇”;熟字加偏旁识字:“又 见=观”;“熟字减偏旁”识字:“优——尤”;“看图猜字”:首先画棵树“木”,然后画只“羊”,组成“样”字。
4.形近字识字。如,“毛—手,川—州,巨—区,问—间”等等,利用形近字,可以区别字形的异同,可以减少错别字。
归类识字法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能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二、在情境中识字
1. 在活动中识字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是“猜谜语,”如:
“大雨压倒一座山”—(雪)。”
“告”字可编成“一口咬掉牛尾巴。”
“生”可编成“牛过独木桥。”
“金”可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颗糖。”等
“加一加”识字:
“日”字加一笔可变成:“白、申、甲、由、旧、旦、田、电”等,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
2. 先看图再学文
先看图学词:“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再看图学文,比较“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这样学汉字和学课文结合起来,即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分辨能力,又使其学习了解量词的用法。
3. 游戏识字
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是“摘苹果“和“开火车”,这也是常见的游戏识字方法,它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运用“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多种形式,开火车前要喊琅琅上口的口号和动作,如老师说:“小火车开起来”。学生两手翻腾喊着:“咕噜咕噜开起来”。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这给学生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在生活中识字
利用日常用品识字。可以把家里日常用品的名字写在识字本上,也可以把小用品、小玩具写成标签贴在上面。
利用电视和街头广告、牌匾识字。学生爱看电视,可以把看过的电视节目和主要人物名称记下来,和父母上街时看到的广告标语和牌匾读一读,不会的问问父母,回到家中记下不会认的字,再查一查字典了解字义。
利用课外阅读识字。课外阅读是识字最好的方法,经常读书读报或看商品说明书,不仅使学过的字加以巩固,还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生活识字方法不但能使学生认识了课本以外的汉字,也让学生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能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