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只要照直往第9和第10站台之间的检票口走就是了。别停下来,别害怕,照直往里冲,这很重要。要是你心里紧张,你就一溜小跑。”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这个神秘的、通往另一个魔法世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自此成为万千哈迷的心中向往。
在英国伦敦的国王十字火车站,由于前来朝圣寻找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哈迷太多,站方为了不影响交通,干脆在站厅里建造了一个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每年,数不清的哈迷争相前来,带着往里冲的姿势,与消失在墙里的半架手推车合影。
1997年,魔法之门开启
即使你没有从头到尾看完7本小说,凑成一组“哈哈哈哈哈哈哈”,也不可能没听说过哈利·波特——连牛津英语字典都将“麻瓜”(Muggle)一词收入囊中,可见这“哈哈哈哈哈哈哈”是早已出圈。
哈利·波特的全球影响力有多大?看数据最直接:J·K·罗琳的七部小说全球销售超过5亿册,仅次于英国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圣经》,基本相当于每10个人就有一个买过;由小说翻拍而来的八部电影,票房总计超过70亿美元,基本相当于地球人每人都贡献了1美元。
1997年的一部儿童文学,却在之后的20多年间引发了全球成人狂热,其中奥秘,也许是魔幻世界的功劳,也许是作者布下的悬念,也许是巧妙的伏笔与照应,也可以归功于人物塑造的精心与立体——畅销类型、热门题材、成熟笔触、带给世人趣味或是能量、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这是世界上一切畅销书的共通点,而哈利·波特效应的放大,还要感谢现代娱乐媒体。伴随着8部电影的全球热映,伴随着2010年美国环球影城“哈利·波特”主题公园的开园,畅销书变成卖座电影,卖座电影又化作成人的避世乐园,哈利·波特、赫敏、斯内普、邓布利多、霍格沃茨、四大学院……从此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饰演这些书中人物的小演员,也都毫无悬念地成为一线明星,被观众见证着成长。最有名的莫过于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饰演赫敏的艾玛·沃森。尽管丹尼尔总是被嘲“长歪了”,但他却是不想被观念囿于“童星”的一个好演员,勇于突破,毫无偶像包袱——哈利·波特之后他演过同志题材的《杀死汝爱》,甚至还自毁形象演了一具饱经风霜的尸体(《瑞士军刀男》),评价都相当不错,昔日的“长歪”早已变成如今的“不靠颜值吃饭”。而艾玛·沃森因为她在国际妇女节上的演讲、在地铁站“留书”等行为,更已经成为女性权益的代表人物。昔日作品里的美好少年,归来仍是观众心口的朱砂痣。对于童星这一“高危职业”来说,殊为不易。冥冥之中,魔法世界也在让现实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疫情中,魔法世界的大门再次打开
而哈利·波特的缔造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人生也因此发生180度大转变——1997年前的罗琳还是一个单身妈妈,一度靠着政府每周发放的100英镑度日。尽管哈利·波特戴着小圆眼镜的魔法师形象早在十多年前已经有了雏形,但真正成文依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即便完稿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还曾被编辑一再退稿,直到1997年的6月26日。
看初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封面设计就知道,即使已经出版,当时此书的定位依然是儿童文学,属于童书范畴。但谁知就是这本童书,打开了全世界人们内心对于魔法世界的渴望。同时,也将J·K·罗琳送上了全球最富有作家的排行榜——顶峰时期的2008年,她的版权收入高达1.6亿英镑。即便后来小说完结、电影也下片,但版税与衍生品收入依然傲视群雄。
201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20岁生日时,官方粉丝网站“Pottermore”曾经举办“全球巫师读书会”,全球676个小哈迷穿上学院服,戴着小圆眼镜,脑门上贴上一道闪电形的疤痕,聚集在英国博尔顿(Bolton),此举当即创下了“同一地点最多人同时扮哈利·波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全球哈迷无法再聚集起来共同对哈利·波特说声“Happee Birthdae”(小哈利11岁生日的晚上,海格亲手做的蛋糕上就是这么拼写的),但J·K·罗琳却推出了“哈利·波特在家”网站(Harry Potter At Home),宣布“将霍格沃茨带到您身边”(Bringing Hogwarts to You)。
“二十多年来,霍格沃茨一直是所有人的避难所,无论老少,读者和影迷都是如此。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特殊时期,我们欢迎您回到霍格沃茨,在那里您将为您、您的家人和您所关心的人找到一个很好的休养所。”罗琳在推特上表示,这个新项目是为了帮助居家隔离期间的孩子们找到兴趣点,缓解父母、老师的压力。
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門再次打开——“哈利·波特在家”不仅提供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六种不同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和日语)的免费收听,还为隔离在家的孩子和成人们准备了魔法菜肴、魔法手工艺、谜题、小测验等等,不管是“已经熟悉巫术界”,还是“巫术界的初学者”,都能在这里找到新的乐趣。说不定,连麻瓜都会忍不住去看看,驱赶隔离期间的无聊。
(摘自《新民周刊》2020年第23期)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这个神秘的、通往另一个魔法世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自此成为万千哈迷的心中向往。
在英国伦敦的国王十字火车站,由于前来朝圣寻找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哈迷太多,站方为了不影响交通,干脆在站厅里建造了一个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每年,数不清的哈迷争相前来,带着往里冲的姿势,与消失在墙里的半架手推车合影。
1997年,魔法之门开启
即使你没有从头到尾看完7本小说,凑成一组“哈哈哈哈哈哈哈”,也不可能没听说过哈利·波特——连牛津英语字典都将“麻瓜”(Muggle)一词收入囊中,可见这“哈哈哈哈哈哈哈”是早已出圈。
哈利·波特的全球影响力有多大?看数据最直接:J·K·罗琳的七部小说全球销售超过5亿册,仅次于英国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圣经》,基本相当于每10个人就有一个买过;由小说翻拍而来的八部电影,票房总计超过70亿美元,基本相当于地球人每人都贡献了1美元。
1997年的一部儿童文学,却在之后的20多年间引发了全球成人狂热,其中奥秘,也许是魔幻世界的功劳,也许是作者布下的悬念,也许是巧妙的伏笔与照应,也可以归功于人物塑造的精心与立体——畅销类型、热门题材、成熟笔触、带给世人趣味或是能量、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这是世界上一切畅销书的共通点,而哈利·波特效应的放大,还要感谢现代娱乐媒体。伴随着8部电影的全球热映,伴随着2010年美国环球影城“哈利·波特”主题公园的开园,畅销书变成卖座电影,卖座电影又化作成人的避世乐园,哈利·波特、赫敏、斯内普、邓布利多、霍格沃茨、四大学院……从此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饰演这些书中人物的小演员,也都毫无悬念地成为一线明星,被观众见证着成长。最有名的莫过于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饰演赫敏的艾玛·沃森。尽管丹尼尔总是被嘲“长歪了”,但他却是不想被观念囿于“童星”的一个好演员,勇于突破,毫无偶像包袱——哈利·波特之后他演过同志题材的《杀死汝爱》,甚至还自毁形象演了一具饱经风霜的尸体(《瑞士军刀男》),评价都相当不错,昔日的“长歪”早已变成如今的“不靠颜值吃饭”。而艾玛·沃森因为她在国际妇女节上的演讲、在地铁站“留书”等行为,更已经成为女性权益的代表人物。昔日作品里的美好少年,归来仍是观众心口的朱砂痣。对于童星这一“高危职业”来说,殊为不易。冥冥之中,魔法世界也在让现实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疫情中,魔法世界的大门再次打开
而哈利·波特的缔造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人生也因此发生180度大转变——1997年前的罗琳还是一个单身妈妈,一度靠着政府每周发放的100英镑度日。尽管哈利·波特戴着小圆眼镜的魔法师形象早在十多年前已经有了雏形,但真正成文依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即便完稿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还曾被编辑一再退稿,直到1997年的6月26日。
看初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封面设计就知道,即使已经出版,当时此书的定位依然是儿童文学,属于童书范畴。但谁知就是这本童书,打开了全世界人们内心对于魔法世界的渴望。同时,也将J·K·罗琳送上了全球最富有作家的排行榜——顶峰时期的2008年,她的版权收入高达1.6亿英镑。即便后来小说完结、电影也下片,但版税与衍生品收入依然傲视群雄。
201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20岁生日时,官方粉丝网站“Pottermore”曾经举办“全球巫师读书会”,全球676个小哈迷穿上学院服,戴着小圆眼镜,脑门上贴上一道闪电形的疤痕,聚集在英国博尔顿(Bolton),此举当即创下了“同一地点最多人同时扮哈利·波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全球哈迷无法再聚集起来共同对哈利·波特说声“Happee Birthdae”(小哈利11岁生日的晚上,海格亲手做的蛋糕上就是这么拼写的),但J·K·罗琳却推出了“哈利·波特在家”网站(Harry Potter At Home),宣布“将霍格沃茨带到您身边”(Bringing Hogwarts to You)。
“二十多年来,霍格沃茨一直是所有人的避难所,无论老少,读者和影迷都是如此。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特殊时期,我们欢迎您回到霍格沃茨,在那里您将为您、您的家人和您所关心的人找到一个很好的休养所。”罗琳在推特上表示,这个新项目是为了帮助居家隔离期间的孩子们找到兴趣点,缓解父母、老师的压力。
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門再次打开——“哈利·波特在家”不仅提供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六种不同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和日语)的免费收听,还为隔离在家的孩子和成人们准备了魔法菜肴、魔法手工艺、谜题、小测验等等,不管是“已经熟悉巫术界”,还是“巫术界的初学者”,都能在这里找到新的乐趣。说不定,连麻瓜都会忍不住去看看,驱赶隔离期间的无聊。
(摘自《新民周刊》202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