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转变学习方式,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学习小组,注重活动设计与课堂反馈。
【关键词】备学生 备教材 参与 方式
新课标下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案例生动,内容丰富,但在课堂上,真正主动参与的学生不多,主要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呢?
一、备学生,了解研究学生的需求
在讲“立志与成功”一节时,我首先调查了解了学生存在哪些缺乏坚强意志的表现,哪些方面意志又特别坚强或特别薄弱。针对这些情况,在导学中,我设置了以下问题:第一,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时候意志坚强,有的时候意志薄弱,并从中找到一些磨砺意志的方法。第二,让学生说说课堂上缺乏意志的表现,并根据磨砺意志的方法,当堂进行一个实践活动,用行动磨砺自己的意志,使学生知行合一。学生全员参与,有话可说,体会到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和兴趣性。
二、备教材,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
教师必须精心挖掘教材内涵,与学生实际相对接,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同时,利用我们平时生活中注目的焦点或重大时事新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学会负责”中的“增强责任意识”一目时,教材中的“测测你的责任感”,我针对学生平时生活中“闹矛盾时,总是相互推卸责任”这一现象创设情境。课堂气氛就热烈起来了,而且还为后面为什么要“积极承担责任”一目的内容做好了铺垫。另外,课本中提供了两幅因为滞后,让大家感受责任感的图片,“抗击雪灾”“三峡工地工人”,这两幅图片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不了震撼,也弃之不用,而采用了当前时事热点新闻“最美司机吴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罗阳”等等。不仅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涤,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所以,教师要精心备教材,备校本资源,要选用一些新鲜的、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听,爱听,想学,爱学,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高效学习。
三、备方式,转变师生角色的定位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活”起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全身心地关注每个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等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考虑的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协调好了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有力地推动学生深入学习,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将时间、空间真正地还给学生,才有可能让他们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注重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小组间形成一个紧密的学习利益共同体,很多事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有的学生上课经常开小差,同组成员就可以起到一个监督和约束的作用。而且组与组之间的无形的竞争,使各个小组成员都不甘落后,这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学生处性格可塑期,好奇心重,喜欢动手、动脑,自己去探索,开始有自己独立的主张、看法。在课堂中设计一些人人参与的实践性活动,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课堂的检测反馈和评价。检测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也是教师把握学情的机会。检测内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这个环节得到巩固。检测后,应该及时给予反馈,让成功者获得满足感,体会学习知识的愉悦,失败者汲取教训,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成功属于勤奋者!(作者单位: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中学)
参考文献:
[1]高国玉.打造高效课堂 焕发生命活力[J].新课堂:数学版,2012.
[2]李宝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品课堂的对策[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
[3]杨献锋.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J].神州,2012.
【关键词】备学生 备教材 参与 方式
新课标下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案例生动,内容丰富,但在课堂上,真正主动参与的学生不多,主要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呢?
一、备学生,了解研究学生的需求
在讲“立志与成功”一节时,我首先调查了解了学生存在哪些缺乏坚强意志的表现,哪些方面意志又特别坚强或特别薄弱。针对这些情况,在导学中,我设置了以下问题:第一,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时候意志坚强,有的时候意志薄弱,并从中找到一些磨砺意志的方法。第二,让学生说说课堂上缺乏意志的表现,并根据磨砺意志的方法,当堂进行一个实践活动,用行动磨砺自己的意志,使学生知行合一。学生全员参与,有话可说,体会到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和兴趣性。
二、备教材,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
教师必须精心挖掘教材内涵,与学生实际相对接,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同时,利用我们平时生活中注目的焦点或重大时事新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学会负责”中的“增强责任意识”一目时,教材中的“测测你的责任感”,我针对学生平时生活中“闹矛盾时,总是相互推卸责任”这一现象创设情境。课堂气氛就热烈起来了,而且还为后面为什么要“积极承担责任”一目的内容做好了铺垫。另外,课本中提供了两幅因为滞后,让大家感受责任感的图片,“抗击雪灾”“三峡工地工人”,这两幅图片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不了震撼,也弃之不用,而采用了当前时事热点新闻“最美司机吴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罗阳”等等。不仅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涤,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所以,教师要精心备教材,备校本资源,要选用一些新鲜的、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听,爱听,想学,爱学,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高效学习。
三、备方式,转变师生角色的定位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活”起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全身心地关注每个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等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考虑的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协调好了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有力地推动学生深入学习,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将时间、空间真正地还给学生,才有可能让他们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注重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小组间形成一个紧密的学习利益共同体,很多事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有的学生上课经常开小差,同组成员就可以起到一个监督和约束的作用。而且组与组之间的无形的竞争,使各个小组成员都不甘落后,这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学生处性格可塑期,好奇心重,喜欢动手、动脑,自己去探索,开始有自己独立的主张、看法。在课堂中设计一些人人参与的实践性活动,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课堂的检测反馈和评价。检测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也是教师把握学情的机会。检测内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这个环节得到巩固。检测后,应该及时给予反馈,让成功者获得满足感,体会学习知识的愉悦,失败者汲取教训,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成功属于勤奋者!(作者单位: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中学)
参考文献:
[1]高国玉.打造高效课堂 焕发生命活力[J].新课堂:数学版,2012.
[2]李宝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品课堂的对策[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
[3]杨献锋.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J].神州,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