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391名高职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职大学生总体心理状况不容乐观,UPI筛查心理异常的学生占15.18%,而该类学生中家庭问题占比18.3%。在所有心理问题学生中30.3%的学生与家庭关系紧张或存在疏离的情况。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教养方式,心理
一、引言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个体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进入大学后,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发生变化,同时,大学也是个体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面临环境变化、现实与理想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负荷大,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高职学生相较与普通大学的同学有自己的心理特点,近年来由心理问题引发的高职学生自残、自杀及其他伤人事件的发生频率也逐渐上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个体在家庭中受家庭成员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就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非言语表达的结合,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对高职在校生收集相关问卷数据,研究共发放问卷397份,其中回收有效391份,有效率为8.4%,其中男131人占33.5%,女260人占66.5%。用spss21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工具
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部分采用现场访谈以及网上填写两种形式,网络发放通过问卷星进行。本研究使用的问卷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基础上补充了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访谈部分是通过对UPI筛查为一类的学生进行补充访谈,了解其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相关背景。
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1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描述性的频数和百分比的统计,并对部分变量进行卡方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通过UPI测试,测验结果为一类,提示心理异常的学生占总数的15.18%;访谈后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及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71%;主要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问题、家庭问题、抑郁等,其中家庭问题占总心理问题人数的18.3%,人际问题占总心理问题人数的16.3%,不同程度的抑郁占总心理问题的7.2%。除此之外,在高职大学生中创伤事件、恋爱问题、学业问题、自我相关的问题都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心理问题学生的访谈,发现30.3%的学生家庭关系紧张或者疏离、父母对其的管教方式存在不良情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创伤事件在高职心理问题中的占比不低,这可能是由于校园霸凌、隐形暴力的情况相对更多的发生在学业较弱的学生身上。
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并包含四個维度,分别是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希望, Luthans (2007)。本研究391名高职学生的心理资本的平均分为4.52,四个维度中乐观值得分最高,其次是希望、自我效能和韧性。
(二)高职大学家庭教养方式现状
学者们对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研究。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本研究调研391名在校高职学生,溺爱型仅11人,占2.77%、民主型252人,占63.48%、专制型24人,占6.03%、放任型102人,占25.69%。可见目前高职学生的家庭主要教养方式为民主型、其次是放任型。
(三)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积极的教养方式可能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杨莉(2012)、李艳(2014)等大量研究者发现,用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更加有助于孩子养成适应性高的行为方式和积极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家庭家养方式的差异可能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见下表。发现在总分、希望、乐观这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高,最低的是溺爱型。同样希望和乐观两个维度也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得分最高,溺爱型得分最低。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不容乐观,而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1.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由于家庭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抑郁状态等。高职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大学本科的学业成绩要低,部分人主观认为这类学生已习惯挫折,但实际情况是大量的挫折事件及较低的社会支持,导致高职学生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诱发心理问题。
2.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极大。高职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中民主型最高、其次是放任型。对子女的教育、管理都不是非常的多,部分高职学生在家庭中获得的支持相对较弱,尤其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需要做好多方配合,家庭、学校、医院相互补位,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Luthans,Brace J.,James B.,Steven M.Norma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psychology,2007(60).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杨莉、赵品良、史占彪.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2518-2521.
[4]李艳、何畏、张贤、郭锋、蔡静、郭巧红.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的相关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683-1685.
[5]张妍,任慧莹.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23-426.
作者简介:
赵晓翀(1987)女,汉,籍贯:绍兴市,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项目基金:本文系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19党建与思政专项课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编号DJ201907)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职,教养方式,心理
一、引言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个体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进入大学后,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发生变化,同时,大学也是个体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面临环境变化、现实与理想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负荷大,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高职学生相较与普通大学的同学有自己的心理特点,近年来由心理问题引发的高职学生自残、自杀及其他伤人事件的发生频率也逐渐上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个体在家庭中受家庭成员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就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非言语表达的结合,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对高职在校生收集相关问卷数据,研究共发放问卷397份,其中回收有效391份,有效率为8.4%,其中男131人占33.5%,女260人占66.5%。用spss21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工具
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部分采用现场访谈以及网上填写两种形式,网络发放通过问卷星进行。本研究使用的问卷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基础上补充了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访谈部分是通过对UPI筛查为一类的学生进行补充访谈,了解其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相关背景。
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1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描述性的频数和百分比的统计,并对部分变量进行卡方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通过UPI测试,测验结果为一类,提示心理异常的学生占总数的15.18%;访谈后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及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71%;主要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问题、家庭问题、抑郁等,其中家庭问题占总心理问题人数的18.3%,人际问题占总心理问题人数的16.3%,不同程度的抑郁占总心理问题的7.2%。除此之外,在高职大学生中创伤事件、恋爱问题、学业问题、自我相关的问题都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心理问题学生的访谈,发现30.3%的学生家庭关系紧张或者疏离、父母对其的管教方式存在不良情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创伤事件在高职心理问题中的占比不低,这可能是由于校园霸凌、隐形暴力的情况相对更多的发生在学业较弱的学生身上。
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并包含四個维度,分别是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希望, Luthans (2007)。本研究391名高职学生的心理资本的平均分为4.52,四个维度中乐观值得分最高,其次是希望、自我效能和韧性。
(二)高职大学家庭教养方式现状
学者们对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研究。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本研究调研391名在校高职学生,溺爱型仅11人,占2.77%、民主型252人,占63.48%、专制型24人,占6.03%、放任型102人,占25.69%。可见目前高职学生的家庭主要教养方式为民主型、其次是放任型。
(三)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积极的教养方式可能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杨莉(2012)、李艳(2014)等大量研究者发现,用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更加有助于孩子养成适应性高的行为方式和积极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家庭家养方式的差异可能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见下表。发现在总分、希望、乐观这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高,最低的是溺爱型。同样希望和乐观两个维度也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得分最高,溺爱型得分最低。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不容乐观,而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1.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由于家庭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抑郁状态等。高职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大学本科的学业成绩要低,部分人主观认为这类学生已习惯挫折,但实际情况是大量的挫折事件及较低的社会支持,导致高职学生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诱发心理问题。
2.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极大。高职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中民主型最高、其次是放任型。对子女的教育、管理都不是非常的多,部分高职学生在家庭中获得的支持相对较弱,尤其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需要做好多方配合,家庭、学校、医院相互补位,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Luthans,Brace J.,James B.,Steven M.Norma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psychology,2007(60).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杨莉、赵品良、史占彪.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2518-2521.
[4]李艳、何畏、张贤、郭锋、蔡静、郭巧红.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的相关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683-1685.
[5]张妍,任慧莹.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23-426.
作者简介:
赵晓翀(1987)女,汉,籍贯:绍兴市,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项目基金:本文系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19党建与思政专项课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编号DJ2019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