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向地追忆
深夜,一名孤独的青年男孩漫步在巴黎街头,被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轿车撞倒了。他与肇事女车主雅克琳娜·博塞尔一起坐上警车,被送往医院。可是等他醒来的时候,却只身躺在一家诊所,肇事车主神秘地消失了,而他得到了一笔钱。为了弄清真相,他按照一个不确切的地址,开始寻找、调查那位女车主,而那辆肇事的则成了他追寻中的最重要的线索。
在追寻线索的过程中,主人公“我”慢慢想起了“我”早年生活的片段。由于“我”向他伸手要钱而把“我”扭送到警察局的父亲、“我”曾倾心的女孩埃莱娜、童年时被轧死的狗等画面,犹如潮水一般涌向“我”的脑海。可以说整个寻找的过程又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这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名著《夜半撞车》的故事梗概。莫迪亚诺的小说模拟了我们回忆过去的方式,那是一种朦胧的碎片化的方式。这种碎片化的方式,伴随着时间永远逝去和生命支离破碎的忧郁气息,而这种气息可能弥漫在每个人的记忆里。莫迪亚诺通过小说本身呈现了这种逆向的追忆方式,并将着眼点放在模糊的个体身上,以此触动现代人的心灵,这使得我们在读他的作品时,能够产生一种随作者走进回忆的迷雾中的感觉。这是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所感受不到的阅读魅力和意境。
艰辛的馈赠
莫迪亚诺在写作手法上的这种创新,跟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从他自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少年时代的颠簸、青年时代的穷困和成年时代的困惑。
在莫迪亚诺小时候,父母长年不在身边,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抚养与照顾,即使是在接受教育上,也是依靠政府的资助才读完了中学。后来他进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各方面原因辍学,进入了社会,而且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也正是由于没有受到正统教育的深刻影响,才使得莫迪亚诺能够在文学创作上,不受已有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和才华,创造了模拟人类回忆的文学体裁,为世人所惊叹。也由于他过早独立地面对世界,才使得他积攒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他在文学创作的时候对史实和周围现象信手拈来,完美地融入作品中。
苦难回忆录
莫迪亚诺对寻“根”、挖掘犹太人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有这种兴趣并不是一时兴起。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精神境界却显得苍白贫瘠。人们为了填补日益加深的精神空虚,曾经兴起一股追“根”的热潮,涌现了大批以寻“根”和回忆为主题的文学作家和作品。在法国,这股热潮至今还很流行。而莫迪亚诺的祖上正是法国佛兰德尔的犹太人。这都导致了莫迪亚诺对二战时期犹太人历史的衷爱。
而他能够一直以回忆为文章主体,究其原因,更是离不开他小时候的不幸经历。莫迪亚诺在小的时候父亲常年在外经商,母亲是个演员,也经常外出,只有他和兄弟吕迪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吕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令莫迪亚诺非常伤心。一直沉痛怀念兄弟的他,由此过早地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并且在这种怀念情怀的影响下,形成了怀旧的性格。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从1967年到1982年期间的作品前面都写上献给吕迪。
在他的作品中,处处都有回忆、追寻的影子。从1968年第一部作品《星形广场》开始,莫迪亚诺的小说人物始终在回忆和寻找,寻找父亲,寻找丢失的情人,寻找自我。他的名作《环城大道》也是儿子寻父的故事:一张发黄的旧照片勾起叙述者对往事的回忆,他重新回到占领时期兵荒马乱的年月,并终于在黑市奸商、诈骗犯、替德寇卖命的法奸和受到追捕的犹太人中间,找到了失踪的父亲。
颠覆犹太人形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莫迪亚诺作品中所回忆的犹太人的生活,貌似又不完全是我们平常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印象。例如,《星形广场》中有多处讽刺性的反犹太主义的内容;他写的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描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男孩被拒绝参加法国抵抗组织后,加入了法国盖世太保,为德国人工作。这些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形象,一改以往犹太人苦大仇深、正义凛然的形象。他剥离了政治和主流的思想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生活,这也代表了普通犹太人的生活,把苦难时期的普通犹太人的生活,生动、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所以说,莫迪亚诺的小说“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做为战争的受害者,为什么莫迪亚诺能够站在全面客观的角度去“回忆”呢?这仍然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父亲虽然是犹太人,但在二战时期和盖世太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他母亲作为演员,也曾为德军效劳过;他本人虽然是犹太人,但是在少年时曾经加入天主教,在宗教对立冲突的西方世界里,他是犹太人眼中的天主教徒,天主教徒眼中的犹太人,在两方都受到歧视。莫迪亚诺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他的家庭又不是十分的富裕,也受到二战的摧残,使他能够深刻感受到二战带给普通人的痛苦。
种种的矛盾与艰辛,使得莫迪亚诺看到了更多、更全面的生活状态,也为作品提供了很多动力和来源。例如他的作品《星形广场》,正是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的故事,反映了法国被占领年代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
可以说,苦难成就了莫迪亚诺。正是因为艰苦的人生经历,所以成就了他今天的文学成就。所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当我们面临不幸,能够在别人自怨自艾的时候,积极努力,将不幸化为动力,我们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2014年9月,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被评奖委员会评价为“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这句评价对他真是再公正不过了。读他作品,会让我们跟着他的记忆,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普通的犹太人的生活。那是一种真实的、不同于史书记载的活生生记忆,通过莫迪亚诺的写作艺术,能让我们有一种在人的记忆里,历史的记忆里翱翔的感觉。这是文学上的一个大突破,更是我们思想领域的一大解放。这样一位文学大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深夜,一名孤独的青年男孩漫步在巴黎街头,被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轿车撞倒了。他与肇事女车主雅克琳娜·博塞尔一起坐上警车,被送往医院。可是等他醒来的时候,却只身躺在一家诊所,肇事车主神秘地消失了,而他得到了一笔钱。为了弄清真相,他按照一个不确切的地址,开始寻找、调查那位女车主,而那辆肇事的则成了他追寻中的最重要的线索。
在追寻线索的过程中,主人公“我”慢慢想起了“我”早年生活的片段。由于“我”向他伸手要钱而把“我”扭送到警察局的父亲、“我”曾倾心的女孩埃莱娜、童年时被轧死的狗等画面,犹如潮水一般涌向“我”的脑海。可以说整个寻找的过程又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这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名著《夜半撞车》的故事梗概。莫迪亚诺的小说模拟了我们回忆过去的方式,那是一种朦胧的碎片化的方式。这种碎片化的方式,伴随着时间永远逝去和生命支离破碎的忧郁气息,而这种气息可能弥漫在每个人的记忆里。莫迪亚诺通过小说本身呈现了这种逆向的追忆方式,并将着眼点放在模糊的个体身上,以此触动现代人的心灵,这使得我们在读他的作品时,能够产生一种随作者走进回忆的迷雾中的感觉。这是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所感受不到的阅读魅力和意境。
艰辛的馈赠
莫迪亚诺在写作手法上的这种创新,跟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从他自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少年时代的颠簸、青年时代的穷困和成年时代的困惑。
在莫迪亚诺小时候,父母长年不在身边,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抚养与照顾,即使是在接受教育上,也是依靠政府的资助才读完了中学。后来他进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各方面原因辍学,进入了社会,而且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也正是由于没有受到正统教育的深刻影响,才使得莫迪亚诺能够在文学创作上,不受已有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和才华,创造了模拟人类回忆的文学体裁,为世人所惊叹。也由于他过早独立地面对世界,才使得他积攒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他在文学创作的时候对史实和周围现象信手拈来,完美地融入作品中。
苦难回忆录
莫迪亚诺对寻“根”、挖掘犹太人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有这种兴趣并不是一时兴起。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精神境界却显得苍白贫瘠。人们为了填补日益加深的精神空虚,曾经兴起一股追“根”的热潮,涌现了大批以寻“根”和回忆为主题的文学作家和作品。在法国,这股热潮至今还很流行。而莫迪亚诺的祖上正是法国佛兰德尔的犹太人。这都导致了莫迪亚诺对二战时期犹太人历史的衷爱。
而他能够一直以回忆为文章主体,究其原因,更是离不开他小时候的不幸经历。莫迪亚诺在小的时候父亲常年在外经商,母亲是个演员,也经常外出,只有他和兄弟吕迪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吕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令莫迪亚诺非常伤心。一直沉痛怀念兄弟的他,由此过早地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并且在这种怀念情怀的影响下,形成了怀旧的性格。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从1967年到1982年期间的作品前面都写上献给吕迪。
在他的作品中,处处都有回忆、追寻的影子。从1968年第一部作品《星形广场》开始,莫迪亚诺的小说人物始终在回忆和寻找,寻找父亲,寻找丢失的情人,寻找自我。他的名作《环城大道》也是儿子寻父的故事:一张发黄的旧照片勾起叙述者对往事的回忆,他重新回到占领时期兵荒马乱的年月,并终于在黑市奸商、诈骗犯、替德寇卖命的法奸和受到追捕的犹太人中间,找到了失踪的父亲。
颠覆犹太人形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莫迪亚诺作品中所回忆的犹太人的生活,貌似又不完全是我们平常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印象。例如,《星形广场》中有多处讽刺性的反犹太主义的内容;他写的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描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男孩被拒绝参加法国抵抗组织后,加入了法国盖世太保,为德国人工作。这些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形象,一改以往犹太人苦大仇深、正义凛然的形象。他剥离了政治和主流的思想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生活,这也代表了普通犹太人的生活,把苦难时期的普通犹太人的生活,生动、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所以说,莫迪亚诺的小说“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做为战争的受害者,为什么莫迪亚诺能够站在全面客观的角度去“回忆”呢?这仍然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父亲虽然是犹太人,但在二战时期和盖世太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他母亲作为演员,也曾为德军效劳过;他本人虽然是犹太人,但是在少年时曾经加入天主教,在宗教对立冲突的西方世界里,他是犹太人眼中的天主教徒,天主教徒眼中的犹太人,在两方都受到歧视。莫迪亚诺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他的家庭又不是十分的富裕,也受到二战的摧残,使他能够深刻感受到二战带给普通人的痛苦。
种种的矛盾与艰辛,使得莫迪亚诺看到了更多、更全面的生活状态,也为作品提供了很多动力和来源。例如他的作品《星形广场》,正是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的故事,反映了法国被占领年代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
可以说,苦难成就了莫迪亚诺。正是因为艰苦的人生经历,所以成就了他今天的文学成就。所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当我们面临不幸,能够在别人自怨自艾的时候,积极努力,将不幸化为动力,我们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2014年9月,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被评奖委员会评价为“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这句评价对他真是再公正不过了。读他作品,会让我们跟着他的记忆,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普通的犹太人的生活。那是一种真实的、不同于史书记载的活生生记忆,通过莫迪亚诺的写作艺术,能让我们有一种在人的记忆里,历史的记忆里翱翔的感觉。这是文学上的一个大突破,更是我们思想领域的一大解放。这样一位文学大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