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中学的时候,国庆之夜,天安门广场要举行盛大的联欢,联欢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打着鲜艳的旗子,敲着欢快的锣鼓,跳起集体舞,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又一个圆圈,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一直蔓延到东西长安街。那一个个的圆圈,如同欢乐的河流,荡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托浮起天安门城楼在明朗的夜色中飘飘欲仙。五彩缤纷的礼花腾空时,这样一圈圈联欢的人们,舞蹈沸腾便达到了高潮。每个人脸上都被礼花映衬得花开一般鲜艳,那种欢快,是彩色的,是立体的,辉映在脸上和舞蹈的肢体上,迸发在天空中,流淌在长街上……
那时,我就属于这样一圈圈涟漪中的一朵激扬水花儿。每年国庆前夕,为参加国庆之夜的联欢,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们练习“集体舞”。于是,在国庆节前一个来月,每天下午都不上课,都来练习跳集体舞。不仅是我,所有同学都觉得那是一段非常快活的日子。每天,心里都像跳跃着活泼的小,几乎每个人都精神焕发、跃跃欲试。
因为我们学校是所“男校”,每天下午练习跳舞的时候,都会请来一街之隔的“女校”同学,和我们“一对一”地搭伴练习。看得出,她们和我们一样摩拳擦掌、群情激奋,一样把青春期朦胧的情感涟漪融入国庆盛大节日的洪流之中。在阔大的操场上,男同学在外面围成一圈,女同学在里面围成一圈,手拉着手,准备听乐曲一响,就做规定的舞蹈动作。常常是手忙脚乱,踩不到一个点上,甚至踩到对方的鞋子。老师急忙喊停,重新开始。那时,慌乱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舞步和节奏有多么复杂,而是牵手的那一瞬间,让我们情不自禁的眼乱神迷。陌生女同学纤细的手指触摸到小男孩儿的手指时,总会让我们不自在,却又充满向往。这大概就是我们跃跃欲试的深层原因吧。这种心理,让国庆夜晚的联欢演习一次次错误不断,一次次乐此不疲。
当时的集体舞,其实很简单,并不难学。一般是跳几个节拍后要换一下舞伴,里面的女同学要往前走上一步,和另一个男同学拉起手来跳舞。这样一圈圈地转动着,舞圈旋转起一阵阵旋风,带动得整个操场都像一张密纹唱片一样,韵律十足地旋转起来。那天下午,欢快的乐曲声中,当到换舞伴的时候,后面一个女生跳到我面前,她拉着我手的那一瞬,我们两人都禁不住叫了起来,原来彼此都是小学同学。自从小学毕业,考入不同的中学,这几年一直没见过面,想不到竟然在这里见了面。我们都长高了,她也不像原来的小姑娘样儿,少女的青春气息逼人。那一瞬间,我俩的双手都使劲的握了彼此一下,似乎往昔的回忆都浓缩在十指相扣的感觉中了。很快,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又到了交换舞伴的时候了,她迅速地跳到了前面,留给我一个脑后小羊尾刷的小辫子,辫子上一枚苹果绿的蝴蝶结,抖动着透明的翅膀。
只有等到转完整个一大圈之后,她才能够再回到我的身边。那时候,我就是这样的可笑,为了等到转完一圈和她拉手跳舞的那暂短的一刻,整个下午的跳舞练习充满了活力,跳跃得如同打足了气的球一样充满了弹性,连日头下的焦渴和炎热也变得温馨起来。
可惜,我们来不及细谈,练习一结束,她们学校的老师就整队带她们回校了。但是,那一年的国庆节,因她的突然出现而显得格外明亮,充满期待。
那一年的国庆之夜,便也鲜活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狂欢的夜晚,有那样多的人,有那样辉煌的灯光,有那样美丽的焰火,有那样响彻夜空的歌声,还有让我心里充满期待的姑娘……可以说,我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令人心动的美好夜晚了。
按照规定,每支乐曲结束休息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原地坐下,却不能够随便走动的。那个国庆之夜,怎么那么巧,一支舞曲结束在我们手拉手之中,于是,我们面对面坐了下来,有了一次可以交谈的机会。我记得很清楚,她问的第一句话是:“考大学你准备考哪儿?”那时,离我们高中毕业还有一年时间了。我告诉她,我想考北大。她立刻说:“那你是学文了?”那话音里对我有毫不遮掩的不屑一顾,我有些不服气地反问她你学什么,考哪儿?她没有丝毫犹豫,底气十足地告诉我:“我想考‘哈军工’,现在国家最需要的工科,可以实打实地为国家建设出力。”她说这番话的时候,灿烂的礼花正绽放在我们的头顶,似乎是在为她的凌云壮志鼓劲。
经历过许多国庆之夜,无论是在首都北京,还是在他乡异国,无论是在孩提时代,还是在为人父母之后,那个国庆之夜,总是让我难以忘怀。也许,那个夜晚,她的傲气多少刺伤了我年轻幼稚的自尊,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我也再没有和她联系过。第二年国庆节未到,“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没过多久,我便去了北大荒插队。我想她的命运大概和我相似。插队期间回家探亲,路过哈尔滨倒车,闲逛那座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北国都市。经过“哈军工”的时候,偶尔会想起,她当年立志要考的就是这所著名学府。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了高考,我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瞬间也会想起她,会不会和我一样也赶上了“末班车”,说不定早考取了哪所大学?相信她当时无论考到哪里,现在无论在哪里,都是会相当不错的。她少年时代的“拿云心气”,青春的报国志向,现在想起还让我感动而难忘。只是,的确不知道她还记不记起来我,记不记起来那个礼花缤纷、狂欢尽情的国庆之夜?
那时,我就属于这样一圈圈涟漪中的一朵激扬水花儿。每年国庆前夕,为参加国庆之夜的联欢,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们练习“集体舞”。于是,在国庆节前一个来月,每天下午都不上课,都来练习跳集体舞。不仅是我,所有同学都觉得那是一段非常快活的日子。每天,心里都像跳跃着活泼的小,几乎每个人都精神焕发、跃跃欲试。
因为我们学校是所“男校”,每天下午练习跳舞的时候,都会请来一街之隔的“女校”同学,和我们“一对一”地搭伴练习。看得出,她们和我们一样摩拳擦掌、群情激奋,一样把青春期朦胧的情感涟漪融入国庆盛大节日的洪流之中。在阔大的操场上,男同学在外面围成一圈,女同学在里面围成一圈,手拉着手,准备听乐曲一响,就做规定的舞蹈动作。常常是手忙脚乱,踩不到一个点上,甚至踩到对方的鞋子。老师急忙喊停,重新开始。那时,慌乱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舞步和节奏有多么复杂,而是牵手的那一瞬间,让我们情不自禁的眼乱神迷。陌生女同学纤细的手指触摸到小男孩儿的手指时,总会让我们不自在,却又充满向往。这大概就是我们跃跃欲试的深层原因吧。这种心理,让国庆夜晚的联欢演习一次次错误不断,一次次乐此不疲。
当时的集体舞,其实很简单,并不难学。一般是跳几个节拍后要换一下舞伴,里面的女同学要往前走上一步,和另一个男同学拉起手来跳舞。这样一圈圈地转动着,舞圈旋转起一阵阵旋风,带动得整个操场都像一张密纹唱片一样,韵律十足地旋转起来。那天下午,欢快的乐曲声中,当到换舞伴的时候,后面一个女生跳到我面前,她拉着我手的那一瞬,我们两人都禁不住叫了起来,原来彼此都是小学同学。自从小学毕业,考入不同的中学,这几年一直没见过面,想不到竟然在这里见了面。我们都长高了,她也不像原来的小姑娘样儿,少女的青春气息逼人。那一瞬间,我俩的双手都使劲的握了彼此一下,似乎往昔的回忆都浓缩在十指相扣的感觉中了。很快,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又到了交换舞伴的时候了,她迅速地跳到了前面,留给我一个脑后小羊尾刷的小辫子,辫子上一枚苹果绿的蝴蝶结,抖动着透明的翅膀。
只有等到转完整个一大圈之后,她才能够再回到我的身边。那时候,我就是这样的可笑,为了等到转完一圈和她拉手跳舞的那暂短的一刻,整个下午的跳舞练习充满了活力,跳跃得如同打足了气的球一样充满了弹性,连日头下的焦渴和炎热也变得温馨起来。
可惜,我们来不及细谈,练习一结束,她们学校的老师就整队带她们回校了。但是,那一年的国庆节,因她的突然出现而显得格外明亮,充满期待。
那一年的国庆之夜,便也鲜活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狂欢的夜晚,有那样多的人,有那样辉煌的灯光,有那样美丽的焰火,有那样响彻夜空的歌声,还有让我心里充满期待的姑娘……可以说,我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令人心动的美好夜晚了。
按照规定,每支乐曲结束休息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原地坐下,却不能够随便走动的。那个国庆之夜,怎么那么巧,一支舞曲结束在我们手拉手之中,于是,我们面对面坐了下来,有了一次可以交谈的机会。我记得很清楚,她问的第一句话是:“考大学你准备考哪儿?”那时,离我们高中毕业还有一年时间了。我告诉她,我想考北大。她立刻说:“那你是学文了?”那话音里对我有毫不遮掩的不屑一顾,我有些不服气地反问她你学什么,考哪儿?她没有丝毫犹豫,底气十足地告诉我:“我想考‘哈军工’,现在国家最需要的工科,可以实打实地为国家建设出力。”她说这番话的时候,灿烂的礼花正绽放在我们的头顶,似乎是在为她的凌云壮志鼓劲。
经历过许多国庆之夜,无论是在首都北京,还是在他乡异国,无论是在孩提时代,还是在为人父母之后,那个国庆之夜,总是让我难以忘怀。也许,那个夜晚,她的傲气多少刺伤了我年轻幼稚的自尊,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我也再没有和她联系过。第二年国庆节未到,“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没过多久,我便去了北大荒插队。我想她的命运大概和我相似。插队期间回家探亲,路过哈尔滨倒车,闲逛那座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北国都市。经过“哈军工”的时候,偶尔会想起,她当年立志要考的就是这所著名学府。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了高考,我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瞬间也会想起她,会不会和我一样也赶上了“末班车”,说不定早考取了哪所大学?相信她当时无论考到哪里,现在无论在哪里,都是会相当不错的。她少年时代的“拿云心气”,青春的报国志向,现在想起还让我感动而难忘。只是,的确不知道她还记不记起来我,记不记起来那个礼花缤纷、狂欢尽情的国庆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