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逆差到顺差的转变。上世纪80年代有8年处于逆差,90年代只有1993年是逆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2005年达到1019亿美元,2006和2007年又迅速攀升到1775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贸易顺差增加,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成为国外压制人民币升值和制造贸易摩擦的借口。实际上,中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我们从中获得的贸易利益,远没有贸易顺差所表现的那么多。不仅如此,如果从对外贸易的信用条件来看,中国企业实际上面临着巨大的“贸易信用逆差”,或者叫做“贸易信用失衡”,甚至是“贸易信用歧视”:出口物美价廉的产品还要提供信用优惠;进口高价商品则必须使用信用证甚至提前付款。
贸易信用
信用是有条件地让渡商品或货币,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商业信用、政府信用、个人信用等。贸易信用主要涉及商业信用,是伴随市场交易活动发展而产生的。早期的市场交易是物物交换,以后逐步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后来,商品和货币的相向运动在时间上出现了不一致,出现了“先交货,后付款”或者“先付款,后交货”的信用交易。与之相适应,信用证(L/C)、承兑交单(D/A)、挂账(O/A)等信用付款方式逐渐兴起。据统计,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占到80%以上。
贸易信用带来了很多好处,它便利了交易,加快了市场流通,节约了交易费用,扩大了市场规模、推动了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信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客户允许你赊销,实际上增加了你的资源。而你的应收账款也能拿到市场上变现,这靠的是债务人的信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凭借信用使其经营规模超出自身拥有的现金价值的数倍。
贸易信用平衡
信用与贸易中的货物和资本一样,可以以国家之间、企业之间流动。放账赊销、支付预付款采购、承兑交单和远期信用证等支付方式实质上就是贸易信用的流出;与之相对应,赊购、收取预付款销售商品和买方信贷等收款方式可以称之为贸易信用的流入。在国际贸易中,中国通常关注贸易规模的平衡,如果贸易规模失衡往往会导致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问题。但是,贸易信用平衡通常会被忽略。
近30年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买方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言权。竞争从商品质量和价格扩展到交易条件(即付款方式),能否给买方提供优惠灵活的信用付款方式成为交易成败的关键。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进口商都不愿意开信用证,而要求卖方接纳承兑交单或挂账的信用付款方式。
据统计,欧美两地非信用证方式交易已分别达到80%和90%;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亚洲出口商几乎全部坚持买方开信用证。今天,许多出口商不得不接受承兑交单或挂账等信用付款方式。对于出口商来说,这些信用方式风险很大并且占压资金,迫切需要分散买方信用风险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服务,以此推动了国际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
信用逆差
中国的贸易存在着大量的信用逆差。
建国初期,商业信用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发挥过积极作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信用几乎取代了一切商业信用,只有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大型设备可以采用预付定金的贸易信用。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信用在中国逐步放开,范围逐步扩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买方市场格局逐步形成,贸易信用交易逐步成为主流。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口、出口的结算方式都以信用证为主。90年代以来,随着出口竞争的不断加剧,以信用证方式出口的比例下降,采用承兑交单或挂账等信用付款方式的出口比例提高。与此同时,进口仍然以对外开立信用证为主。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口、出口的贸易信用条件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外买家不愿开立信用证,而是要求进行“放账交易”。据统计,中国只有20%的出口企业使用信用证,80%都是要求放账交易。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中国企业向他们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反过来,中国企业在进口货物时,绝大多数国外卖家却仍然要求预先开立信用证,甚至还要求预付款,中国企业又提前对外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着大量的“已交货却未收款”,进口企业也有大量“已交款未收货”的情况,两项相加就形成了巨额的信用逆差。
以某国有大型机械进出口企业为例,该企业的年进出口规模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出口业务中,信用证业务与非证业务的业务量比例大概为1:1,也就是说有50%的业务是要向境外买家放账交易的;而在进口业务中,该企业99%以上的业务采用信用证,O/A或者D/A的比例甚至不足1%,这么小的业务量还是因为该单业务的最终买家是国外卖家的一级代理商,这个信用是放给供应商自己的一级代理商,而不是该进口企业本身。
产生信用逆差的原因
信用支付条件决定于国际供求关系。与外贸顺差一样,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信用逆差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由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决定的。这种信用逆差归为“结构性信用逆差”。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绝大多数是供过于求的商品,国际竞争激烈,出口商品的信用条件大多是放账、赊销。如果过于追求信用证结算,中国企业的商品就卖不出去,或者企业的销量就上不去,商业机会也就可能丧失。就进口而言,情况正好相反,市场上短缺的原材料和关键设备占绝大多数,消费品不足3%。上半年,中国出口中原材料(初级产品)占比只有5.2%,但是进口中的初级产品比重却高达25%。此外,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占比达到三成,也是供不应求的商品,这样在进口贸易中,国外进口的商品相对比较紧俏。因此,中国的进口公司只能对外开立信用证。另外,鉴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信用经济秩序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进口贸易中信用证和预付款比例惊人的问题。
除了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关系,还有很多因素导致信用逆差的产生,这类信用逆差称为“非结构性信用逆差”。导致非结构性信用逆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企业缺乏成熟完善的信用体系,加之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尚未得到国际社会足够的认同,中国企业“单打独斗”要求“信用平等”是不可行的。
其次,“中国制造”在质量,品牌、竞争秩序等方面的因素不仅影响了其价格,也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信用获得。
第三,出于政治等复杂原因的直接信用歧视也会带来信 用逆差。
以汽车为例,2006年1~1 1月,中国进口汽车28万辆,均价为34734.5美元,总金额为97.26亿美元;出口汽车为53万辆,均价为11067.8美元,总金额为58.66亿美元。不仅从价格上出口远不及进口,从信用条件分析,以50%出口放账计算,几乎全部进口都要使用信用证甚至预付款,两项相加,信用逆差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信用逆差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就其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而言,信用逆差的存在实际上制约了进口。
第一,进口企业必须筹集到足够的自有资金对外支付预付款,或者必须向银行借贷,这就挤占了进口企业的发展资金,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第二,进口企业对外预先付款或开立信用证,面临着国外供应商的信用风险。一旦国外发生禁运、动乱等政治风险,或者供应商破产、违约等商业风险,预付款很难回收,甚至可能“账货两空”,给进口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不少企业的实际经验来看,卖方所在国政府临时取消出口,颁布禁令的情况屡有发生,甚至仅仅是价格变动就会使卖家出尔反尔。还有某些行业巨头出于自身目的利用行业影响力干涉中国进口某些技术和商品的情况。而中国的企业在这些违约行为面前显得非常无助,预付款打了水漂,开证费价格不菲,还有国内下家的违约损失,各项实际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往往令中国的进口企业不堪重负。
从微观企业个体来看,信用逆差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而从宏观来看,信用逆差的存在,通过信用条件的正向推动和逆向制约,将形成难者愈难,易者更易的格局,不利于进出口商品格局的优化,极有可能会加剧贸易顺差。
减少信用逆差
贸易顺差不是单边制造的,也不是单边受益的,调整贸易顺差不能单纯压缩出口。现在中国为了促进贸易平衡,正在是着力扩大进口而不是全面打压出口。同样道理,抑制信用逆差也要着力改善进口信用条件,而不是简单收紧出口信用条件。
消除针对中国的贸易信用歧视和纠正贸易信用失衡,决不能仅靠企业单打独斗,因为国际规则、贸易惯例和跨国经营实力都偏向西方贸易发达国家。必须强化国家信用工具,将传统的官方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作用扩展到进口环节,保护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公平待遇。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进口预付款保函、资信评估和国际商账追收等工具,提升中国企业的信用等级,使得企业既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赊购”方式,先收妥货物在付款,从而真正获得国际贸易中的平等地位,又可以规避出口贸易信用风险,大胆采用过“赊销”的方式扩大销售规模。
此外,加强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的信用管理水平和信用等级也是减少信用逆差的有效手段。在促进国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中国信保不断加大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承保力度,承保金额连年翻番,累计承保了约600亿元国内商业信用交易。在改善城乡信用失衡状况方面,中国信保率先行动,在内贸险业务中重点支持对农村市场的信用销售,今年已经承保了近30亿元农业生产资料的信用销售,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和农用机械。在中国信保提供保险之前,农村供销社采购这类产品都要全额付款,现在有了中国信保的支持,可以在收货后90~120天再向供应商付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
信用保险
企业防范信用风险的方法大致有四类,即运气,企业自保、国际结算(定金,信用证,国际保理),信用保险。其中,信用保险是最为有效的转嫁信用风险的方式,同时,信用保险是国家信用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信用保险主要承保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或称买方风险,是指由于国外买方拖欠支付货款或破产而导致的不能向出口商履行付款义务的风险。包括买方拒付货款,买方迟付货款和买方违约拒收货物等。政治风险,或称国家风险,是指与出口商进行贸易的买方所在国或第三国发生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导致买卖双方都无法控制的货款回收风险。包括,汇兑风险,买方所在国撤销已发放的进口授权或进口货物付款许可的风险,由于战争,革命等突发事件而导致交易不能完成的风险等。
信用保险可以通过损失补偿机制,帮助企业规避收款风险,此外,还通过买方资信调查,风险管理建议,重大项目风险跟踪,国际商账追收等多项服务,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保险项下融资便利发挥了企业与融资银行间的桥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融资模式,“信用保险+银行融资”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了解和接受。企业投保后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如果发生损失,中国信保将按照保险单的规定,将赔款直接支付给融资银行。借助贸易融资,企业可以解决长期赊销资金占压的难题,加速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抓住市场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国信保成立至今,已经与97家中外银行合作,保险项下融资便利累计为企业融资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出色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财务报表结构就成了企业需要重视的一项重要事务。应收账款是人们分析财务报表时,流动资产中关注度比较高的项目。应收账款项目金额过大往往被理解为企业运行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投保信用保险就被许多上市企业所采纳。通过“信用保险+银行融资”模式,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提高其投资价值。
通过投保信用险,企业可以大胆地采用国际通行的赊销模式,增强竞争能力,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巩固供应链关系,保证持续平稳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
贸易信用
信用是有条件地让渡商品或货币,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商业信用、政府信用、个人信用等。贸易信用主要涉及商业信用,是伴随市场交易活动发展而产生的。早期的市场交易是物物交换,以后逐步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后来,商品和货币的相向运动在时间上出现了不一致,出现了“先交货,后付款”或者“先付款,后交货”的信用交易。与之相适应,信用证(L/C)、承兑交单(D/A)、挂账(O/A)等信用付款方式逐渐兴起。据统计,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占到80%以上。
贸易信用带来了很多好处,它便利了交易,加快了市场流通,节约了交易费用,扩大了市场规模、推动了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信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客户允许你赊销,实际上增加了你的资源。而你的应收账款也能拿到市场上变现,这靠的是债务人的信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凭借信用使其经营规模超出自身拥有的现金价值的数倍。
贸易信用平衡
信用与贸易中的货物和资本一样,可以以国家之间、企业之间流动。放账赊销、支付预付款采购、承兑交单和远期信用证等支付方式实质上就是贸易信用的流出;与之相对应,赊购、收取预付款销售商品和买方信贷等收款方式可以称之为贸易信用的流入。在国际贸易中,中国通常关注贸易规模的平衡,如果贸易规模失衡往往会导致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问题。但是,贸易信用平衡通常会被忽略。
近30年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买方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言权。竞争从商品质量和价格扩展到交易条件(即付款方式),能否给买方提供优惠灵活的信用付款方式成为交易成败的关键。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进口商都不愿意开信用证,而要求卖方接纳承兑交单或挂账的信用付款方式。
据统计,欧美两地非信用证方式交易已分别达到80%和90%;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亚洲出口商几乎全部坚持买方开信用证。今天,许多出口商不得不接受承兑交单或挂账等信用付款方式。对于出口商来说,这些信用方式风险很大并且占压资金,迫切需要分散买方信用风险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服务,以此推动了国际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
信用逆差
中国的贸易存在着大量的信用逆差。
建国初期,商业信用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发挥过积极作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信用几乎取代了一切商业信用,只有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大型设备可以采用预付定金的贸易信用。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信用在中国逐步放开,范围逐步扩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买方市场格局逐步形成,贸易信用交易逐步成为主流。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口、出口的结算方式都以信用证为主。90年代以来,随着出口竞争的不断加剧,以信用证方式出口的比例下降,采用承兑交单或挂账等信用付款方式的出口比例提高。与此同时,进口仍然以对外开立信用证为主。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口、出口的贸易信用条件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外买家不愿开立信用证,而是要求进行“放账交易”。据统计,中国只有20%的出口企业使用信用证,80%都是要求放账交易。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中国企业向他们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反过来,中国企业在进口货物时,绝大多数国外卖家却仍然要求预先开立信用证,甚至还要求预付款,中国企业又提前对外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着大量的“已交货却未收款”,进口企业也有大量“已交款未收货”的情况,两项相加就形成了巨额的信用逆差。
以某国有大型机械进出口企业为例,该企业的年进出口规模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出口业务中,信用证业务与非证业务的业务量比例大概为1:1,也就是说有50%的业务是要向境外买家放账交易的;而在进口业务中,该企业99%以上的业务采用信用证,O/A或者D/A的比例甚至不足1%,这么小的业务量还是因为该单业务的最终买家是国外卖家的一级代理商,这个信用是放给供应商自己的一级代理商,而不是该进口企业本身。
产生信用逆差的原因
信用支付条件决定于国际供求关系。与外贸顺差一样,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信用逆差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由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决定的。这种信用逆差归为“结构性信用逆差”。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绝大多数是供过于求的商品,国际竞争激烈,出口商品的信用条件大多是放账、赊销。如果过于追求信用证结算,中国企业的商品就卖不出去,或者企业的销量就上不去,商业机会也就可能丧失。就进口而言,情况正好相反,市场上短缺的原材料和关键设备占绝大多数,消费品不足3%。上半年,中国出口中原材料(初级产品)占比只有5.2%,但是进口中的初级产品比重却高达25%。此外,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占比达到三成,也是供不应求的商品,这样在进口贸易中,国外进口的商品相对比较紧俏。因此,中国的进口公司只能对外开立信用证。另外,鉴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信用经济秩序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进口贸易中信用证和预付款比例惊人的问题。
除了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关系,还有很多因素导致信用逆差的产生,这类信用逆差称为“非结构性信用逆差”。导致非结构性信用逆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企业缺乏成熟完善的信用体系,加之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尚未得到国际社会足够的认同,中国企业“单打独斗”要求“信用平等”是不可行的。
其次,“中国制造”在质量,品牌、竞争秩序等方面的因素不仅影响了其价格,也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信用获得。
第三,出于政治等复杂原因的直接信用歧视也会带来信 用逆差。
以汽车为例,2006年1~1 1月,中国进口汽车28万辆,均价为34734.5美元,总金额为97.26亿美元;出口汽车为53万辆,均价为11067.8美元,总金额为58.66亿美元。不仅从价格上出口远不及进口,从信用条件分析,以50%出口放账计算,几乎全部进口都要使用信用证甚至预付款,两项相加,信用逆差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信用逆差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就其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而言,信用逆差的存在实际上制约了进口。
第一,进口企业必须筹集到足够的自有资金对外支付预付款,或者必须向银行借贷,这就挤占了进口企业的发展资金,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第二,进口企业对外预先付款或开立信用证,面临着国外供应商的信用风险。一旦国外发生禁运、动乱等政治风险,或者供应商破产、违约等商业风险,预付款很难回收,甚至可能“账货两空”,给进口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不少企业的实际经验来看,卖方所在国政府临时取消出口,颁布禁令的情况屡有发生,甚至仅仅是价格变动就会使卖家出尔反尔。还有某些行业巨头出于自身目的利用行业影响力干涉中国进口某些技术和商品的情况。而中国的企业在这些违约行为面前显得非常无助,预付款打了水漂,开证费价格不菲,还有国内下家的违约损失,各项实际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往往令中国的进口企业不堪重负。
从微观企业个体来看,信用逆差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而从宏观来看,信用逆差的存在,通过信用条件的正向推动和逆向制约,将形成难者愈难,易者更易的格局,不利于进出口商品格局的优化,极有可能会加剧贸易顺差。
减少信用逆差
贸易顺差不是单边制造的,也不是单边受益的,调整贸易顺差不能单纯压缩出口。现在中国为了促进贸易平衡,正在是着力扩大进口而不是全面打压出口。同样道理,抑制信用逆差也要着力改善进口信用条件,而不是简单收紧出口信用条件。
消除针对中国的贸易信用歧视和纠正贸易信用失衡,决不能仅靠企业单打独斗,因为国际规则、贸易惯例和跨国经营实力都偏向西方贸易发达国家。必须强化国家信用工具,将传统的官方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作用扩展到进口环节,保护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公平待遇。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进口预付款保函、资信评估和国际商账追收等工具,提升中国企业的信用等级,使得企业既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赊购”方式,先收妥货物在付款,从而真正获得国际贸易中的平等地位,又可以规避出口贸易信用风险,大胆采用过“赊销”的方式扩大销售规模。
此外,加强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的信用管理水平和信用等级也是减少信用逆差的有效手段。在促进国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中国信保不断加大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承保力度,承保金额连年翻番,累计承保了约600亿元国内商业信用交易。在改善城乡信用失衡状况方面,中国信保率先行动,在内贸险业务中重点支持对农村市场的信用销售,今年已经承保了近30亿元农业生产资料的信用销售,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和农用机械。在中国信保提供保险之前,农村供销社采购这类产品都要全额付款,现在有了中国信保的支持,可以在收货后90~120天再向供应商付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
信用保险
企业防范信用风险的方法大致有四类,即运气,企业自保、国际结算(定金,信用证,国际保理),信用保险。其中,信用保险是最为有效的转嫁信用风险的方式,同时,信用保险是国家信用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信用保险主要承保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或称买方风险,是指由于国外买方拖欠支付货款或破产而导致的不能向出口商履行付款义务的风险。包括买方拒付货款,买方迟付货款和买方违约拒收货物等。政治风险,或称国家风险,是指与出口商进行贸易的买方所在国或第三国发生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导致买卖双方都无法控制的货款回收风险。包括,汇兑风险,买方所在国撤销已发放的进口授权或进口货物付款许可的风险,由于战争,革命等突发事件而导致交易不能完成的风险等。
信用保险可以通过损失补偿机制,帮助企业规避收款风险,此外,还通过买方资信调查,风险管理建议,重大项目风险跟踪,国际商账追收等多项服务,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保险项下融资便利发挥了企业与融资银行间的桥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融资模式,“信用保险+银行融资”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了解和接受。企业投保后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如果发生损失,中国信保将按照保险单的规定,将赔款直接支付给融资银行。借助贸易融资,企业可以解决长期赊销资金占压的难题,加速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抓住市场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国信保成立至今,已经与97家中外银行合作,保险项下融资便利累计为企业融资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出色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财务报表结构就成了企业需要重视的一项重要事务。应收账款是人们分析财务报表时,流动资产中关注度比较高的项目。应收账款项目金额过大往往被理解为企业运行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投保信用保险就被许多上市企业所采纳。通过“信用保险+银行融资”模式,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提高其投资价值。
通过投保信用险,企业可以大胆地采用国际通行的赊销模式,增强竞争能力,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巩固供应链关系,保证持续平稳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