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角色内涵也更为丰富,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合作者、学习者。要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位积极的、有效地教育教学研究者,这既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作为学生促进者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引领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我们引导教师认识知识是财富,学习是手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变革,才能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从而树立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专业才能成功的理念。
加强学习,教师首先要养成系统读书的习惯。因为没有系统读书,就不能有博大的教育情怀,就不会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不可能有反思能力了。
为此,我们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并制定了学习制度。要求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写好读书心得笔记。如: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系统阅读一份专业杂志。规定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两个小时。读书形式:自学、集中辅导、专家辅导学相结合。实行奖励制度:通过学习,提高学历和有成就的教师,学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校本教研,自觉实践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重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用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主体,校本教研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我校的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
1.注重自我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呢?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教书匠而已。教师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点,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教师可以两种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一是写随笔类反思日记。可以写成故事性的教育叙事,把校园里的点滴故事写下来,写整个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当然,也可以写成工作日志,简短易记,条分缕析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围绕课堂教学写教后记。“教然后知困”,注意把教学过程中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些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记,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定期开展研讨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各个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教师亮相课、同题异构课,让不同层次教师展示自己的风采。为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讨”,让每位教师谈自己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困惑,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大家相互切磋,共同研讨。通过活动让教师实践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3.实施“青蓝工程”
校本教研应该是面向全体教师的研究活动,中青年教师应成为其中的主力军。首先,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肯钻研、勇创新、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我们实施“青蓝工程”,要求青年教师“师徒结对”,让老教师传、帮、带,师徒双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反思,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校每年都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台。其次,鼓励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大赛,让他们在大赛中增长才干,提升教学水平。3年来,我校共有12位教师在桐城市和安庆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大赛中获奖。
三、专家引领,专业提升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可以使自己渐渐地进入教学的真境界,但如果缺乏专家的引领,则很难达到教育的最佳境界,做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专家与名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思想、见解和经验,我们聆听他们的报告,观摩他们的课堂,接受他们的指导,不但能给我们许多启迪,还能促使教师开拓视野,反思自己,找出差距,模仿创造,超越自己。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开发这方面学习资源,创设交流时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与名师、专家交流对话。每年,我们都请桐城市教研室专家到校进行指导,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省、市教研会与名师报告会。2010年4月,我们还请来了安徽省农远新星汪玉清老师和安庆市学科带头人、桐城市语文课改中心组名师方捍东老师来校上示范课,让教师在学习研讨中提升自己。为了让教师开阔眼界,2009年8月,我带领语文课题组骨干教师远赴西安,参加了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观摩了18位名师的优质课。2010年4月,学校又派2名英语教师到黄山,观摩了第四届全国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学习教师受益匪浅。2012年3月,我带领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到马鞍山,参加了第七期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同课异构”的创新做法。4月,我又组织全体初三教师远赴山东参加全国中学有效教学实践策略研讨暨山东名校高效课堂现场观摩活动,学习了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名校先进的教学模式,体验了自主、开放、高效的课堂,全体教师感到耳目一新。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2009年12月,我带领学校优秀班主任到蚌埠,参加了2009年“蚌埠之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2011年5月,我又带领全校班主任,参加了安徽省中小学班主任专题研讨会,让班主任们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育人之道。正是因为有了专家的引领,同仁的帮助,我校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有效更新,同时也拓展了视野,使他们在不断地智慧交流中获得了专业发展。
四、课题研究,自我发展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推动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激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增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积极申报校级、市级、省级课题。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有安庆市课题一个,安徽省课题一个。在课题研究中,我率先垂范。2008年6月,我根据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现状,牵头申报了安徽省课题“农村中小学课外阅读与写作策略研究”,自己担任组长,带领全镇中小学语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师为之感动。该课题自2008年10月开题研究以来,由于研究人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并与2011年11月顺利结题。我撰写的《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年第6期上发表。学校成立了湖畔文学社,创办了《湖畔》校刊,举办了故事会、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一系列专题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快乐成长。通过课题研究,也形成教师多读书、勤研究、常写作的氛围。我们要求教师围绕课题研究撰写优秀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行为。针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及时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解除教师在研究中的困惑,提升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教师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增强了自信,激发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取得了丰硕成果。3年来,我校共有20多位教师在多家报刊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有40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有8位教师被评为桐城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个体得到了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中心学校)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我们引导教师认识知识是财富,学习是手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变革,才能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从而树立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专业才能成功的理念。
加强学习,教师首先要养成系统读书的习惯。因为没有系统读书,就不能有博大的教育情怀,就不会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不可能有反思能力了。
为此,我们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并制定了学习制度。要求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写好读书心得笔记。如: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系统阅读一份专业杂志。规定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两个小时。读书形式:自学、集中辅导、专家辅导学相结合。实行奖励制度:通过学习,提高学历和有成就的教师,学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校本教研,自觉实践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重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用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主体,校本教研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我校的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
1.注重自我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呢?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教书匠而已。教师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点,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教师可以两种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一是写随笔类反思日记。可以写成故事性的教育叙事,把校园里的点滴故事写下来,写整个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当然,也可以写成工作日志,简短易记,条分缕析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围绕课堂教学写教后记。“教然后知困”,注意把教学过程中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些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记,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定期开展研讨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各个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教师亮相课、同题异构课,让不同层次教师展示自己的风采。为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讨”,让每位教师谈自己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困惑,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大家相互切磋,共同研讨。通过活动让教师实践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3.实施“青蓝工程”
校本教研应该是面向全体教师的研究活动,中青年教师应成为其中的主力军。首先,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肯钻研、勇创新、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我们实施“青蓝工程”,要求青年教师“师徒结对”,让老教师传、帮、带,师徒双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反思,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校每年都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台。其次,鼓励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大赛,让他们在大赛中增长才干,提升教学水平。3年来,我校共有12位教师在桐城市和安庆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大赛中获奖。
三、专家引领,专业提升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可以使自己渐渐地进入教学的真境界,但如果缺乏专家的引领,则很难达到教育的最佳境界,做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专家与名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思想、见解和经验,我们聆听他们的报告,观摩他们的课堂,接受他们的指导,不但能给我们许多启迪,还能促使教师开拓视野,反思自己,找出差距,模仿创造,超越自己。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开发这方面学习资源,创设交流时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与名师、专家交流对话。每年,我们都请桐城市教研室专家到校进行指导,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省、市教研会与名师报告会。2010年4月,我们还请来了安徽省农远新星汪玉清老师和安庆市学科带头人、桐城市语文课改中心组名师方捍东老师来校上示范课,让教师在学习研讨中提升自己。为了让教师开阔眼界,2009年8月,我带领语文课题组骨干教师远赴西安,参加了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观摩了18位名师的优质课。2010年4月,学校又派2名英语教师到黄山,观摩了第四届全国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学习教师受益匪浅。2012年3月,我带领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到马鞍山,参加了第七期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同课异构”的创新做法。4月,我又组织全体初三教师远赴山东参加全国中学有效教学实践策略研讨暨山东名校高效课堂现场观摩活动,学习了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名校先进的教学模式,体验了自主、开放、高效的课堂,全体教师感到耳目一新。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2009年12月,我带领学校优秀班主任到蚌埠,参加了2009年“蚌埠之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2011年5月,我又带领全校班主任,参加了安徽省中小学班主任专题研讨会,让班主任们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育人之道。正是因为有了专家的引领,同仁的帮助,我校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有效更新,同时也拓展了视野,使他们在不断地智慧交流中获得了专业发展。
四、课题研究,自我发展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推动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激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增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积极申报校级、市级、省级课题。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有安庆市课题一个,安徽省课题一个。在课题研究中,我率先垂范。2008年6月,我根据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现状,牵头申报了安徽省课题“农村中小学课外阅读与写作策略研究”,自己担任组长,带领全镇中小学语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师为之感动。该课题自2008年10月开题研究以来,由于研究人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并与2011年11月顺利结题。我撰写的《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年第6期上发表。学校成立了湖畔文学社,创办了《湖畔》校刊,举办了故事会、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一系列专题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快乐成长。通过课题研究,也形成教师多读书、勤研究、常写作的氛围。我们要求教师围绕课题研究撰写优秀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行为。针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及时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解除教师在研究中的困惑,提升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教师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增强了自信,激发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取得了丰硕成果。3年来,我校共有20多位教师在多家报刊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有40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有8位教师被评为桐城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个体得到了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