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师生“对话”问题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对话既是教与学的展示,也是师生情感和价值沟通的全过程。它超越了传统教学的“独白”,尊重师生之间的差异,彰显青年学生的个性,注重消解师生双方之间在知识的传授和获得中的摩擦与矛盾,为教学理想的实现和学生成为认知历史的真正主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师生关系 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历史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对话既是教与学的展示,也是师生情感和价值沟通的全过程。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历史课标》)指出,“历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对话,是现代性境遇中教学上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在场状态,指向对话者之间的平等、开放、和谐,也注重理解与合作、共同创造,是认识自我与反思自我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对话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锋,也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的一种教学艺术,是一种获得新知,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维护真理的手段,也是实现教学理想应该具备的教学精神。
  新课改语境下的师生对话,首先是一种对话的精神。教育者主动退出教学中心,告别自身的主体地位,彰显其主导地位,解放被教育者,而被教育者则主动地由边缘进至中心,由从属走向主体,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在此状态下,师生走向合作,双方的情感得以充分调动与培养,人的情感与创造性形成稳定的双向互动。在教育者的主动“退出”和被教育者的主动“进入”情景下,与双方本有的平等,形成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自觉意识。
  新课改语境下的师生对话,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对话,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对话者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平等是对话的基础。平等的对话,能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均得到尊重。在宽松的环境中,被教育者可以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教育者也在其中展开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双向互动。《历史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对人的教养的特别关注,并且对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弗莱雷认为:“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话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正是在平等的对话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独立人格才逐渐形成。
  平等关系的确立,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通过对话而达成的合作成为可能,使被教育者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积累历史知识成为可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师生的对话,不是在教学中把一方的观点强加于一方,而是通过对话。进行沟通,以开放的姿态接纳不同的意见,达成共识。对历史人物,诸如希特勒、李鸿章、袁世凯的“翻案”,对“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不逃跑的“误解”,对南京大屠杀的“冷漠”等等,教师的“独白”固然能够使得学生达成学习历史知识的目标,但是,对话式的沟通合作、开放式的对话,更显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意趣,从而在人与人的对话和人与文本的对话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师生的对话,是对教师“独自”的扬弃,更是培养学生独立判断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学生逐渐具备一个现代公民的品质。“历史是一门重思考的学问,不是一门重记忆的学问;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既是学习这一门知识可以得到的好处,也是从事这一门学问必须具备的前提。”师生对话的开展和深入,使教师的课堂领导者身份凸显,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得以扩展,事实性的历史知识,沉淀成学生的内在价值。师生对话,不仅是师生课堂上的对话,也是对话者之间的相互倾听。被教育者理性倾听,才能把握本已有的、不同观点的本来意义,从而深化对复杂的历史事实的认知,接近思想史的脉络,在理性观照下,审视自己的朴素的观点,或坚持,或修正,或超越,生成新的意义,使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行为。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和光荣的记忆。良好的历史教学能够更全面地为身处现代性境遇的人们提供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教学中的师生对话,超越了传统教学的“独白”,尊重师生之间的差异,彰显青年学生的个性,注重消解师生双方之间在知识的传授和获得中的摩擦与矛盾,为教学理想的实现和学生成为认知历史的真正主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家电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但是经过2000年前后的价格战,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家电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不容乐观。虽然国家推出了针对家电行业的三大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聚集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出现“城市病”等问题亟待解决,城市治理问题成为众多城市需要面临解决的重大问题。政府通常是城市治理的唯一主体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通过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的处理各项基本的经济业务,为毕业后从事实际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会计理论和操作基础。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适用面很广,学生毕业后分布到各行各业。因此会计专业在社会上一直很热,普通高校几乎均开设了会计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的会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模式,也已成为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供应链合同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也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博弈论中的Stackelberg模型和Bertrand模型、运筹学中的报童模型,研究了在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中,双方如何应用价格和库存博弈,设置供应链合同主要条款,协调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实现各自利润的最大化以
[摘要]国家对综合性应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机化学的教学始终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本文将对职业学校无机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希望对无机化学的教学有帮助。  [关键词]职业学校 无机化学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无机化学的研究取得突出进展,从而一批中青年专家也脱颖而出。然而对于我国众多的无机化的学习者而言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职业院校,学生基础差,自觉性不高,学习中问题表现多。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指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三段式”改革措施和建议,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高专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计算机、建筑、经济等专业学生
[摘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可以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与学习方法,使教师更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学会求知,使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学模式。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改进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
[摘要]本文就高职计算机应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教材选取、教学方法选用、上机练习、细节处理和考核改革等五方面浅谈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现状 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把计算机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奠定基础。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