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成就了战后较长时期的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国家在利用计划经济集中调配资源的优势建立了基本的现代化物质基础以后,面对新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的挑战,这种以政治为主导过分集中的经济运作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没有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模式,陷入发展危机。我国在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自身现代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新技术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化发展
世界范围内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肇始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
由此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现代化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浩荡的世界潮流。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内忧外患的深重危机中,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标志,开始了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间经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民族独立自决的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此时,从美国开始,世界正在经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的基础是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微电子技术。高科技、新能源、新原材料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科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巨型跨国公司和全球产销网的出现,引起现代发展结构性的重大变化。
全球性的经济增长大大加速了现代化的世界进程。1960年至1978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2—5倍。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1932年美国使用电冰箱的家庭仅占12%,到1971年电冰箱已经普及。1970年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79%,电话普及率增至83%。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社会水平的提高,缓和了西方国家的阶级矛盾和冲突,使这些国家在战后半个世纪基本上没有出现重大的政治危机。
新技术革命给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创造财富的手段不再主要依靠人的体力,而是依靠人的智力与知识。1980年,美国中等和高等学校毕业的人数分别为人口总数的66.5%和16.2%。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人们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从而减轻了体制外压力。
新技术革命促进了西方国家三大产业结构及各类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这些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新兴能源产业、生物与海洋工程产业以及环境生态工程产业等。70年代,虽然西方经济普遍低速增长,新兴产业却以每年20—40%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1965年到1987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的服务性行业的产值在国民净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59%、48%、51%、54%、43%上升到68%、52%、60%、66%和6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左右。
新技术革命把旧的基础工业变成高技术工业,引起了发展模式的新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战争和30年的停滞取得发展新动力,对“古典”资本主义模式不断进行结构改革,再加上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和外部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经济逐步转向有调节有计划的发展方向。战后长达20年的持久繁荣,使那些20世纪前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迅速转换;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与多样化同时提高,形成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资源浪费、劳力节省、大众消费、福利主义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挑战与发展危机
俄国十月革命后40年的发展实践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生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用政治革命带动经济革命,把国民财富和资源的分配转移到推行现代化的国家权力手中,形成独立自主性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国家通过有计划地发展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为突出国防现代化而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以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工业国。
战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实践基本上是仿效前苏联模式。新发展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年代形成的,在政治设计上具有反资本主义所有制、反国际资本包围、追求社会公正、缩小品富差距的价值取向,国家对社会生活的管理具有强制性特征,完全的独立自主加高度的群众动员,使经济增长大大超过早期资本主义,显示计划经济的优点。但这种计划模式的经济自组织能力弱,加上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形成和发育的过程较短,工业化本身所具有的负效应,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同样会遇到发展危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物质基础的建立,以及新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的挑战,这种以政治为主导过分集中的经济运作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
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从而既向世界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之初,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在了前头,社会主义国家暂时落后。但到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感受到了这次科技革命的挑战,纷纷发起“向科学进军”,进行改革调整的尝试,初期颇见成效。
60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西方国家进入高潮,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日见衰退。直到7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也取得了某些高科技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差距愈来愈大,更没有使新科技遍地开花,形成新的产业。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再次掀起高潮。这场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难以长期脱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斗争,日益从军事对抗和较量转入经济领域,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和重要。面对這样的新挑战,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不仅还是没有找到加速经济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路子,没有正确地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主义体制,而且经济出现了全面衰退,其中一些国家长期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体制。从1971年开始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年年递减,到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时苏联处于社会僵化、经济停滞的局面,农业连年歉收,市场供应严重不足,腐败现象相当严重。战后在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竞争中,社会主义国家遇到了发展危机。
三、我国的现代化成就、曲折和历史性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从资本主义模式转向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中国从资本主义模式转向社会主义模式。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自身的危机引发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内部衰败化与半边缘化,实现了空前的国家高度的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独立自主,谋求发展,力图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对新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6年,仿效苏联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脱钩,建立中央指令性的计划经济,通过内部积累,推行优先发展的重工业的高速工业化战略,并进行一系列激进的社会改革。第二阶段从1957年到1978年,突破苏联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强化政治手段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独立探索中国式的赶超工业化战略。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靠这一时期奠定的发展基础。1952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实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制定的国家工业化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期间中国GDP增长率为6.1%,1978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1952年的4.71倍。在农业方面,中国比较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和6.5%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1/5以上的人口。在社会的现代化变迁方面,中国在低收入条件下,迅速实现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转变。1952年中国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37%和17%,自然增长率达到20%,到1978年,出生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为18.25%和6.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中国的人力资本迅速增长,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和农村人口增长。从1949年至1976年,中国创造了一个比现代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公平的社会。
建国后由于缺乏建设经验、指导思想的偏差和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遭受了巨大挫折,突出地表现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看,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9.2%,197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长率为9.8%,而1957年至1978年为5.4%,比前后两个时期低了4个百分点左右。1950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高于日本,到1961年左右,日本超过了中国。1950年至1978年,台湾与大陆的人均GDP之比保持在2倍左右,“文革”10年,台湾与大陆的人均GDP之比扩大到5倍。文化大革命10年,全国少培养了100万大专毕业生和200万中专毕业生。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单位由100多个减少为53个,科研人员由6万名减少到2.8万人。文化艺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国家基本制度名存实亡,国家机器失灵瘫痪。公民权利被严重损害,全国因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株连的达1亿人以上。
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同样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契机和条件。每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都会给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会给后发展国家创造一个跳跃式前进的环境。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比资本主义更為先进的社会制度,因而更有条件也更有可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条件加速发展、加速走向现代化。邓小平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总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变化、新进展,抓住新技术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机遇,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辟出了一条使中国发生历史性的现代化巨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新技术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化发展
世界范围内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肇始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
由此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现代化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浩荡的世界潮流。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内忧外患的深重危机中,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标志,开始了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间经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民族独立自决的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此时,从美国开始,世界正在经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的基础是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微电子技术。高科技、新能源、新原材料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科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巨型跨国公司和全球产销网的出现,引起现代发展结构性的重大变化。
全球性的经济增长大大加速了现代化的世界进程。1960年至1978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2—5倍。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1932年美国使用电冰箱的家庭仅占12%,到1971年电冰箱已经普及。1970年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79%,电话普及率增至83%。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社会水平的提高,缓和了西方国家的阶级矛盾和冲突,使这些国家在战后半个世纪基本上没有出现重大的政治危机。
新技术革命给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创造财富的手段不再主要依靠人的体力,而是依靠人的智力与知识。1980年,美国中等和高等学校毕业的人数分别为人口总数的66.5%和16.2%。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人们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从而减轻了体制外压力。
新技术革命促进了西方国家三大产业结构及各类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这些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新兴能源产业、生物与海洋工程产业以及环境生态工程产业等。70年代,虽然西方经济普遍低速增长,新兴产业却以每年20—40%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1965年到1987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的服务性行业的产值在国民净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59%、48%、51%、54%、43%上升到68%、52%、60%、66%和6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左右。
新技术革命把旧的基础工业变成高技术工业,引起了发展模式的新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战争和30年的停滞取得发展新动力,对“古典”资本主义模式不断进行结构改革,再加上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和外部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经济逐步转向有调节有计划的发展方向。战后长达20年的持久繁荣,使那些20世纪前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迅速转换;生产的高科技化、专业化与多样化同时提高,形成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资源浪费、劳力节省、大众消费、福利主义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挑战与发展危机
俄国十月革命后40年的发展实践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生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用政治革命带动经济革命,把国民财富和资源的分配转移到推行现代化的国家权力手中,形成独立自主性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国家通过有计划地发展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为突出国防现代化而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以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工业国。
战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实践基本上是仿效前苏联模式。新发展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年代形成的,在政治设计上具有反资本主义所有制、反国际资本包围、追求社会公正、缩小品富差距的价值取向,国家对社会生活的管理具有强制性特征,完全的独立自主加高度的群众动员,使经济增长大大超过早期资本主义,显示计划经济的优点。但这种计划模式的经济自组织能力弱,加上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形成和发育的过程较短,工业化本身所具有的负效应,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同样会遇到发展危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物质基础的建立,以及新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的挑战,这种以政治为主导过分集中的经济运作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
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从而既向世界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之初,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在了前头,社会主义国家暂时落后。但到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感受到了这次科技革命的挑战,纷纷发起“向科学进军”,进行改革调整的尝试,初期颇见成效。
60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西方国家进入高潮,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日见衰退。直到7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也取得了某些高科技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差距愈来愈大,更没有使新科技遍地开花,形成新的产业。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再次掀起高潮。这场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难以长期脱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斗争,日益从军事对抗和较量转入经济领域,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和重要。面对這样的新挑战,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不仅还是没有找到加速经济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路子,没有正确地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主义体制,而且经济出现了全面衰退,其中一些国家长期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体制。从1971年开始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年年递减,到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时苏联处于社会僵化、经济停滞的局面,农业连年歉收,市场供应严重不足,腐败现象相当严重。战后在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竞争中,社会主义国家遇到了发展危机。
三、我国的现代化成就、曲折和历史性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从资本主义模式转向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中国从资本主义模式转向社会主义模式。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自身的危机引发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内部衰败化与半边缘化,实现了空前的国家高度的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独立自主,谋求发展,力图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对新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6年,仿效苏联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脱钩,建立中央指令性的计划经济,通过内部积累,推行优先发展的重工业的高速工业化战略,并进行一系列激进的社会改革。第二阶段从1957年到1978年,突破苏联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强化政治手段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独立探索中国式的赶超工业化战略。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靠这一时期奠定的发展基础。1952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实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制定的国家工业化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期间中国GDP增长率为6.1%,1978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1952年的4.71倍。在农业方面,中国比较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和6.5%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1/5以上的人口。在社会的现代化变迁方面,中国在低收入条件下,迅速实现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转变。1952年中国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37%和17%,自然增长率达到20%,到1978年,出生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为18.25%和6.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中国的人力资本迅速增长,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和农村人口增长。从1949年至1976年,中国创造了一个比现代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公平的社会。
建国后由于缺乏建设经验、指导思想的偏差和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遭受了巨大挫折,突出地表现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看,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9.2%,197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长率为9.8%,而1957年至1978年为5.4%,比前后两个时期低了4个百分点左右。1950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高于日本,到1961年左右,日本超过了中国。1950年至1978年,台湾与大陆的人均GDP之比保持在2倍左右,“文革”10年,台湾与大陆的人均GDP之比扩大到5倍。文化大革命10年,全国少培养了100万大专毕业生和200万中专毕业生。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单位由100多个减少为53个,科研人员由6万名减少到2.8万人。文化艺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国家基本制度名存实亡,国家机器失灵瘫痪。公民权利被严重损害,全国因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株连的达1亿人以上。
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同样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契机和条件。每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都会给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会给后发展国家创造一个跳跃式前进的环境。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比资本主义更為先进的社会制度,因而更有条件也更有可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条件加速发展、加速走向现代化。邓小平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总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变化、新进展,抓住新技术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机遇,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辟出了一条使中国发生历史性的现代化巨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