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转动“至强之光”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长沙下着大雨。在长沙火车站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避雨的工人看到一个年过四旬的中年人,冒着雨来这里捡拾工地上的大理石废料。
  看到这个人一次次在雨中摔倒、爬起,工人們既感动,又有些于心不忍,于是纷纷冒雨帮他装车,又把他送出很远。
  正如这群工人所知道的,这个在雨中频频向他们道谢的中年人,的确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或许永远也不知道,就在这些废料搭建起的平台上,这个人带领同事们,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为中国的强国梦、强军梦点亮了一双眼睛。凭借它,我们的武器可以打得更准,我们的卫星可以看得更清楚,我们的潜艇可以航行得更远……
  这一年,刚刚开始激光陀螺研究的高伯龙,正醉心于寻找适合做光路系统的支撑平台。那时,他的身份是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名教授。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尊称他为“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

破解钱学森“密码”的人


  激光陀螺又叫环形激光器。它利用物体在惯性空间转动时,正反两束光随转动产生频率差的效应,可以在加速度计的配合下,感知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空间位置。现代战争中,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可以不受各类通信系统的限制,精确制导对目标实施打击。因此,激光陀螺也被誉为现代高精度武器的“火眼金睛”。
  时间回到20世纪70年代初。彼时,美国率先在激光陀螺领域取得突破,并在世界上引领了一轮激光陀螺的研制热潮。在国内,钱学森敏锐地捕捉到激光陀螺的巨大价值和应用前景。1971年,他将两张写着激光陀螺简单原理的小纸条,交到国防科技大学,并指示学校加强研究。
  然而,要依据纸上的描述造出实物,这无异于让一个从未见过火箭的人去设计登月火箭。这两页纸所代表的难度,堪称世界级“密码”。谁是那个破解钱学森“密码”的人?他就是高伯龙!
  高伯龙1928年生于广西岑溪。1947年,不到20岁的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1951年毕业时,他被评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当届两名优秀学生之一。
  毕业分配时,高伯龙希望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理论物理研究,这是他所热爱和擅长的方向。但最终,他被分到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3年后的1954年,高伯龙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担任物理教学工作。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
  此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世界首台红宝石激光器和首台氦氖红光激光器相继问世,引发了世界光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激光发明之初,将激光应用于精确定位导航的设想便已经产生,也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人们纷纷开始进行“环形激光器”的研制工作。


高伯龙教授在指导科研人员调试激光器

  1971年,在钱学森的建议下,高伯龙调任由钱学森倡导成立的国防科技大学激光研究实验室。从此,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高伯龙,将他的人生与激光陀螺紧紧地绑定在一起,直到生命的尽头。

20年苦坐“冷板凳”


  初到国防科大,高伯龙面对的第一个重大难题,便是破解钱学森“密码”。好在凭借极为深厚的数理功底,高伯龙通过大量计算,反推出激光陀螺的若干关键理论认识和结论,并提出了我国独有的、完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的四频差动陀螺研制方案。
  同年,在全国激光陀螺学术交流会上,进入该领域不到一年的高伯龙一语惊人——依照我国目前的工艺水平,如果继续效仿美国,10年内都不可能有所突破,只有四频差动陀螺因为降低了工艺难度,最有可能实现!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一个“新人”凭什么口出狂言?但高伯龙用扎实的理论和精确的计算说服了与会的众多专家。
  理论问题解决后,工艺难题如连绵高山,高伯龙开始了长达20年的攀登。几乎每一次攻关都是从零开始,直到1984年,根据该理论完成的实验室样机才通过鉴定。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突发状况再次让高伯龙面临巨大的质疑——由于美国彻底放弃同类型激光陀螺研制,有人便议论:“国外有的你们不干,国外干不成的你们反而干?”
  对此,高伯龙的回答很干脆:“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没有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
  10年后的1994年,全内腔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工程样机最终通过鉴定,证明了高伯龙所言非虚。
  从1975年到1994年,高伯龙在“冷板凳”上苦坐20年,终于以我国自主研制的激光陀螺,完美破译了钱学森“密码”。此时,高伯龙早已到退休的年纪,但他又盯上了新的高地——新型激光陀螺。该型陀螺能消除损耗和温度敏感性等不利因素,正是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所需要的。由于外国对此型陀螺的技术严格封锁,国内资料有限,高伯龙所见到的只有一张它的图片。
  这张图片让高伯龙思考了很久。当时国内的工艺能否满足其研制要求?他伏案写算,耗尽心血设计出一种降低工艺要求的全新方案。
  在研究该型陀螺的同时,高伯龙将目光投向激光陀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组建惯性导航系统,即在原有的导航系统上加装转台,使其旋转起来,否则导航系统无法满足长时间、高精度的惯导需要。这个方案又是一个无经验借鉴的“中国特色”,在一场专为旋转式惯导系统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大多持否定态度。
  对此,高伯龙的反应是——继续干!70多岁的他义无反顾地带领学生从零开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国内首套使用新型激光陀螺的单轴旋转式惯性导航系统面世。几年后,具有一定工程化的双轴旋转式惯导系统面世,精度高居国内第一。

研究工艺的博士生


  说来可能让人有些不敢相信,作为我国激光陀螺领域的开拓者,高伯龙在几十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招收的博士生只有20人左右,这其中,最终只有15人拿到了博士学位。   “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老师衡量我们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受访中,高伯龙的博士生、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王国臣说。高老师考查学生,最关键是看研究的結果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看实际问题是解决了一部分还是全部,如果没有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那是绝不能过关的。
  为了让学生的科研项目落到实处,他不惜让这些整天研究高精尖技术的博士生,成为“蓝领”。
  国防科大教授龙兴武就曾被高伯龙“下放”到工厂。为了解决激光陀螺样机的精度问题,高伯龙安排当时正在读博的龙兴武专门从事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刚开始,龙兴武有些不解:一个博士生去研究工艺,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但怕高老师生气,他没有提出自己的疑惑,决定先试一试。
  经过大量走访调研,龙兴武发现,工厂制作工艺水平低下,是影响激光陀螺精度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项目进展的瓶颈。他渐渐明白了老师这样安排的用意,决定投身到这项具有非凡意义的课题中。最终,他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一定要满足武器型号需求!这是高院士带着我们技术攻关时,反复叮嘱的一句话。”高伯龙的另一位学生,国防科大某系主任罗晖一直谨记导师的教诲。时至今日,每款陀螺设计完成之后,团队都会让其经过恶劣环境的检验,确保陀螺在强震动、大冲击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高精度性能,提升部队战斗力。
  “在武器装备上好用、管用、顶用,是国防科大激光陀螺长期拥有好口碑的秘密所在。”罗晖说。
  迄今为止,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把平面结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运用到武器装备上的国家。

他的魂还在


  激光陀螺的光芒闪耀,但高伯龙自己的生命之光却在2017年12月6日这一天,永远地熄灭了。
  进入激光陀螺领域时,高伯龙已近知天命之年。彼时,国内基础工业力量薄弱,连一个超精抛光水平的镜片都做不出来。“正是这样,我们才更要坚持。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自己的命脉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上。”高伯龙倔强地说。
  “院士干起活来不要命。”高伯龙团队成员、实验师李晓红回忆说,“那时候条件很差,夏天没有电扇和空调,整个工作间就像个大闷罐,高伯龙经常穿个背心浑身是汗地工作。”几块钱的小背心是他夏日的“标配”。他80多岁高龄时穿着背心在电脑前工作的场景被镜头拍下,“背心院士”之名不胫而走。
  从事激光陀螺研究的40余年里,高伯龙几乎没有按时吃过饭,推迟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还会忘记吃饭,以至于后来正常的饭点他倒不适应了。老伴曾遂珍曾经无奈地说:“我这辈子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给老头子热饭。”



  在他人眼中,高伯龙有些“另类”。在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的长沙,他的军大衣一穿就是近半年,并非他天生怕冷,而是因为他患有严重的哮喘,对冷空气特别敏感。为了减少发病频率,他宁愿整天裹着军大衣,以便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到工作中。
  为节省看病时间,他跑到医院去开大剂量的药。起初医生不同意,因为激素类药物对身体伤害大,他却满不在乎,“管他什么副作用,能工作就行”。后来医生也拗不过他,只好任由他一次性将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药抱回家。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长期服药,带来的是身体的透支。到了晚年,高伯龙的身体机能全部紊乱,双腿又黑又肿,甚至需要人搀扶着才能上楼。他拒绝坐轮椅,总说:“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了与病魔做斗争,高伯龙想尽办法。为了调节肺部问题,他坚持游泳,83岁时还能一口气游一公里;为了控制血糖,他就吃清水面条与水煮白菜,餐餐如此。团队成员说:“高院士对个人身体的自律达到了苛刻的程度。”
  在医院度过的最后3年里,高伯龙一刻也没有放下过他挚爱的事业。他的床头摞着高高的书籍与资料;学生前来看望,他总会提前很久挪到沙发上坐着,关上门与其促膝长谈。
  护士郭佳回忆说,高伯龙为了方便工作,不愿打留置针,只接受一次性扎针,扎的次数多了,手背便肿了起来。有时自己扎不中血管,老人家不仅毫不介意,还鼓励她继续“实验”。“年轻人永远不要怕犯错,就怕你失去了挑战的勇气。”
  随着身体日渐衰弱,高伯龙开始抓紧时间发短信,他要把自己的思考全部告诉学生。他坐在病床上,捧着老人机艰难地打字,一条短信要耗费半个小时,看得一旁的护士偷偷抹眼泪。“他总说在办公室的抽屉里还有一篇学生的论文,很有价值,他要回去继续深化,直到去世前的那一年,他还想着出院的事……”
  “总觉得他的魂还在。”受访中,李晓红这样告诉笔者,每次觉得自己迷茫的时候,就好像他还在给你指引方向,告诉你应该往哪里走……
  (永康摘自《中国科学报》2019年9月18日,本刊节选)
其他文献
周五晚上,丈夫从办公室回来,心情愉悦。  “亲爱的,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我们邀请朋友们来一起庆祝一下。你的礼物,我月底给你,现在我手头有些紧。你喜欢什么?一只漂亮的手表?”  “我已经有一只手表了,亲爱的。我很喜欢它。”  “那一条连衣裙如何?或者那种高级定制的简单女士套装呢?”  “我只想要一条裤子和一双凉鞋,就这么多。”  “好的,没问题。我给你钱,你自己去买你喜欢的东西,但是要等到月底。明天
期刊
什么是文学?  它是矫饰,是花言巧语或舌灿莲花?以虚假来获取安慰,是人心的需要吗?  诗要做什么,文章要做什么?它们如鸟之美羽,如水之波纹吗?  文学最终不是一门技艺。它是记忆之学、时间之学、想象之学,它永远面向往昔,然而通往未来。它是人心能够抵达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记录,而且参与创造。它积淀文明,更创造文明。  文明并不总随时间进步。它经常崩溃,混乱,污浊,倒退。  若干年后,會不会有人觉得好笑
期刊
关于读书,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所提出的唯一劝告就是:不必听什么劝告,只要遵循你自己的天性,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就行了。  如果我们之间在这一点上能取得一致意见,我才觉得自己有权利提出一些看法或建议,因為这种独立性是一个读者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品质。因为,说到底,对于书能制定出什么规则呢?滑铁卢之战是在哪天打的——这件事能够肯定,但是,《哈姆雷特》这部戏是不是比《李尔王》更好呢?谁也说不了
期刊
你去一家快餐店用餐,沒想到拿到的薯条是软绵绵的、凉的,明显已经放了很久。这时候,普通人最常见的反应有两种。第一种是指责产品有问题,比如说:“这些薯条都凉了,太难吃了。”这种反应叫“我觉得”。  第二种就是指责店员失职,比如说:“你们店有问题,这种薯条也敢卖。”这种反应叫“你怎么”。  这两种反应虽然可以宣泄不满情绪,但不一定能顺利解决问题。  如果你采用“我觉得”的说法,争论的焦点就会集中在你对商
期刊
章太炎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前期,中国文化在濒临灭亡中经历了一次生死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两位学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中国文化在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熟程度和研究深度,甚至超过了唐、宋、元、明、清的绝大多数高层次学者。因此,他们有一千个理由选择保守,坚持复古,呼唤国粹,崇拜遗产,抗拒变革,反对创新,抵制西学。他们这样做,即使做得再极端,也具有天经地义的资格。  但奇怪
期刊
处理金钱有几个经验法则。  其一,“去你的钱”。这个概念是一些富有语言冒险精神的人创造的,该短语包含了你在冲出老板的办公室前,朝他喊出的最后一句话。具体来说,“去你的钱”指的是那笔可以让你随时辞职而不会陷入财务困境的储蓄,比如一年的工资。这笔钱意味着自由,它使你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一点比物质方面的独立更加重要。所以如果你还没存够这笔钱,那么请将自己的固定支出保持在低水平。你的支出越低,
期刊
在景德镇的一座小山上,我见到小许的工作室,是三间荒僻的平房,没法装空调,夏有酷暑,冬有严寒,而相比于冬日的严寒,小许宁可忍受夏天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原因只有一个,夏天,水更软,和出的瓷泥更为温润轻透。严冬和出的瓷泥是寒而涩的。小许在景德镇的生活极有规律,早上6点起床,7点开始做事,拉坯、晾干、画釉,不知疲倦地工作到晚上10点。  我去的那天,她在为花瓶和水杯、碟子画图案。做好的素坯已经晾干,她正一笔
期刊
感恩节前夕,我收到费尔南多的邮件。打开之后是一个视频,巨大的瀑布从半空中飞落。费尔南多写道:“这就是我家乡的天使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这个视频是我用3天时间拍出来的。”  费尔南多是社区口语班的同学,社区为新移民准备了英语学习班,教语法,教口语,甚至还教专业英语。口语班报名之后有一个简单的面试,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班。学费是象征性的,一年只有50美元。老师全部是义务教学,不拿薪水。也因为这样
期刊
欧文·肖和塞林格,这两位美国作家的脸我总是弄混,当然我指的是黑白照片时代青春时期的脸,都是英俊、瘦削、浓眉,加上那个年代的忧郁。他们俩都是犹太人,欧文·肖的身份更复杂些,他是俄裔美籍犹太人。青春的美总是给人印象太深,以至于我潜意识里忘记了他们的老年形象。我对欧文的3本书印象最深,第一本是《幼狮》,已经出过中文版,他单凭这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就足以跟海明威相提并论;第二本是我在布达佩斯的旧书店偶然看到的
期刊
1989年6月,常沙娜在父亲常书鸿家中  最近这几年,常沙娜每年都会从北京回敦煌一次。虽然每次只有幾天,但必须给父亲扫墓。1994年,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在北京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一半骨灰安置在八宝山,另一半则带回敦煌。常书鸿的墓碑前刻着几个字——“敦煌守护神”。  常沙娜从小就很听话,父亲让她画画,她就画;父亲觉得她应该去美国深造一下,她就去了。在她回国想要在绘画上有更深的造诣时,她遇见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