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所任教的地理学科为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阐述笔者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旨在为广大的高中一线老师提供参考。其主要内容包括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把握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机会,以及关注学生练习中的“德育考题”三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地理 德育内容 德育渗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一是,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二是,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三是,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四是,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此矛盾的是高中地理课堂知识容量较大,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以下,笔者以《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为例,说明德育渗透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为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现状,了解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对区域经济的影響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教材的内容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挖掘到的德育内容有以下方面:一是,帮学生树立资源消费中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节约意识和资源生产中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二是,引起学生对资源开发区生态保护的注意,又要引起学生对资源消费区环境污染的重视。这两点德育渗透体现的课程目标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及“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二节为“产业转移”,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案例,介绍了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从教材的内容中挖掘到的德育内容有以下方面:一是,注意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品,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二是,应考虑该产业对我国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求学生辩证地看待产业转移带来的利弊。这两点德育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二、把握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机会
1.在有趣的知识学习中进行德育
笔者在《产业转移》本课的教学中引出一段材料:“在iPod产业价值链中,由于苹果公司占据了研发和品牌环节,在价值链中有一定控制力,最终导致其在收益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绝大多数价值增值,而从事代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得到的却是不到产品价格零头的8美元,产品增加值中的不到二十分之一。”笔者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以上材料引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和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树立学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2.在发散学生思维训练中开展德育
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常常会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生见识,德育内容同样也可以随着知识的延伸进行有联系的拓展。比如,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节中课本以“西气东输”为案例,而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进一步延伸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其他案例,比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晋煤外运”等。在这些案例的延伸中,同样可以进行很好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去比较水能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在跨区域调配中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影响,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树立自身的节水节能和环保的意识。
3.在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情感教育
例如,笔者在《产业转移》一课中引入晋江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案例,生成两个探究:一是,晋江要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具有哪些本地的优势?二是,在接受产业转移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方面你觉得晋江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这两个探究激发了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引起了热烈的探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地理情感。
三、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平常的练习中。
据统计,人教版三册必修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素共有733个。其中地理1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素共有253个,地理2为250个,地理3为230个,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4.52%、34.10%、31.38%。由此可见,教师在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中仍然有许多“德育练习”可以挖掘,可以很好的将知识、能力和德育渗透进行有机的结合。认真看一看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始终贯穿对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考查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43题以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典型案例——“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为例,要求考生思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传统古民居和村落的保护问题,引导考生树立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尊重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的观念,养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国Ⅱ卷第44题“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全国III卷第43题“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林”均聚焦天然林与人工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虽然高中课堂时间有限,但是只要老师在备课中善于挖掘德育素材,巧妙在课堂中把握德育渗透的机会,德育渗透也可以很好地开展。这不仅能完成我们高中地理的“教书”任务,同时也没有把“育人”的重要环节落下,真正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人。
参考文献
[1]熊焰.《中国流: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2]吕斌斌 . 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材(必修)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及其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17.
[3]教育部考试中心.《构筑育人高地着力素养考查——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7,7.
【关键词】高中地理 德育内容 德育渗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一是,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二是,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三是,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四是,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此矛盾的是高中地理课堂知识容量较大,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以下,笔者以《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为例,说明德育渗透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为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现状,了解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对区域经济的影響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教材的内容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挖掘到的德育内容有以下方面:一是,帮学生树立资源消费中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节约意识和资源生产中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二是,引起学生对资源开发区生态保护的注意,又要引起学生对资源消费区环境污染的重视。这两点德育渗透体现的课程目标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及“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二节为“产业转移”,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案例,介绍了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从教材的内容中挖掘到的德育内容有以下方面:一是,注意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品,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二是,应考虑该产业对我国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求学生辩证地看待产业转移带来的利弊。这两点德育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二、把握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机会
1.在有趣的知识学习中进行德育
笔者在《产业转移》本课的教学中引出一段材料:“在iPod产业价值链中,由于苹果公司占据了研发和品牌环节,在价值链中有一定控制力,最终导致其在收益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绝大多数价值增值,而从事代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得到的却是不到产品价格零头的8美元,产品增加值中的不到二十分之一。”笔者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以上材料引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和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树立学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2.在发散学生思维训练中开展德育
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常常会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生见识,德育内容同样也可以随着知识的延伸进行有联系的拓展。比如,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节中课本以“西气东输”为案例,而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进一步延伸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其他案例,比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晋煤外运”等。在这些案例的延伸中,同样可以进行很好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去比较水能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在跨区域调配中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影响,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树立自身的节水节能和环保的意识。
3.在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情感教育
例如,笔者在《产业转移》一课中引入晋江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案例,生成两个探究:一是,晋江要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具有哪些本地的优势?二是,在接受产业转移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方面你觉得晋江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这两个探究激发了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引起了热烈的探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地理情感。
三、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平常的练习中。
据统计,人教版三册必修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素共有733个。其中地理1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素共有253个,地理2为250个,地理3为230个,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4.52%、34.10%、31.38%。由此可见,教师在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中仍然有许多“德育练习”可以挖掘,可以很好的将知识、能力和德育渗透进行有机的结合。认真看一看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始终贯穿对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考查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43题以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典型案例——“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为例,要求考生思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传统古民居和村落的保护问题,引导考生树立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尊重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的观念,养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国Ⅱ卷第44题“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全国III卷第43题“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林”均聚焦天然林与人工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虽然高中课堂时间有限,但是只要老师在备课中善于挖掘德育素材,巧妙在课堂中把握德育渗透的机会,德育渗透也可以很好地开展。这不仅能完成我们高中地理的“教书”任务,同时也没有把“育人”的重要环节落下,真正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人。
参考文献
[1]熊焰.《中国流: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2]吕斌斌 . 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材(必修)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及其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17.
[3]教育部考试中心.《构筑育人高地着力素养考查——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