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认识、研究某物质或验证某一理论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生物学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每一位生物老师在教学中都应想方设法将实验开全,并保质保量上好。部分老师认为实验时学生容易兴奋,实验课秩序不易维持,因而在教学时照本宣科,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这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自己不求上进的表现。那么,该怎样将实验教学课上得更有序呢?我有几点想法。
1.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课的用品准备工作
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员。每次上实验课前,我们先进入南京市实验室管理网填写上课时间、内容、需要的器材及数量等。实验员准备好了通知组长及教师。若有些用具没准备齐全,不仅学生做实验的气氛会受影响,而且难以取得预期的实验效果。所以在上课前,每位老师都应不怕麻烦,抽出时间亲自上实验室检查一下用品是否齐全。
2.精心准备学生的第一次实验课
(1)思想教育。要使学生明白生物是一门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生物实验会让他们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会为他们提供探索生物奥秘的金钥匙,激发他们学习探究兴趣。
(2)强调实验室纪律。带领学生观察实验室的四周。前门处有实验室规则,两旁墙壁有一些生物科学家介绍,后面是生物学标本陈列柜,生物实验室的桌子旁配有水池,方便大家做实验。让学生想象科学家是怎样做实验的,提出向科学家学习的要求,在实验室内不要大声喧哗。有了这些实验前的教育,学生就会不知不觉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向科学家学习,认真实验。有了第一次的常规教育,以后上实验课时,实验室就不会像自由市场难以控制。
3.认真设计每一次实验
新课程标准规定,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找到适合这些孩子的教学方法。七、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认真设计每一次实验来提升实验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实验中。例如,在“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实验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教师可提供两个相似的带根的绿豆芽(较细长)和两个相似的带根的黄豆芽(较粗短),问学生怎样选择实验材料。由于学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小的改变,由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变为学生自主选材,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吸引学生快乐地去进行探究。
4.可将验证性的实验变成探索性的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实验结果时,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活动。由于这种实验条条框框少,不限制学生思维,所以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及逻辑、创造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5.运用合作学习,让人人有事做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学生自我约束的最好形式。小组成员在进行实验时,分工明确,有组长、记录员、主实验员、副实验员。组员共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组长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员记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和老师、同学交流;主实验员主做实验,副实验员补充并协助来完善实验。每个小组成员不变,但分工可轮换,这样既有分工,也有协作;既互相依赖,也互相制约。
6.充分发挥老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不断巡视每组的情况,给学生以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使每个组的实验都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还要对操作准确、观察认真、纪律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于纪律不好的学生,要小声提醒,帮助他们及时改正。
7.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一定要指导学生预习,简化实验步骤,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例如显微镜使用过程,首先强调取镜动作: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之后讲解;对光时目镜、物镜、通光孔、光源成一直线;观察时,记住:放、压、降、升、调五字步骤。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快而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能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感受,培养其观察、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科学组织好生物实验课,方法很多,有待于广大生物教师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1.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课的用品准备工作
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员。每次上实验课前,我们先进入南京市实验室管理网填写上课时间、内容、需要的器材及数量等。实验员准备好了通知组长及教师。若有些用具没准备齐全,不仅学生做实验的气氛会受影响,而且难以取得预期的实验效果。所以在上课前,每位老师都应不怕麻烦,抽出时间亲自上实验室检查一下用品是否齐全。
2.精心准备学生的第一次实验课
(1)思想教育。要使学生明白生物是一门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生物实验会让他们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会为他们提供探索生物奥秘的金钥匙,激发他们学习探究兴趣。
(2)强调实验室纪律。带领学生观察实验室的四周。前门处有实验室规则,两旁墙壁有一些生物科学家介绍,后面是生物学标本陈列柜,生物实验室的桌子旁配有水池,方便大家做实验。让学生想象科学家是怎样做实验的,提出向科学家学习的要求,在实验室内不要大声喧哗。有了这些实验前的教育,学生就会不知不觉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向科学家学习,认真实验。有了第一次的常规教育,以后上实验课时,实验室就不会像自由市场难以控制。
3.认真设计每一次实验
新课程标准规定,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找到适合这些孩子的教学方法。七、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认真设计每一次实验来提升实验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实验中。例如,在“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实验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教师可提供两个相似的带根的绿豆芽(较细长)和两个相似的带根的黄豆芽(较粗短),问学生怎样选择实验材料。由于学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小的改变,由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变为学生自主选材,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吸引学生快乐地去进行探究。
4.可将验证性的实验变成探索性的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实验结果时,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活动。由于这种实验条条框框少,不限制学生思维,所以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及逻辑、创造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5.运用合作学习,让人人有事做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学生自我约束的最好形式。小组成员在进行实验时,分工明确,有组长、记录员、主实验员、副实验员。组员共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组长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员记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和老师、同学交流;主实验员主做实验,副实验员补充并协助来完善实验。每个小组成员不变,但分工可轮换,这样既有分工,也有协作;既互相依赖,也互相制约。
6.充分发挥老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不断巡视每组的情况,给学生以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使每个组的实验都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还要对操作准确、观察认真、纪律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于纪律不好的学生,要小声提醒,帮助他们及时改正。
7.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一定要指导学生预习,简化实验步骤,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例如显微镜使用过程,首先强调取镜动作: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之后讲解;对光时目镜、物镜、通光孔、光源成一直线;观察时,记住:放、压、降、升、调五字步骤。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快而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能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感受,培养其观察、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科学组织好生物实验课,方法很多,有待于广大生物教师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