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的教育,特别不能有效地利用历史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这种舍本求末的教学现状实在是令人痛心。下面我将结合我十几年初中历史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我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巴比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国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世界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伟大的万里长城;也有碧波千里的南北大运河;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四化”一定能够实现,并立志为实现祖国“四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历史使命感。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又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鼓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崇高的气节。
  三、进行忠于祖国,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的爱国教育
  祖国的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各族人民从古到今都为这一主流和不受外来侵略,进行着长期的英勇卓绝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了民族的彻底解放,自“五四”以来反帝、反封建运动到八年抗日战争付出巨大的牺牲,建立了新中国,解放后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平定了达赖叛国集团,赢得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又一重大胜利,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和主权。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党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以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高瞻远瞩地提出对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目前香港、澳门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只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突出重点,是能够通过历史长河五彩缤纷的生动事例给学生以启迪,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并引导他们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四、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竞争和忧患意识教育
  古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加上独生子女受家长"小太阳"教育影响,一些学生形成了经不起风雨,不善于与人合作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观察:大凡每一个朝代开国君主都能励精图治,使其统治下的封建王朝出现兴盛局面。其原因在于他们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只有励精图治,才能使其统治长治久安。而每一个朝代后期,统治者大都贪图享乐,政治腐败,最终灭亡。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再引导他们思考: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不具备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肯定受到淘汰。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遭到淘汰呢?学生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可见,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通过各种途径把它渗透到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
其他文献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事。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 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鸿沟,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我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是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标;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
期刊
善于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读书笔记等自由式写作训练,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又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举两得,事半而功倍。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挖掘教材中感人的瞬间,引导学生想象,训练学生描写  教材中有不少感人的瞬间,因为不是教学的重点,往往一带而过,未免遗珠之憾。如果老师心细一点,有意识关注这些感人瞬间,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来阐释,会
期刊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
期刊
一、高中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要自觉,要力争自己读懂学会教师将要讲的东西,并发现自己不甚明了的地方。有条件的话,还应自己翻查资料,攻克难点。上课要积极参与活动,听讲要学会抓重点,笔记要记下关键有用的东西。课后复习要及时,可采用回想法,并善于概括集中。作业不但要完成,还要从所完成的作业中总结审题、解题的规律。时间允许的话,还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或翻译同一句子。最后一环是自己安
期刊
初中升入高中以后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学习困难,对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化学成绩很差,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成绩全面提高起到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的高考升学率大面积提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学生素质的的全面发展,为了提升学生对中学化学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现特将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基本成因试分析如下:  学生升入高中后,往往对高中阶段化学学科的学习困难认识不够,思想准备不足而又
期刊
语文教学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辅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为教学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也成了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对英语新课程有效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提高 初中英语 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强调课堂教学应该倡导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合作交流。初中英语是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结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期刊
摘 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教师的能力和身心素质等诸素质中,人格素质要放在首位。它是教师素质的起码保证,提高学生的素质,要靠教师的素养。铸造学生的人格,要靠教师的人格力量。  关键词:人格魅力 影响力 培养  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教师,上课兴致高,有激情,不喜欢某位教师,上课老想请假,愿本应该给孩子们带来愉悦、快乐的体育课,却让孩子们感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成了全球通用语言,并在国际事务、因特网、文件处理软件、英语教学产业等领域占绝对优势。各类英语教材提供了很多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与渗透,这非常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补。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英语教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