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英伦生活了12 年,金莉莉仍旧是个地道的北京人,街角闪过的糖葫芦的身影,偶尔飘来的烤白薯的香气,都会让她感动,北京城的一草一木对她来说,都异常地亲切和熟悉。她说:“我的根在北京”。
尽管在伦敦生活了12 年,金丽丽仍旧是个地道的北京人,街角闪过的糖葫芦的身影,偶尔飘来的烤白薯的香气,都会让她感动,北京城的一草一木对她来说,都异常地亲切和熟悉。她说:“我的根在北京”。
1988 年,大学毕业之后,金丽丽来到英国学习时装设计,由于当时的男友在高盛银行工作,她对金融逐渐产生了兴趣,后来,她在曼彻斯特拿到了MBA,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行。在毕业前夕,她到英联应聘实习的工作,当时亚洲业务的主管在她工作一周后就决定留用她,从此金丽丽也就开始了在英联的长达10 年的职业生涯。在金丽丽看来,英国的金融行业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的资本主义典型了,但她并不认为其中充满了毫无人情味的利益追求和理性算计,同事之间经常会在下班后到酒吧小坐一会儿,随便聊聊天,她也经常参加同事的生日聚会。甚至连当时的顶头上司ChrisOr man 也和她是相当不错的朋友。不过,这些友谊毕竟是礼貌的成分居多。金丽丽说,她当时在伦敦观察到的金融行业的华人基本上还是一个封闭的圈子,逢年过节大家彼此走动,一起包饺子,有事情的时候相互照应。整个华人圈与英伦当地社会的联系其实并不多。拿她自己来说,她觉得自己和英国金融业的最重要的联系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被英联肯定,另一方面就是迅速崛起的中国对英联的吸引力使他们要为进军中国做必要的人才储备。
英联曾是一家专门向英联邦和前英属殖民地投资的私募基金。十年前英联是一个仍旧带有帝国气象的企业,它对投资项目的期待是,在合理的投资回报的基础上,被投资企业必须对当地的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它对利润的期待既不急切,也不是很高。金丽丽进入英联之前,英联所谓的亚洲部,其实并不包括中国,但当时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是任何一个投资公司都无法忽视的。金丽丽在东南亚各国投资辗转了四年半,2000 年的时候回国为英联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金丽丽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从小生长的城市。当时,北京和英联同样性质的公司屈指可数,市场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但当时要找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也很不容易,当时的私企的公司规模,管理水平,团队素质与西方相距甚远。在2001 投资了回国后的第一个项目中国海洋石油后,到2002 年,她才有机会完成她回国之后的另一笔重要投资:注资蒙牛。
注资蒙牛的过程让金丽丽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中国的商业运作环境。多年的投资经验让金丽丽养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她接触到某种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就要注意一下其背后的厂商是什么情况,是不有投资的价值。尽管,她有很多圈里的朋友会给她推荐很多项目,也会有些社交场合会认识相关的人,但对蒙牛的投资却就是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一个周末的早晨,一个朋友来看她,送了一箱蒙牛牛奶给她。她一尝觉得非常之香,她又将牛奶拿给妈妈尝,妈妈也觉得好喝,于是她便产生了关注蒙牛的念头。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个从事金融的朋友给她推荐几个项目,其中一个就是蒙牛。于是,金丽丽就委托他去和蒙牛的管理层联系,可当时蒙牛正在运作在香港二版上市,约了三个月也约不上,这让她非常郁闷。2002 年一月,朋友问她要不要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金丽丽考虑到从1988 年到2000 年12 年的时间都没有陪过父母,家里人又对春晚非常想往,金丽丽决定带父母去一次。朋友搞了最好的位置,金丽丽一家坐到了第一排最中间的桌子。
牛根生是当年春晚的赞助商,选择了第一排中间的那一桌坐了下来,恰好和金丽丽坐在了一桌。约了几个月没有见到的人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见面了。
金丽丽说,接洽蒙牛的过程其实与她在海外的投资经验没有太多两样,但最终促成她与牛根生会面的各种因素却明显是“中国特色”的,如果她没有考虑要孝顺父母,如果没有朋友送票,如果牛根生不是春晚的赞助商,恐怕这次会面就不会发生。金丽丽对另外一个成功案例无锡尚德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项目负责人是北京老乡。不论国内的金融行业是多么地渴望变得和西方同行一样“标准”,我们已经无可避免地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工作,这种文化的种种规则其实也是中国金融行业的规则,甚至比那些写在纸上的规则来得更加有力量。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行业都是在本土文化中展开的,并不存在一种所谓的标准模式,纽约的不是,伦敦的也不是。那种对纯粹的资本主义类型的想像和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并不真正了解西方,并且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的产物。
虽然后来金丽丽离开了英联,但她对当时英联的那种不仅关注经济效益同时也关注社会效益的做法表示认可。在运作蒙牛的项目的时候,她同样花了很大的力气去了解牛根生的背景,以便对其人品进行评估,这也是英联选择合作伙伴的最重要的标准。同时,她也对蒙牛能够如何影响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十分关注,比如蒙牛与当地供奶牧民的关系。如果蒙牛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给当地牧民带来改善生活的机会,恐怕当时也过不了英联的投资委员会的关,另外,与牛根生合作默契而愉快还在于,金丽丽是回族人,而蒙牛又是清真食品。牛根生也跟伊斯兰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对回族人的信仰和生活习惯非常了解和尊重。
离开英联之后,金丽丽有多个选择,但由于喜欢欧洲风格,她答应为3i 在北京开设办公室,于是,今天她成了3i 的投资董事及北京首席代表。她喜欢北京,她说,北京有她的家人和早年生活的记忆,这里也充满了机会。她甚至觉得,北京人那种重人情,却不怎么重规矩的脾性也很投合自己的胃口。她伦敦的同事也都很有人情味,但规矩和原则是一条不容侵犯的底线。北京人不管这些,有人情,就比什么都重要。这听起来很不像是个靠规矩吃饭的投资人该说的话,但金丽丽觉得,这虽然会有点乱,但也更加生机勃勃,没有西方的那种死气沉沉的压抑感。况且,她和蒙牛的合作其实更主要的就是人情促成的。相比之下,西方人未免有些死板不知变通了。
进入3i 之后,金丽丽和从前一样,仍旧偏好传统产业,尤其是能源产业。虽然对于投资来说,这比不得高新产业来得那么刺激,回报也要少一些、慢一些,但传统行业风险较小,3i 在这方面也经验丰富。能源是中国未来的关键所在,投资相关行业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支持。3i 一般在投资中只占小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在中国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管理层收购。
马克斯·韦伯说,资本主义是脱离时空的,世界在资本主义眼中不过是供应与销售的场域,但金丽丽说,钱本身的价值都一样,但钱背后的东西是非常不同的,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投资人对企业的价值体现,对社会的责任和文化眷恋,她自己就坚决拒绝成为一个脱离了时空的资本主义棋子,她的经历证明,我们或许应该修正自己对西方的想像,同时也重建对自己的信心。就像一种最为理性的制度设计必须要给情感留有余地一样,一个人情至上的文化,未必就不能包容某种适合自己的现代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