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再适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新课标要求下,初中数学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法是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值得引起重视,并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苏版教材 初中数学教学
进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渐渐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和老师而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新阶段的知识获取同样重要。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入合作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模式是必要的。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作为一门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学科,数学这一科目需要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解析数学问题,并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运用所学公式及原理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运用就越快。
但从实际的教育现状来看,往往由于教师无法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或是由于教师能力限制,使得数学课堂改革无法获得期望的效果。在当今初中数学课堂上,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式的束缚,采用落后的填鸭式教育,既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消极的打击,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团队协作的可能性被抹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强行灌输的知识,这无疑会降低教学质量。因此,要对初中数学课堂作出改革,就必须引进课堂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采用合作探究法的必要性
采用合作探究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活跃、愉悦的环境下进入数学学习,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有效促进课堂交流,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在传统思维模式下,学生对老师一直采用“尊师重道”的态度,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带来了阻碍。而合作探究法强调“平等” “公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定义师生的教学关系,能够较好地改善这一现状。数学老师学会尊重学生的思想,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探讨过程当中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对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2.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作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获得训练,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合作探究法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协同合作是合作探究法的必要手段,只有协同合作,有了明确的分工,才能将小组中的每个人从复杂的问题中解放,有层次、有目的地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剖析,从而寻求最佳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解答数学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集中所有组员的大脑智慧来研究出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解答问题的难度,缩短学习周期,提升学习效率,从而打造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三、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合作探究
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要较好地采用合作探究模式,首先需要对“合作探究”的模式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稳妥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将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相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质疑能力。
首先,要运用好合作探究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合作探究法,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展开教学。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教材《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优势,尽量安排各有差异的学生为一组,使每个小组的综合能力达到平衡,让他们能够根据各自能力,分工完成认识轴对称图形、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设计轴对称图形等任务,这样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了发挥作用的机会,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达到分组合作的教学目的。
其次,对教师而言,必须要在开始上课之前确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着充分的掌握,并能够根据教材作出由浅至深的教学重点划分。在新课标的教案要求中,通常都会有基本的重点难点划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并随时记录和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教材《全等三角形》时,应当先对七年级内容《认识三角形》进行复习,让学生列举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形状,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选出几种三角形中的全等三角形,再进行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等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布置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寻找生活中全等三角形的任务,并让学生完成小组报告,以便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的方法,还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构建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另外,适当的鼓励、及时的归纳总结和实践活动,对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識结构以及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创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由此可知,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和新课标指导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值得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戴志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7(24):56-58.
[2]于淼淼.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8(6):234.
[3]时峰岭.合作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2):22.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苏版教材 初中数学教学
进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渐渐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和老师而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新阶段的知识获取同样重要。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入合作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模式是必要的。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作为一门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学科,数学这一科目需要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解析数学问题,并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运用所学公式及原理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运用就越快。
但从实际的教育现状来看,往往由于教师无法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或是由于教师能力限制,使得数学课堂改革无法获得期望的效果。在当今初中数学课堂上,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式的束缚,采用落后的填鸭式教育,既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消极的打击,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团队协作的可能性被抹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强行灌输的知识,这无疑会降低教学质量。因此,要对初中数学课堂作出改革,就必须引进课堂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采用合作探究法的必要性
采用合作探究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活跃、愉悦的环境下进入数学学习,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有效促进课堂交流,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在传统思维模式下,学生对老师一直采用“尊师重道”的态度,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带来了阻碍。而合作探究法强调“平等” “公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定义师生的教学关系,能够较好地改善这一现状。数学老师学会尊重学生的思想,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探讨过程当中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对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2.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作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获得训练,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合作探究法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协同合作是合作探究法的必要手段,只有协同合作,有了明确的分工,才能将小组中的每个人从复杂的问题中解放,有层次、有目的地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剖析,从而寻求最佳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解答数学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集中所有组员的大脑智慧来研究出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解答问题的难度,缩短学习周期,提升学习效率,从而打造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三、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合作探究
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要较好地采用合作探究模式,首先需要对“合作探究”的模式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稳妥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将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相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质疑能力。
首先,要运用好合作探究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合作探究法,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展开教学。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教材《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优势,尽量安排各有差异的学生为一组,使每个小组的综合能力达到平衡,让他们能够根据各自能力,分工完成认识轴对称图形、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设计轴对称图形等任务,这样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了发挥作用的机会,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达到分组合作的教学目的。
其次,对教师而言,必须要在开始上课之前确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着充分的掌握,并能够根据教材作出由浅至深的教学重点划分。在新课标的教案要求中,通常都会有基本的重点难点划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并随时记录和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教材《全等三角形》时,应当先对七年级内容《认识三角形》进行复习,让学生列举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形状,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选出几种三角形中的全等三角形,再进行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等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布置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寻找生活中全等三角形的任务,并让学生完成小组报告,以便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的方法,还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构建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另外,适当的鼓励、及时的归纳总结和实践活动,对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識结构以及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创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由此可知,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和新课标指导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值得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戴志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7(24):56-58.
[2]于淼淼.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8(6):234.
[3]时峰岭.合作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