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泳
游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诗经·谷风》中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诗句,意思是遇到水深的地方就乘木筏或者乘船摆渡过去,水浅的地方就直接游过去。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已经掌握了游泳这项技能。
现代人最初学习游泳时,都会带上游泳圈、浮板之类的工具,借助它们的浮力使自己漂起来。古人在初学游泳时,也制作出了类似的工具。明人罗颀《物原》中记载“燧人氏以匏济水,伏羲氏始乘桴”,这里的“匏”即葫芦,人们浮水时将掏空的大葫芦挂在腰间,这样就不容易下沉。这种渡水工具被形象地称作“腰舟”。“中流失船,一壶(葫芦)千金”,足见其重要性。此外,还有用羊皮缝制而成的充气浮囊,人们将其佩在腰间,或将多个浮囊串联,人坐于其上,即可泛游于江河。
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不断革新游泳技艺,并将之演绎得出神入化。《庄子·达生》中记载了一个民间善游者的故事,说的是孔子在吕梁山游览时,看见一道飞瀑从百丈绝壁直泻而下,底下的河中激流奔腾,涛声震天,即使是“鼋鼍鱼鳖”也不能游动。这时,孔子看见一个男人在水中奋力翻腾,以为他是因痛苦而想自杀的人,便叫弟子赶紧顺着水流去救。谁知这人竟在数百步之外浮出水面,披发高歌,一副悠游自在的模样。在如此险恶的激流中竟能从容自如,其高超的泳技令人惊叹。
除了涉足激流外,深水处也出现了善泅者的身影。《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传说其水性可与鱼儿媲美,他在水中快速穿梭的身影,如白条般一闪而过。书中提到他“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文学作品自有夸张之嫌,但潜水的本领,古人确实早就掌握了。《庄子·达生》曰:“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没人”是指善于潜水的人,他们不仅能够潜入水底捕捉鱼虾,还会深入海底寻找珍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详细介绍了“没人”采珠的过程,他们在正式下海前会先祭祀海神,然后在腰上系一根长绳,下海时嘴里衔一根长长的空管,以便伸出水面呼吸空气。据说他们最深可潜到水下四五百尺处。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各诸侯国相继建立了水师,游泳也成为水兵必须掌握的技能。兵书《六韬·奇兵篇》说:“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在水战中,谁掌握了泅水的本领,谁就抢占了先机。齐桓公为了培养擅长游泳的士兵,下令“能游者赐千金”,训练出善游泳的士兵几万人,打败了越国的水师,巩固了齐国的地位。
《资治通鉴》中记载,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楚将许德勋“使善游者五十人,以木枝叶覆其首,持长刀浮江而下,夜犯其营,且举火,业军中惊扰。德勋以大军进击,大破之,追至鹿角镇,擒业”。由此可见,游泳在古代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游泳技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把这种水中技巧推广至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领域,创造了很多独特的水上活动形式。
《晋书·周处传》中提到“(周)处投水搏蛟”,“投水”和现代的跳水极为相似。这一运动在唐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唐代赵璘《因语录》中就记录了身手不凡的跳水者曹赞,他能在“百尺桩上不解衣服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
宋代的水秋千将跳水与荡秋千相结合,对跳水者的水性和勇气要求极高。《东京梦华录》云:“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想要完成这个动作,跳水者需要在船上荡起秋千,并越荡越高,直到荡起的高度与秋千架齐平,这时猛地松开绳子,在海面上迅速翻个筋斗,然后像箭一般扎进水里。这是一种难度极大的跳水表演,因为秋千荡平只在一瞬间,如果没有适时跳离,它就会往回荡,此时再松开绳子跳离,人容易撞到甲板。
弄潮
南宋时,杭州钱塘江附近流行一项惊险刺激的水上运动—弄潮。淳熙十年(1183年)八月中旬,临安城被一股莫名的躁动与兴奋笼罩着,当一阵轰鸣声隐约传来,百姓倾城而出,纷纷奔向钱塘江口,驻足于沿江搭建的彩棚中,映入眼簾的则是“天下之伟观”钱塘江大潮。 巨大的浪潮犹如玉城雪岭遮天蔽日而来,声如雷霆。翻卷的潮水在江中筑起高高的“城墙”,逼近岸边时已声如洪钟,怒涛激泻。眼前的景象本已令人眩目称奇,接下来的画面更是让人胆战心惊。
一群披散头发、身绘龙纹的吴中少年争先跳入潮水中,他们身上系着各色彩缎,或手持红旗,或撑清凉小伞,溯浪而上,丝毫不惧潮水的怒吼。有人在浪尖翻腾跳跃,有人表演着“踏滚木”“水百戏”等惊险动作,赢来岸边观众的阵阵喝彩。
这群人被称作“弄潮儿”。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中写道:“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北宋文人潘阆每每想到弄潮的惊险,在梦中也会惊醒:“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酒泉子·长忆观潮》)毕竟稍有闪失,弄潮儿就会命丧江中。
其实,弄潮活动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在浙江钱塘江一带,每年潮起之时,便有一群水性极好者迎着潮水,与浪共舞。当彪悍的弄潮儿勇立潮头时,是最凶猛的浪与最刚烈的善泅者之间的较量。在涛声中,他们展现着自己健壮的体魄与过人的胆量,也向世人展示出勇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这惊心动魄的画面,吸引着方圆百里的民众前来观看。一些女子甚至对弄潮儿心生爱慕,“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但弄潮的危险性显而易见,胜利者会获得豪民显宦的财物与民众的赞扬,名噪一时;失败者则“精魄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故北宋治平年间,担任临安太守的蔡襄作《戒约弄潮文》,禁止当地军民弄潮。此后弄潮活动虽有所减少,但禁而不绝。南宋时,每年八月十八在钱塘江校阅水师,使得弄潮兴盛一时。宋亡以后,世事迥异,加之弄潮的确过于危险,因此盛况不再。
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记录了浙江人喜好弄潮的风尚,“濒江之人,好踏浪翻波”。钱塘诗人瞿佑更写下“须臾金鼓连天震,忙杀中流踏浪儿”的诗句。后因海禁政策及钱塘江潮口变化等原因,明万历以后,“弄潮”便鲜见于史料记载,这一活动最终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数百年后,钱塘江畔六和塔下,每年夏秋季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冲浪好手都要在此进行冲浪比赛。他们时而站立潮头,时而急冲直下,矫健的英姿让人大饱眼福,风采不减当年的弄潮儿。
龙舟竞渡
多水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出了水中的游泳健儿、弄潮高手,与水相关的另一项运动也悄然兴起,那就是龙舟竞渡。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提到“按五月五日竞渡”,但“竞渡”这一活动的起源其实更早。我国南方地区自古以来河流湖泊众多,雨季时间长,因而多洪涝。使用舟船最初为古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生存技能,而将龙的形象装饰在船上,则是为了祭神,以祈求神的保佑,从而免受洪涝灾害。
隋唐以前,民间的竞渡活动并没有固定时间,每年四月到八月之间都有龙舟比赛。到了唐代,龙舟竞渡多集中于端午节前后,并成为江南地区的风俗。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会在盛装打扮后,围在岸边柳荫下一睹竞渡者的风采。“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三声锣鼓响,方舟并齐发,以夺得终点处的丝缎为胜,拼的就是速度。舟中竞渡者们划动船桨劈波斩浪,越靠近终点,鼓声越紧,场面隆重而热烈。
到了宋代,龙舟竞渡更受欢迎,规模大盛于前,从都城东京到临安,再向江南地区发展。金明池始凿于五代后周时期,宋太宗即位后加以扩建,扩建后池中可通大船。最初该池用以演练水军,随着时局的变化,金明池逐渐成为水嬉活动的场地,供朝廷与民间泛舟、竞渡和表演水上百戏所用。
金明池上的竞渡比赛历来受到北宋皇家的重视,每朝都会拨出专款用以建造船只和奖励竞渡优胜者。每年竞渡的季节,皇帝都会亲临金明池,军民共聚一堂,观赏人群的规模极其浩大,岸边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数十艘龙船整装待发,龙头站着一人专门挥舞旗帜,另有击鼓者数人。待军校(裁判员)手中红旗一挥,龙船各鸣锣鼓出阵,跟随鼓点节奏急速划向终点锦标处。
杨侃的《皇畿赋》生动描绘了北宋的金明池争标赛:“鹢首万艘而压浪,虹桥一道而通辇…… 俄而旗影霞乱,阵形星罗,万棹如风而倏去,千鼓似雷而忽过……势震动于山岳,声沸腾于江河。”场面激烈、扣人心大龙舟图 元 王振鹏(传) 弦。
南宋以后的龙舟竞渡趋向华丽化,更加注重观赏性和娱乐性。早在宣和年間,就出现了很多表演性质的龙舟。据《梦粱录》记载,这些龙舟一般建有两重台阁,每重有童子几十人,分别扮演菩萨、大将军等,划桨者也都“簪大花、卷脚帽子、红绿戏衫,执棹行舟,戏游波中”。不过,活动仍然以角技夺标为主旨。
明清时期,北京城里也有了赛龙舟活动。明代《帝京岁时纪胜》载:“(里二泗)前临运河,五月朔至端阳日,于河内斗龙舟,夺锦标,香会纷纭,游人络绎。”清代《啸亭续录》也提到,乾隆初年的端午,内侍在圆明园的福海中练习竞渡的场景,“皆画船箫鼓,飞龙鹢首,络绎于鲸波怒浪之间。兰桡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从最开始作为生存技能,到战时水上杀敌的本领,再到带有竞技色彩的水上嬉戏,古代形形色色的水上运动为我们展现了先人的生存智慧、拼搏精神和丰富的创造力,尤其是南方以吴越为代表的水上健儿,更是书写了水上运动的新篇章。而今,“水行不避蛟龙”的大无畏精神,不断挑战自然、战胜自我的竞技精神,仍流传在神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