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糖水铺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奶茶盛行,各种牌子层出不穷,午后来一杯奶茶俨然成了生活新时尚,“半糖”“去冰”“七分甜”是城市里年轻男女点单时再熟练不过的表达。我也是其中一员,但每次捧着杯装奶茶,脑海里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多年前的一碗碗糖水和熟悉的乡音。
  “我煲了糖水,要唔要食一碗?”(我煲了糖水,要不要吃一碗?)
  “你饿唔饿啊?我装碗糖水畀你啊。”(你饿不饿,我给你盛碗糖水。)
  “等阵先,食完糖水再走啦!”(等一會儿,吃完糖水再走啦!)
  ……
  小时候的家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并不是奶茶店、咖啡店,而是凉茶摊、糖水铺。一人来一杯凉茶,两人吃一碗糖水,冰爽解渴,解疲驱乏。“食补”“食疗”是岭南人内心的坚持。岭南燥热,糖水成为清热祛火的不二选择。也许,每个土生土长的岭南人都有自己珍爱的那一碗糖水。
  心浮气躁时,点冰凉、清爽的海带马蹄绿豆沙;咳嗽胸闷时,喝一盅川贝雪梨;心情低落时,暖心暖胃的木瓜炖雪蛤最适合,再加一碗甜蜜的豆腐花;没食欲时,去吃番薯甜汤。
  所谓“糖水”,并不是简单的“糖”加“水”,而是选用牛奶、豆类、水果等食材,加水加糖,或蒸、或炖、或煮,成汤状、糊状或沙状。若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其实称其为“甜品”更合适。如果回到10年前岭南小城的夏日街头走一走,你会发现,“甜品店”难寻踪影,“糖水铺”则三五步一家。
  搜寻有关糖水的回忆,恍然发觉,很难说清楚我想念的到底是糖水的味道,还是那些糖水铺教会我的事。

海带绿豆沙和长大


  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学成为寄宿生。年幼离家开始过集体宿舍生活,我自然是不习惯又委屈的。夜幕降临,宿舍的小小窗口飘来家常饭菜的香味,思家情绪翻涌蒸腾,小小的我哭成泪人。高年级的寝室长姐姐显然见多了—新来的同学需要适应期。但没想到,我的哭声过于嘹亮,实在惹人心烦。
  “别哭了,吵死了,带你去个好地方。”我还没来得及点头,就被姐姐拖着手带走了。姐姐风风火火,步伐矫健,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我不好意思继续放声大哭,只能啜泣抽搭,亦步亦趋。
  姐姐在一个糖水铺前停下脚步。糖水铺就支在路边的大榕树下,夫妻二人守着推车,周围摆着桌椅板凳,方便客人坐下来吃一碗。糖水铺临近小城的卫生学校,恰逢学生放学,许多女同学的白大褂还没脱下,就在糖水铺坐下吃了起来,笑笑闹闹,明媚动人。我被眼前的场景镇住了,只顾着观察“护士”大姐姐们的一举一动,完全忘记了哭这件事。
  “长大真好,对吧?”寝室长姐姐没头没尾地来了这么一句。我也傻乎乎地点了点头。
  “两个小朋友要喝什么?”老板娘低头问我们。
  “我才不是小朋友!”姐姐对这个称呼很是不满,“海带绿豆沙!”
  “人小鬼大,哈哈!”老板娘转眼望向我,“小同学,你呢?”
  “和她一样。”原来被叫小同学的感觉真不一样,我的伤心早就被抛到脑后。
  海带绿豆沙,也许北方人听了会觉得是“黑暗料理”—清甜的绿豆、咸腥的海带,混搭熬煮,没吃过很难想象这究竟是怎样一种风味。其实,海带绿豆沙里不止这两种食材,还有陈皮和臭草,这两味草药的独特香气和绿豆、海带的味道交织碰撞,生成特别的口味。
  “你知道海带绿豆沙要煮多久吗?”放下碗,姐姐问我。
  “很久吗?一节课?”我当然不知道。
  “三五个小时。”姐姐莞尔。
  “这么久!”没想到小小一碗糖水,居然要熬那么久。
  “对啊,和长大一样。”
  糖水上桌,绿豆糜烂成泥,可见豆沙挂勺,海带入口即化,伴有草药甘香。二人埋头大快朵颐,而我那些小小的忧愁,似乎连同清香顺喉的绿豆、香滑细腻的海带,一起吃进了胃里。

清补凉和标准答案


  我和表妹年龄相仿,一直是同班同学。亲戚们总爱拿我们做比较,我似乎总是输的那一个。父亲时不时对我说:“你看看你表妹!”表妹聪明伶俐,人也生得美,嘴巴还甜;而我和她近乎相反,成绩平平,外貌普通,沉默寡言。
  家长之间的暗暗较劲儿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友。高中时下了晚自习,我们总爱一起去吃糖水,两人都喜欢吃清补凉。每家糖水铺的清补凉做法都不太一样,有的声称“健脾祛湿”,有的强调“润肺止咳”。但对孩子来说,口味远比功效重要。小城里新开的“喜盈门糖水铺”的清补凉以西米、百合、西瓜、菠萝、龙眼为主,是清新的“水果派”;而老牌的“芳芳糖水”以绿豆、红豆、淮山、莲子、芡实、薏米为主,是温润的“草药派”。
  我和表妹之间的“被比较”从我们少不更事持续到成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里,我早早就认识到,不论在家长眼中谁赢谁输,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两个的性格截然不同。当然,这也许是我在挫败感中找到的自我安慰的理由。我一直以为,表妹对此也毫不在意。
  大学毕业,普通院校毕业的我误打误撞进入一家时下热门的互联网企业,名校毕业的表妹选择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幼儿园教师工作。饭局上,亲戚们说我走了大运,说表妹大材小用云云。她依然活络地打圆场,我习惯性地默不作声。
  散场后,她拉着我说想喝清补凉。我欣然答应:“喜盈门还是芳芳?”
  “都想吃。”她似乎有些纠结。
  “那就都去。”其实我也很难做出选择,两家都是心头好。
  清补凉才吃第一口,表妹就犹犹豫豫地问道:“表姐,我真的选错了吗?”
  “什么选错了?”我没有反应过来。
  “工作。他们都说我不应该当幼儿园老师,应该去闯闯,像你一样。”
  “你想去吗?”
  “不想,我喜欢小孩子,喜欢幼儿园。”表妹语气坚定。
  “那不就好了吗?”我笑着反问。
  “可是他们都说……”她吞吞吐吐,不知道怎么措辞。
  “你觉得这喜盈门的清补凉好喝,还是芳芳的好喝呢?”我打断她,提出了新的问题。
  “喜盈门的清爽解腻,芳芳的回味悠长,各有千秋,所以我才选不出来嘛!”表妹也笑了。
  “做法不一样,但是两家都很好喝。对吧?可能很多事情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都说我聪明,其实你才聪明呢。”表妹一口气喝完,“走,去芳芳,你请客!”
  “走!”聪慧如她,肯定已经明白了。
  热带的夏夜绵长缓慢,街边的糖水铺亮着暖黄灯泡,水果丰盛饱满。晚风阵阵拂过,在洋溢着暑气的星光里喝一碗清补凉,是我和表妹共同的温情回忆。
其他文献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系列漫画出到了第五本,主角“吾皇”和“巴扎黑”早已在年轻人群中尽人皆知。这一次,作者白茶又创作出一位新主角—傲霸,同时将“少年与海”的剧情丰富起来,并首次揭秘了“吾皇”的幼年流浪时代。  除了逗趣的角色形象和故事剧情外,金句频出是此系列漫画的另一大特色。白茶借由“猫生感悟+汪言汪语”,道出自己的心之所想,让每位读者在会心一笑后,能够换个不曾留意过的角度看看这个世
期刊
我做企业咨询项目时经常要帮客户寻找合适的培训师。我慢慢发现,不同的讲师,有不同的工作风格。  比如,刘老师属于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每当有了需求,一定要谈好价格,签订合同,才进行下一步工作。他的原则很清晰:时间就是金钱。因为在培训实施前要进行大量工作,例如学员访谈、领导调研、场景设计……如果企业最终没有请他,前期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这种原则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前期投入,
期刊
孩童戏水图扇面游泳  游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诗经·谷风》中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诗句,意思是遇到水深的地方就乘木筏或者乘船摆渡过去,水浅的地方就直接游过去。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已经掌握了游泳这项技能。  现代人最初学习游泳时,都会带上游泳圈、浮板之类的工具,借助它们的浮力使自己漂起来。古人在初学游泳时,也制作出了类似的工具。明人罗颀《物原》中记载“燧人氏以匏
期刊
初入职场,我们对于“不合群”这件事情是有极大焦虑感的。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人人都期待自己能够尽快融入,成为其中的一员。  可是,如果我们一味放大这种焦虑,选择随大溜,有些事情就极容易跑偏。  要知道,团体里对于个体的评判,会综合很多因素。一开始,我们显得不那么合群,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旁人对我们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们还没有与同事共同经历一些磨砺和考验。想要“合群”,这需要一个“日久见人心”的漫长过程
期刊
一名高管在公司大规模的裁员中不幸被裁掉了。尽管他有着20多年辉煌的职场生涯,但是他的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我再也无法在别人面前抬起头了!”一位已经退休的知名学者有一天接到了政府的邀请函,邀请他担任某个高级职务。他看着邀请函喃喃说道:“不会是搞错了吧?”一名医生每天在接待新患者时心里都很忐忑:“我要是诊断错误怎么办?我要是开错药方怎么办?”如果这些事例让你觉得非常熟悉,那么你的脑海
期刊
我在湖南一所乡村小学教五年级的语文课。平时上作文课的时候,我经常想一些奇奇怪怪的题目让学生写。那天的作文题目是:有些话,我一直忍着没有说出来。  学生这次写的作文真是极大地震撼了我。我看到有个别学生一边写一边流泪。看了学生的作文,我觉得有必要对班上的学生做一次集体心理疏导。  在总结这次作文时,我絮絮叨叨说了半节课,表示对他们的一些具体情绪问题的共情和理解,并教给他们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也表
期刊
我很讨厌我的妈妈,为什么?  因为,我想去同学家玩都不行,我偷偷去了,她就把我骂了一顿。凭什么?我就去玩了一天,她又不经常在家管我;而且,把我骂了之后,她就不去慈利打工了。我现在感觉她不配当我妈,干吗都要听她的?  我奶奶也好讨厌,每次都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还说别人家的孩子哪里哪里好。我想对我奶奶说,别人家的孩子好,你让他当你孙子啊!有时候我说一句话,她就说我顶嘴,还跟妈妈告状。我只要做错一点儿
期刊
六月属于少年,那般阳光明媚,丰盛美好。  然而,经历过成长和青春期的我们,也都对青涩年华中的挣扎和疼痛记忆犹新。  成绩、同学关系、家长忽视、父母偏心、少年维特之烦恼……很多年之后,那些細小绵密却无处不在的伤和痛,化作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烙印,午夜梦回,总让你忍不住想抱抱当年那个年幼无助的自己。  何况,这群少年来自湖南山区,他们大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留守生活,有更多说不出且无人言语的孤独与隐忍。
期刊
星期三,我和闺密去店里买吃的。我的一个朋友看见了说:“我要吃。”我说你自己买。说完,她还是抓了一大把我的吃的。  星期四,我和闺密去打饭的时候,我的这个朋友居然插队。我生气地说:“你不能插队,你应该排到后面去。”可是她还是听不进去,我就勉为其难让她排我前面了。  星期五,我们要期中考试,我的闺密把自己要带的东西都带齐了,有笔、草稿纸、尺子。我的这个朋友非常坏,她把我的一只圆规给抢走了。  到了考场
期刊
奶奶对我非常好,可是,有些事也会让我觉得她对我不好。  我想对我奶奶说的第一件事是:奶奶,我知道你喜欢打牌,可是,我希望你打牌的时候也能认真地听我说话,不要我一句话说半天了,你都不回答我,还问我说的是什么。  第二件事就是,在我们俩每天早上起床、中午吃饭和晚上睡觉之前的这三个电话中,你好像每一次都希望我赶快挂电话,我希望你不要这样,因为我想你才给你打这三个电话的。我知道你怕话费用完,可是我每天打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