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怎么样让孩子们在游戏体验中完成美术教育是一件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美术教育对儿童的审美、观察等有一定的培养,并成为儿童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游戏性绘画是在给孩子一个欢愉的绘画环境的同时,用游戏的形式将美术课主题内容引入课堂当中,这将在孩子的整个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让孩子更能理解美术课堂所要讲的主题,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本文就如何在美术教育课堂中以游戏的形式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游戏;美术课堂;儿童
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游戏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越来越受美术教师所青睐,也在教学中备受重视。游戏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精神放松无拘束感,课堂和老师互动活跃,可以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体验美术课堂带给孩子的乐趣,并且使学生的美术技能、情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应做到让学生在美术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美术课的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让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被动的学习形式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的目标,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并且在游戏中发挥美术教育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保留学生独自的想象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年龄的特点并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我的观点。
一、美术课堂中游戏性教学取材要贴近生活
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离不开说、玩、画、做、创,处于儿童年龄段的学生在美术理解上大多数是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学生目前对小猪佩奇很感兴趣小猪佩奇的形象被学生所喜爱,那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教师在以播放动画片或以演剧情的形式拉开美术课堂的帘幕,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他们自身的观察找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题。书本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家长就会给孩子们看些益智类的图书,可以通过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可通过书本中的一些学生熟悉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氛围和热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年龄心里特征、现有知识水平和教学环境等综合因素。低年级可采用趣味性教学如造型表演,而高年级可采用益智类如智力抢答等游戏形式。在实质性的教学过程中,在强调趣味性游戏教学的同时,如果片面追求课堂的活动性,就将导致课堂氛围燥,学生会更加关注“玩”而忽视了“学”。所以教师要控制好美术课堂教学的松弛程度。
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美术绘画
游戏仅仅是为了美术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愉悦,是为达到美术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游戏教学法的原则就是对“教”和“乐”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和特点,将其引入课堂的教学之中,使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最终达到学生爱学、乐学的目标。学生是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创造者、组织者,教师不但要熟悉儿童游戏的理论也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活动特点。课前教师要对美术教室进行布置准备,并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美术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环境的营造,在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下,能够使学生在游戏时更加发挥主观个能动性,发挥孩子自身的天性。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不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想法去绘画,而是保留自身的思想和想象空间。低年龄儿童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所支配。因此在游戏中应首先激发低龄儿童的兴趣,赋予低龄儿童他们演绎角色。运用故事等形式为题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在边玩边做中发展低龄儿童的美术技能。低龄儿童对新事物是充满着好奇心的,并且理解能力也比较快。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新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外出看一看身边的花草、天上的小鸟等,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以自己的理解表现在画纸上面。或老师组织孩子们去动物園去观看小动物,让孩子把自己对印象最深刻的小动物在回家时画下来,这既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锻炼也可以帮助学生美术绘画能力得以提升。
三、巧用游戏激发孩子的表现力与创新能力
游戏性教学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心理学家表明一个学习的环境好与坏直接能够关系到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孩子好动、模仿能力强、好奇心等特点多组织游戏活动,这将对美术教育起到一个极大地推动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自由表现他们内心的想法,对所见的事物可以夸大描绘,把固定的事物进行创新性描绘可增加自己的想法,摒弃固定的思维模式打开眼界去丰富画面。越来越多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对事物认识的深层次了解,对其创新能力削弱很多。但游戏性的教学可以将固态的事物带入到故事、话剧、猜谜题等环节中来,将其形式变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提高。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观点的阐述分析,以游戏性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其独特的游戏方式和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教学地位,更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提高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创造能力。本文主要针对以游戏性的美术教学来进行阐述,同时从美术教学游戏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的两方面出发阐述和完善以上观点。引导学生参加美术活动、以扮演角色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味的追求文化知识忽略对艺术方面的锻炼,是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的同时也可以将这种学习氛围带动到其他学科学习当中。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全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相毅敏.美术新课程教学法 [M].开明出版社,2003
[2]张晓涧.儿童美术心里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
作者简介:
张璐瑶(1995.1—),女,汉族,籍贯:河北秦皇岛人,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游戏;美术课堂;儿童
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游戏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越来越受美术教师所青睐,也在教学中备受重视。游戏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精神放松无拘束感,课堂和老师互动活跃,可以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体验美术课堂带给孩子的乐趣,并且使学生的美术技能、情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应做到让学生在美术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美术课的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让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被动的学习形式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的目标,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并且在游戏中发挥美术教育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保留学生独自的想象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年龄的特点并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我的观点。
一、美术课堂中游戏性教学取材要贴近生活
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离不开说、玩、画、做、创,处于儿童年龄段的学生在美术理解上大多数是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学生目前对小猪佩奇很感兴趣小猪佩奇的形象被学生所喜爱,那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教师在以播放动画片或以演剧情的形式拉开美术课堂的帘幕,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他们自身的观察找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题。书本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家长就会给孩子们看些益智类的图书,可以通过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可通过书本中的一些学生熟悉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氛围和热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年龄心里特征、现有知识水平和教学环境等综合因素。低年级可采用趣味性教学如造型表演,而高年级可采用益智类如智力抢答等游戏形式。在实质性的教学过程中,在强调趣味性游戏教学的同时,如果片面追求课堂的活动性,就将导致课堂氛围燥,学生会更加关注“玩”而忽视了“学”。所以教师要控制好美术课堂教学的松弛程度。
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美术绘画
游戏仅仅是为了美术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愉悦,是为达到美术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游戏教学法的原则就是对“教”和“乐”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和特点,将其引入课堂的教学之中,使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最终达到学生爱学、乐学的目标。学生是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创造者、组织者,教师不但要熟悉儿童游戏的理论也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活动特点。课前教师要对美术教室进行布置准备,并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美术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环境的营造,在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下,能够使学生在游戏时更加发挥主观个能动性,发挥孩子自身的天性。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不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想法去绘画,而是保留自身的思想和想象空间。低年龄儿童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所支配。因此在游戏中应首先激发低龄儿童的兴趣,赋予低龄儿童他们演绎角色。运用故事等形式为题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在边玩边做中发展低龄儿童的美术技能。低龄儿童对新事物是充满着好奇心的,并且理解能力也比较快。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新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外出看一看身边的花草、天上的小鸟等,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以自己的理解表现在画纸上面。或老师组织孩子们去动物園去观看小动物,让孩子把自己对印象最深刻的小动物在回家时画下来,这既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锻炼也可以帮助学生美术绘画能力得以提升。
三、巧用游戏激发孩子的表现力与创新能力
游戏性教学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心理学家表明一个学习的环境好与坏直接能够关系到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孩子好动、模仿能力强、好奇心等特点多组织游戏活动,这将对美术教育起到一个极大地推动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自由表现他们内心的想法,对所见的事物可以夸大描绘,把固定的事物进行创新性描绘可增加自己的想法,摒弃固定的思维模式打开眼界去丰富画面。越来越多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对事物认识的深层次了解,对其创新能力削弱很多。但游戏性的教学可以将固态的事物带入到故事、话剧、猜谜题等环节中来,将其形式变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提高。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观点的阐述分析,以游戏性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其独特的游戏方式和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教学地位,更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提高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创造能力。本文主要针对以游戏性的美术教学来进行阐述,同时从美术教学游戏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的两方面出发阐述和完善以上观点。引导学生参加美术活动、以扮演角色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味的追求文化知识忽略对艺术方面的锻炼,是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的同时也可以将这种学习氛围带动到其他学科学习当中。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全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相毅敏.美术新课程教学法 [M].开明出版社,2003
[2]张晓涧.儿童美术心里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
作者简介:
张璐瑶(1995.1—),女,汉族,籍贯:河北秦皇岛人,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