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如何增强实践性知识,促进新手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通过践行教学法理念,重视语义正确性和语用选择性,丰富词汇与文化教学,注重课堂反思,在实践中重新审视教师角色等五种方式,为新手教师自主发展实践性知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专业发展;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02-01
陈向明(2003)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既来源于他们自身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扩展,又来源于自身经验的积累、领悟等,更来源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1]教师在教学中,获取教学经验,再回到教学实践中修正,从而在“经验——实践——经验”的过程中获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一、践行教学法理念,深化对不同课型的理解
教学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学生的言语互动,第一时间感知哪些词语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如何用替代性词语去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如何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对近义词辨析?在有限的时间内是否回答学生对于超纲词汇和语法点的困惑?这些实践性的知识,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宝贵素材。
教学不仅要将语言要素、话题、语境、与文化因素相结合,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和特点设置任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汉语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体验不同的情景,在真实的场景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实地操练,完成交际任务,教师也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并及时反馈。
在口语课上,语言点的数量相对来说少于综合课,语言点对应的例句也大幅度减少,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多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以及话题中可能出现率较高的主题词,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
二、重视语义正确性和语用选择性,改进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自己学过的语法理论转化为学生能够听懂的教学语法,并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加工,讲清楚知识点出现的语用环境。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查阅中介语语料库及相关偏误分析书籍,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预估,然后在课上讲解以加深学生印象。相比新手教师,专家教师能够注意到知识的联系。赵金铭先生(1996)提出:“初级阶段讲究句法结构,中级阶段注重句中成分的语义关系及语义搭配;高级阶段侧重语用功能,目的在于表达得体”[2],这一观点值得思深思。让学生在理解句法的基础上,注重语义正确性和语用选择性,是对外汉语教师进阶的关键。
三、创设特定情景,丰富词汇与文化教学
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在词汇课教学时,对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词汇自行分组,需要用四个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或段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用词汇搭建情景,在有意义学习中加深了记忆。
除了词汇教学可以创设相关情景外,文化教学更有创设情景的条件。纪录片及公益广告经过剪辑,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谈到建筑、节日有关话题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消失的建筑》、《我们的节日》等纪录片的相关片段,通过影视资源等形式直观呈现主流的、典型性的中国文化。
四、注重课堂反思,改进教学语言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作为新手教师,对于教学时间很难准确把握,教师可能会安排了过多的知识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输入问题,亦或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了很多拓展内容,学生在快节奏的教学中,很难跟上教学进度,从而有可能在受挫中失去学习兴趣。
其次是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教师语言要注意简洁凝练,少而精,做到有意识地重复。重复是针对所学新知识、重难点,而不是简单易懂地知识点或者与课堂无关的话语。新手教师在使用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以及课堂反馈语言上,过于随意,并没有精心设计。教师提供那么多语言输入,不一定都能被学习者接受。教师反馈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目的语正确的形式,另一方面加深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中,要注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尝试依据“追问核实、反问、元语言反馈”等方式,预先设计几种反馈方式,如直接运用本体知识,对学生语言形式进行纠正;对学生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形式,采用正反问句、选择问句、反问句的形式进行纠正等。
五、在实践中重新审视教师角色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本身带有跨学科、跨文化性质。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为了减少情感过滤,加强学生的输入与输出,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关注学生需求,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果采用教师角色隐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对外汉语教师比作桥梁。学生怀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来到中国,汉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汉语,达到学习目的,达到彼岸。
教师是一扇推开中国文化窗户的大门,承担着展示中国文化的使命。展示文化并不等于传播文化,这意味着要尽量避免中国人的角度和方式进行灌输或说教式讲解,而是尽量站在他者立场,保持多元文化态度。
教师是向导,是潜能激发者。语言学习是一生的学问,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指明学习方向。给出方向和建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天赋。
教师是科研者,对本体知识熟练掌握,可以让新手教师举一反三,游刃有余,是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一大来源;教学知识匮乏,那么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机智便成了空中楼阁,教师权威也无法树立。
教师是实践者。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自己对于教学法、教学管理的理念,同时在互动中获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师态度的反馈。
教师角色是动态的,会随着教学环境、目的、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在初级的时候教师更偏向语言的传播者,在中高级阶段,教师要展示更多的文化资料,让语言与文化有机融合。在我们任课时要根据学生与教材来定位自己的角色,同时通过课堂实践,增加自己的經验知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的自我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资源库,是检测器,是教学智慧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践行教学法与教学理论;丰富教学语法知识,反思教学行为,从而充实了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建立在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上,作为新手教师,必须在实践与探索中自我建构实践性知识,才能教学情景中自如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成为一名反思性实践者,从而实现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104-112.
[2]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主旨[J].世界汉语教学,1996(03):76-86.
【关键词】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专业发展;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02-01
陈向明(2003)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既来源于他们自身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扩展,又来源于自身经验的积累、领悟等,更来源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1]教师在教学中,获取教学经验,再回到教学实践中修正,从而在“经验——实践——经验”的过程中获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一、践行教学法理念,深化对不同课型的理解
教学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学生的言语互动,第一时间感知哪些词语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如何用替代性词语去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如何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对近义词辨析?在有限的时间内是否回答学生对于超纲词汇和语法点的困惑?这些实践性的知识,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宝贵素材。
教学不仅要将语言要素、话题、语境、与文化因素相结合,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和特点设置任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汉语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体验不同的情景,在真实的场景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实地操练,完成交际任务,教师也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并及时反馈。
在口语课上,语言点的数量相对来说少于综合课,语言点对应的例句也大幅度减少,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多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以及话题中可能出现率较高的主题词,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
二、重视语义正确性和语用选择性,改进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自己学过的语法理论转化为学生能够听懂的教学语法,并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加工,讲清楚知识点出现的语用环境。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查阅中介语语料库及相关偏误分析书籍,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预估,然后在课上讲解以加深学生印象。相比新手教师,专家教师能够注意到知识的联系。赵金铭先生(1996)提出:“初级阶段讲究句法结构,中级阶段注重句中成分的语义关系及语义搭配;高级阶段侧重语用功能,目的在于表达得体”[2],这一观点值得思深思。让学生在理解句法的基础上,注重语义正确性和语用选择性,是对外汉语教师进阶的关键。
三、创设特定情景,丰富词汇与文化教学
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在词汇课教学时,对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词汇自行分组,需要用四个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或段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用词汇搭建情景,在有意义学习中加深了记忆。
除了词汇教学可以创设相关情景外,文化教学更有创设情景的条件。纪录片及公益广告经过剪辑,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谈到建筑、节日有关话题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消失的建筑》、《我们的节日》等纪录片的相关片段,通过影视资源等形式直观呈现主流的、典型性的中国文化。
四、注重课堂反思,改进教学语言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作为新手教师,对于教学时间很难准确把握,教师可能会安排了过多的知识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输入问题,亦或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了很多拓展内容,学生在快节奏的教学中,很难跟上教学进度,从而有可能在受挫中失去学习兴趣。
其次是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教师语言要注意简洁凝练,少而精,做到有意识地重复。重复是针对所学新知识、重难点,而不是简单易懂地知识点或者与课堂无关的话语。新手教师在使用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以及课堂反馈语言上,过于随意,并没有精心设计。教师提供那么多语言输入,不一定都能被学习者接受。教师反馈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目的语正确的形式,另一方面加深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中,要注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尝试依据“追问核实、反问、元语言反馈”等方式,预先设计几种反馈方式,如直接运用本体知识,对学生语言形式进行纠正;对学生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形式,采用正反问句、选择问句、反问句的形式进行纠正等。
五、在实践中重新审视教师角色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本身带有跨学科、跨文化性质。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为了减少情感过滤,加强学生的输入与输出,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关注学生需求,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果采用教师角色隐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对外汉语教师比作桥梁。学生怀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来到中国,汉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汉语,达到学习目的,达到彼岸。
教师是一扇推开中国文化窗户的大门,承担着展示中国文化的使命。展示文化并不等于传播文化,这意味着要尽量避免中国人的角度和方式进行灌输或说教式讲解,而是尽量站在他者立场,保持多元文化态度。
教师是向导,是潜能激发者。语言学习是一生的学问,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指明学习方向。给出方向和建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天赋。
教师是科研者,对本体知识熟练掌握,可以让新手教师举一反三,游刃有余,是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一大来源;教学知识匮乏,那么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机智便成了空中楼阁,教师权威也无法树立。
教师是实践者。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自己对于教学法、教学管理的理念,同时在互动中获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师态度的反馈。
教师角色是动态的,会随着教学环境、目的、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在初级的时候教师更偏向语言的传播者,在中高级阶段,教师要展示更多的文化资料,让语言与文化有机融合。在我们任课时要根据学生与教材来定位自己的角色,同时通过课堂实践,增加自己的經验知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的自我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资源库,是检测器,是教学智慧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践行教学法与教学理论;丰富教学语法知识,反思教学行为,从而充实了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建立在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上,作为新手教师,必须在实践与探索中自我建构实践性知识,才能教学情景中自如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成为一名反思性实践者,从而实现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104-112.
[2]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主旨[J].世界汉语教学,1996(03):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