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设“最低消费”,吃相难看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多名学生爆料称,学校食堂饭菜价格高,且設置最低消费额。明德学院方面回应称,之前该校食堂一些档口确实存在不规范现象,学生反映后,已经作出处理,部分饭菜售价正在调整。
   商务部2014年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学生本来消费能力有限,食堂也不是消费场所,而是为学生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后勤部门。即便食堂经营者要生存、要赚钱,但学生食堂的性质决定了其应保障学生权益。这些年来,高校食堂市场化运作的情况已很普遍。这可以尝试,但有些尝试有走偏之嫌。如有的学校禁止外卖入校园、禁止学生校外就餐,理由是“为学生安全考虑”。问题是,既然是为学生负责,为何不将学生消费权益等问题也一并负责到底呢?像涉事学院这类独立学院,的确在很多方面有其自主权,但既然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尤其是与公立高校合作办学的学院,不能把学生当作羔羊,什么都“向钱看”。饭菜价格高,还设最低消费额,这有点过了。合作的公立高校也该加强监管,不能有好事时就凑一起,有了负面就划清界限。也建议教育部门对此加以关注,对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多加约束。
     学校食堂具有公益性,不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是不能跑偏的原则。即便引入社会化运作,初衷也是通过竞争,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经营者或承包者要生存,但必须明白学校食堂不是耍心眼、赚大钱的地方,保证质量、薄利多销才是正确的经营之道。
  (摘自《新京报》8.29 马涤明/文)
其他文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30日晚在北京水立方出席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式。在现场观众倒计时的呼声中,开幕式开始。热情奔放的篮球少年上演活力四射的《我为篮球狂》。32个身着篮球服的少年儿童依次亮相,一一展现印有32个参赛国元素的篮球。应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席穆拉托的邀请,习近平主席宣布: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是国际篮联主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国家队级篮球赛事,每4年举办一届
期刊
夏收已过,秋收在即。记者近日在粮食主产省安徽的多个地方调查了解到,受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价格下行、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产粮大户陷入连续亏损困境,“弃租”者接二连三发生。有的缩减租地规模,有的拖欠農民租金、经销商农资款,甚至为此对簿公堂,有的干脆放弃耕种或直接“跑路”。而这势必影响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对此,当务之急在于多管齐下,建立土地流转租金预付机制,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完善金融保险扶持政
期刊
《红楼梦》里的贾政,便是典型的家中多余的人。平日里忙于工作,他闲下来也是发展个人兴趣,和清客们探讨学问,因为有官职在身,也就理直气壮地“不惯于俗务”,把大大小小的家事甩给侄子贾琏夫妇,无论是修建大观园,还是抄检大观园,大事小情他都很少过问。得暇想起来,顶多问问儿子宝玉“考试考得怎么样”,再喝骂几声就算是日常沟通。   等到某一次元宵節,贾政突然心情柔软起来,想在母亲那里撒撒娇,与妻儿们同乐,可没有
期刊
近年來,在国际乒坛的舞台上也不断涌现出来不少值得关注的“超星”,除了人尽皆知甚至是被吹上天的日本乒坛天才张本智和,其中来自中国台北的乒乓球手林昀儒也是一个具备“超星”潜质的。林昀儒出生于2001年8月17日,他的家庭属于典型的书香门第之家。作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父母,父亲是大学的教授,母亲是中学的校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林昀儒从小就养成了儒雅、低调和谦虚的品质,在赛场之上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他洒
期刊
瑞士媒體报道,51岁的华裔体操奥运冠军李东华的人生充满戏剧性。他1967年12月10日出生于成都,7岁练体操,11岁进入省体校,16岁入选中国体操队。在国家队,他经历了三次重伤。第一次在1984年10月12日,他在进行跳马训练时,肚子撞到马角上,导致左肾脏和脾脏完全破碎,大出血50%。诊断结果是不能再练体育了,然而,1个月后顽强的李东华恢复了训练。第二次在1986年9月13日,他在进行自由体操训练
期刊
8月31日,注定会成为中国格斗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时刻,因为这一天的中国深圳,见证了中国格斗女王张伟丽的封后时刻!她在与现役UFC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杰西卡·安德拉德的对决中,仅仅用时42秒便上演了TKO,强势挑战成功,在家门口收获了这条含金量十足的冠军金腰带。很多人可能无法意识到这条金腰带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国格斗运动来说,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对于所谓搏击、格斗世界冠军的说法,因为此前十多年,特别是过
期刊
新中国成立伊始,苏联服装便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一张大翻“燕子领”,双排扣,左右各三颗纽扣,略微收腰,腰间固定一条宽布带。冬装就將领子收拢扣上,能保暖,夏装领子翻开,很飒爽。若是女性,将里面的衬衫领翻到外面,很难得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展现女性妩媚的机会。   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
期刊
整个20世纪60年代,大体是军用服装在领导时尚的潮流,当年一度流行的顺口溜中,有一句为“狂不狂,看米黄”,指的就是军装。   特别是当“文化大革命”战鼓擂响的时候,人们认为解放军战士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的,解放军服饰形象成了最革命、最宝贵、最纯洁、最可信任的象征。   先是军人子弟翻出父辈的军服,一身绿军装加褐色皮腰带,显得格外神气。在他们的倡导下,全国各大专院校乃至所有的中等學校红卫兵组织的学生
期刊
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20世纪70年代,“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衛。“的确良”即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一种化纤布料。照现在的时尚观念来看,它既不环保,又不舒服,而且一碰水就容易走光,然而当初怎么穿都不皱、不破,印花颜色鲜亮的“的确良”,让沉浸在蓝、黑、灰暗色系十几年的中国人顿时眼前一亮。   关于“的确良”这种布料在中国受到的万人空巷式追捧,有一个段子可以说明问题:一个小伙子想给
期刊
走在马路上,迎面而来一个和你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人,这在如今应当算是极小概率事件。然而往回倒退四五十年,你会看到一个中国人“集体撞衫”的世界。曾经,中国代工8亿件衬衫,才能换购一架空客380,但是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胖九”一飞冲天,有媒體起了这样一个标题:“谢谢你C919,中国不需再用8亿件衬衫换一架客机了”。而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