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参观吉安文天祥纪念馆时看到这样两句古诗:“时危且作将,事定复为僧。”今天,当我也步入无法抗拒的退休生活的时候,细细品味它的真谛,猛然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纵观历史,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挺身而出,成为征战疆场的将领。而当战事平息、江山甫定,他们却不争功、不邀赏、不谋官,隐逸为僧,淡然退出世人的视线。对他们这种高风亮节,似乎有些不可理解。但细细想来,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万民景仰、万世旌表的民族精神。我觉得,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过好晚年的退休生活很有裨益。
我们离退休老同志曾经为革命南征北战,为事业东奔西跑,把人生的美好年华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人都是要老的,老了,退下来了,就意味着从此主要不再是工作而是休息。“许国虽坚鬓已斑”,纵有青云之志,老骥也该伏枥了。这是制度,也是自然法则。
退休生活怎么过?众说纷纭。我觉得,总的来说,如果有一种“复为僧”的心境,其退休生活或许会过得宁静而愉快。今天,我们正逢太平盛世,退休了,安全“着陆”,大功告成,可谓“事定”。没有了工作的重负,没有了人事的纷争,没有了争名逐利的角斗,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而,毕竟离开了工作岗位,无官一身轻,该是与世无争,身心完全可以松弛下来,过起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宽心谣》中所吟唱的那种闲适生活:“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天领取谋生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当然,在今天这个喧哗而浮躁的世界,要真正过上这种“胜似神仙”的生活,始终保持“僧”的心境,悠然进入梁实秋所描述的“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笔直地上升……好像屋里的空气完全绝对的静止”“屋外庭院中……枯叶乱枝的声响可清晰地听到”这样一种幽静境界,实属不易。有的同志一生劳累奔波,忽然没有了工作,当了“坐家”,无所事事,很不习惯;有的同志在位时位高权重,忽然没有了权力,门庭冷落车马稀,失落感如同贾宝玉掉了那块通灵宝玉;有的同志遭到势利小人的冷眼,更是七窍生烟;还有的同志看到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便整天哼哼“牛奶没有了、面包少了……”如此等等,身闲心累,怎能“六根清静”?“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我想,如果把过去那些“辉煌”忘记,把眼前这些“失落”淡化,还是可以进入“僧”的心境。陶渊明在《闲情赋》中写道:“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这后面两句点睛之笔,劝慰天下人: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百年而已,有什么必要“欢寡而愁殷”呢?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复为僧”是一种心境,自然不是真要削发为僧,也不是反对“老有所为”,而是希望老同志晚年生活过得悠闲平静而愉快。让我们去努力寻找“复为僧”的心境,把它作为颐养天年的一剂良方,过好退下来的每一天。
纵观历史,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挺身而出,成为征战疆场的将领。而当战事平息、江山甫定,他们却不争功、不邀赏、不谋官,隐逸为僧,淡然退出世人的视线。对他们这种高风亮节,似乎有些不可理解。但细细想来,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万民景仰、万世旌表的民族精神。我觉得,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过好晚年的退休生活很有裨益。
我们离退休老同志曾经为革命南征北战,为事业东奔西跑,把人生的美好年华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人都是要老的,老了,退下来了,就意味着从此主要不再是工作而是休息。“许国虽坚鬓已斑”,纵有青云之志,老骥也该伏枥了。这是制度,也是自然法则。
退休生活怎么过?众说纷纭。我觉得,总的来说,如果有一种“复为僧”的心境,其退休生活或许会过得宁静而愉快。今天,我们正逢太平盛世,退休了,安全“着陆”,大功告成,可谓“事定”。没有了工作的重负,没有了人事的纷争,没有了争名逐利的角斗,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而,毕竟离开了工作岗位,无官一身轻,该是与世无争,身心完全可以松弛下来,过起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宽心谣》中所吟唱的那种闲适生活:“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天领取谋生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当然,在今天这个喧哗而浮躁的世界,要真正过上这种“胜似神仙”的生活,始终保持“僧”的心境,悠然进入梁实秋所描述的“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笔直地上升……好像屋里的空气完全绝对的静止”“屋外庭院中……枯叶乱枝的声响可清晰地听到”这样一种幽静境界,实属不易。有的同志一生劳累奔波,忽然没有了工作,当了“坐家”,无所事事,很不习惯;有的同志在位时位高权重,忽然没有了权力,门庭冷落车马稀,失落感如同贾宝玉掉了那块通灵宝玉;有的同志遭到势利小人的冷眼,更是七窍生烟;还有的同志看到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便整天哼哼“牛奶没有了、面包少了……”如此等等,身闲心累,怎能“六根清静”?“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我想,如果把过去那些“辉煌”忘记,把眼前这些“失落”淡化,还是可以进入“僧”的心境。陶渊明在《闲情赋》中写道:“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这后面两句点睛之笔,劝慰天下人: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百年而已,有什么必要“欢寡而愁殷”呢?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复为僧”是一种心境,自然不是真要削发为僧,也不是反对“老有所为”,而是希望老同志晚年生活过得悠闲平静而愉快。让我们去努力寻找“复为僧”的心境,把它作为颐养天年的一剂良方,过好退下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