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且年龄均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状况比对照组患者更突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服用药物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胶囊高血压老年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28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76-02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高血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且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1]。当前对于高血压在病因方面,有理论认为其和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联,加上人们后天的多种因素导致机体血压调节机制失去代偿所导致的。作为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高血压患者能够并发心脏、血管、肾脑等多种器官损害还有改变代谢等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患者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有生活质量均被严重威胁。本院自2011年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64例,女性患者有36例。年龄范围为60岁到80岁,平均年龄为(68.1±4.3)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其临床表现均符合《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存在药物降压史,不存在交流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等。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依那普利进行常规治疗,剂量为5-20m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量调整;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80毫克,每天一次,于晨起口服。若老年患者对于降压比较敏感则需要减少服用剂量,1天口服2次,每次服用间隔为12个小时。
1.3临床效果评价。本次研究临床效果评价主要如下:①显效:患者经过治疗,舒张压下降程度小于或者等于10mmHg并且处于正常范围内,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程度大于或者等于20mmHg;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舒张压下降程度在10mmHg内并且不处于正常范围内,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程度为10mmHg到19mmHg;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血压未达到上述的标准[1]。
1.4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不良生活习惯的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的,严重的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甚至尿毒症等后果。对于老年高血压,其发病机制在目前尚不存在确切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程长,合并症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老年患者容易因其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终末期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大血压的控制力度,降低患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缬沙坦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亚型的竞争性拮抗剂,其能够对血管紧张素II受体I亚型进行选择性作用,抑制血管紧张素I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结合,从而对血管收缩以及醛固酮分泌进行控制,实现降压,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因此血药浓度稳定性较高,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的效果。该药物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并没有突出的抑制效果,对于患者体内的缓激肽水平也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服用该药物后出现咳嗽的不良反应要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在本次研究中,接受缬沙坦胶囊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相对于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服用药物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能够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瑞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4(03):154-155
[2]玄阳.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67例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3,06(05):129-130
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且年龄均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状况比对照组患者更突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服用药物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胶囊高血压老年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28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76-02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高血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且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1]。当前对于高血压在病因方面,有理论认为其和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联,加上人们后天的多种因素导致机体血压调节机制失去代偿所导致的。作为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高血压患者能够并发心脏、血管、肾脑等多种器官损害还有改变代谢等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患者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有生活质量均被严重威胁。本院自2011年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64例,女性患者有36例。年龄范围为60岁到80岁,平均年龄为(68.1±4.3)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其临床表现均符合《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存在药物降压史,不存在交流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等。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依那普利进行常规治疗,剂量为5-20m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量调整;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80毫克,每天一次,于晨起口服。若老年患者对于降压比较敏感则需要减少服用剂量,1天口服2次,每次服用间隔为12个小时。
1.3临床效果评价。本次研究临床效果评价主要如下:①显效:患者经过治疗,舒张压下降程度小于或者等于10mmHg并且处于正常范围内,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程度大于或者等于20mmHg;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舒张压下降程度在10mmHg内并且不处于正常范围内,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程度为10mmHg到19mmHg;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血压未达到上述的标准[1]。
1.4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不良生活习惯的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的,严重的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甚至尿毒症等后果。对于老年高血压,其发病机制在目前尚不存在确切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程长,合并症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老年患者容易因其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终末期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大血压的控制力度,降低患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缬沙坦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亚型的竞争性拮抗剂,其能够对血管紧张素II受体I亚型进行选择性作用,抑制血管紧张素I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结合,从而对血管收缩以及醛固酮分泌进行控制,实现降压,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因此血药浓度稳定性较高,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的效果。该药物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并没有突出的抑制效果,对于患者体内的缓激肽水平也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服用该药物后出现咳嗽的不良反应要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在本次研究中,接受缬沙坦胶囊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相对于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服用药物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能够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瑞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4(03):154-155
[2]玄阳.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67例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3,06(05):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