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仿佛与文学作品已经脱离不开联系,不论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还是网络文学中的畅销小说都有不少作品被改编成剧本搬上了荧幕。茅盾文学奖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因其传播度之广、影响力之大颇受剧作家及导演的青睐,因此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作品不在少数。陈忠实的《白鹿原》因其深刻性备受导演青睐,几经破折也最终搬上荧幕,但是备受争议。
关键词:白鹿原;文学作品改编;主角变换;深刻性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素来就没法脱离联系,每个好的文学作品又恰似好的剧本吸引着导演。中国的剧本市场可谓十分繁荣,但是好的剧本创作仍是凤毛麟角,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便成了许多导演的首要选择。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素来是导演们的开垦之地,《芙蓉镇》、《白鹿原》、《生死抉择》、《尘埃落定》、《长恨歌》、《历史的天空》、《湖光山色》、《暗算》、《推拿》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了我们的荧幕大餐。王全安改编自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的同名电影《白鹿原》一经上映,便热议不断,现如今的间歇停议并未使导演和大众忘记讨论文学作品应当如何搬上荧幕。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白鹿原》的电影版甚至电视版也被叫喊了数十年,多位导演筹措多年也未能将自己心仪的《白鹿原》搬上荧幕。最终却在王全安的大胆下,大众始得看见《白鹿原》的影像之作。
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本就不能在短短地两个小时便将小说《白鹿原》恰当地进行展示,选择以田小娥为中心的人物展示确实是电影展示的一个关键点。基于电影版(150分钟)与原著的对比,分析电影与原著的几点契合与不同。
其一,电影多次远镜头将陕北黄色麦浪拉到荧幕上,视觉感冲击感很强,间接的强调了故事发生的区域和背景。镜头多次表现黑娃和田小娥大口吃面的情景,让观众倍感亲切。秦腔的完整演绎不仅将陕北特色进一步强调,同时也开始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可谓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导演的这种设置在我看来可谓匠心之作。这种多次强调陕北特色的特点与陈忠实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这种厚重感和地域感,才更加的神秘和富有特色。改编自原著的电影,就影像表现来说,小说是难以企及地,如何解读这种地域感和厚重感,每个导演的自我解读不同。
其二,电影演员表演十分到位。无论是田小娥的扮演者张雨绮,还是白嘉轩的扮演者张丰毅,扮演鹿三的刘威均是实力派演员,想必演员也对这部历史巨著而倾尽心血。无论是人物服装设置还是表演方式,导演都力争将演员的一切做到最好,但是电影毕竟不能将原著中所有的精华都一一地表现出来,电影的表现必定有所取舍,有所删减,倘若将《白鹿原》完整的表现,那电视剧的剧本倒可以完整地展现。每位演员的表演都是倾尽了自己的认知在其中。相较于原著来说,虽然很多情节的设置并未完全地与原著契合,但是文学作品的改编也不正是导演自行进行创作的过程吗?导演的创作虽然不能够与原著相一致,但是有自己思想的导演,有自己思想的演员也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只会演不会揣摩的演员不是好演员,不用心揣摩角色的演员也表演不出更好地作品。
当然,电影《白鹿原》除了可圈可点的发光点之外,也有不少的弊病。电影的主角有原著的白嘉轩变成了田小娥,许多的影评者认为这种变更不符合事实,而我认为作为电影本就不能将磅礴气势、特色浓郁的《白鹿原》淋漓尽致的表达完整,选取田小娥作为电影表达的中心,反而是在时间并不长的电影的有力表达。但同样,这种主角的变更反而让电影《白鹿原》变成了情欲的发泄地。田小娥在原著中的无奈与苍茫变成了主动地献身与不羁,田小娥的命运的悲剧顿时大打折扣,让从未读过原著的观众片面理解原著,对原著的厚重感和历史苍凉感进行了误解。所谓成也情欲败也情欲。情欲在原著《白鹿原》中作为一种生命原始的展现,让整个陕北地域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我看来,《白鹿原》的几点情欲的描写并不邪恶。
其三,从电影的故事情节来看,其初感便是田小娥的感情“浪漫”史和“反抗”封建史。电影《白鹿原》在一开始宣传便以改编为噱头,但是导演或许忘了电影改编自原著的一大原则是在尽量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作出修改,《白鹿原》的修改却实是面目全非。田小娥没有《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的女主角那种在战乱环境中的坚强信念和活的真实,当然基于大部头电影创作中镜头也不应该、也没有过多的表现她的必要性。
其四,电影《白鹿原》大量删节白灵和鹿氏兄弟的感情纠葛,实际上是使电影本身失掉了年轻人在信仰和爱情中的挣扎与彷徨的深度,基于历史洪流中的阴差阳错。倘若说电影对于一部跨越历史长河的巨著,很难面面俱到的表现,那么一部电影的思想是不能删节是必须保留的。同时,鹿兆鹏的部分不够简洁且没有集中性,给人拖沓的感觉。比如说鹿兆鹏在黑娃窑洞里吃面的场景,情节及对话节奏过慢。整部电影的主角已经俨然变为了黑娃和小娥,电影改编角色和时代视角的转变,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电影在充足噱头的同时,文化感和历史感荡然无存。大部头大历史的文学创作改编为电影剧本实在需要一种莫名的勇气,王全安的改编实在是舍去了原作的应有韵味。大片多次地黄色麦田的长镜头演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王全安将张艺谋的“黄、大、默”镜头的运用加以借鉴,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借鉴是失败甚至稍显拖沓和避重就轻之感。电影无语表现看似是王全安的特意表现,实则实在是王全安太过于着急,还没有想好一些镜头和情节、人物该如何表现,画面镜头很美,但内容实在过于空洞。综观看来,导演王全安实在还是没有足够能力驾驭这种大的历史剧本改编,从一定程度上这部电影在镜头运用和情感表达上无法与其《蚀》相比。
总的来说,王全安的电影有很多的闪光点亦有很多的遗憾。短时间的浓缩的电影表达倘若要表现一部长篇历史巨著也实在是十分的困难,但不论怎样,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作品,将原始的书本阅读转化成当代的影视快餐,既是一种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缅怀,也是一种悲哀。这种方式对于当代的生活节奏来说可以说符合我们的当今便利的初衷。企图用两个半小时来表现的原著,我们明知道不可为。但是这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所受的大众关心度也让我们为之高兴,快餐时代应有快餐时代的适应品,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也算是随之带动大众关注文学作品,关注人生。
参考文献:
[1]张凯丽.电影《白鹿原》影评,《电影、电视艺术》,北京:电视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2]徐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97年版.
[3]郑万鹏.白鹿原研究,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张卫忠.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白鹿原;文学作品改编;主角变换;深刻性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素来就没法脱离联系,每个好的文学作品又恰似好的剧本吸引着导演。中国的剧本市场可谓十分繁荣,但是好的剧本创作仍是凤毛麟角,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便成了许多导演的首要选择。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素来是导演们的开垦之地,《芙蓉镇》、《白鹿原》、《生死抉择》、《尘埃落定》、《长恨歌》、《历史的天空》、《湖光山色》、《暗算》、《推拿》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了我们的荧幕大餐。王全安改编自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的同名电影《白鹿原》一经上映,便热议不断,现如今的间歇停议并未使导演和大众忘记讨论文学作品应当如何搬上荧幕。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白鹿原》的电影版甚至电视版也被叫喊了数十年,多位导演筹措多年也未能将自己心仪的《白鹿原》搬上荧幕。最终却在王全安的大胆下,大众始得看见《白鹿原》的影像之作。
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本就不能在短短地两个小时便将小说《白鹿原》恰当地进行展示,选择以田小娥为中心的人物展示确实是电影展示的一个关键点。基于电影版(150分钟)与原著的对比,分析电影与原著的几点契合与不同。
其一,电影多次远镜头将陕北黄色麦浪拉到荧幕上,视觉感冲击感很强,间接的强调了故事发生的区域和背景。镜头多次表现黑娃和田小娥大口吃面的情景,让观众倍感亲切。秦腔的完整演绎不仅将陕北特色进一步强调,同时也开始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可谓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导演的这种设置在我看来可谓匠心之作。这种多次强调陕北特色的特点与陈忠实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这种厚重感和地域感,才更加的神秘和富有特色。改编自原著的电影,就影像表现来说,小说是难以企及地,如何解读这种地域感和厚重感,每个导演的自我解读不同。
其二,电影演员表演十分到位。无论是田小娥的扮演者张雨绮,还是白嘉轩的扮演者张丰毅,扮演鹿三的刘威均是实力派演员,想必演员也对这部历史巨著而倾尽心血。无论是人物服装设置还是表演方式,导演都力争将演员的一切做到最好,但是电影毕竟不能将原著中所有的精华都一一地表现出来,电影的表现必定有所取舍,有所删减,倘若将《白鹿原》完整的表现,那电视剧的剧本倒可以完整地展现。每位演员的表演都是倾尽了自己的认知在其中。相较于原著来说,虽然很多情节的设置并未完全地与原著契合,但是文学作品的改编也不正是导演自行进行创作的过程吗?导演的创作虽然不能够与原著相一致,但是有自己思想的导演,有自己思想的演员也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只会演不会揣摩的演员不是好演员,不用心揣摩角色的演员也表演不出更好地作品。
当然,电影《白鹿原》除了可圈可点的发光点之外,也有不少的弊病。电影的主角有原著的白嘉轩变成了田小娥,许多的影评者认为这种变更不符合事实,而我认为作为电影本就不能将磅礴气势、特色浓郁的《白鹿原》淋漓尽致的表达完整,选取田小娥作为电影表达的中心,反而是在时间并不长的电影的有力表达。但同样,这种主角的变更反而让电影《白鹿原》变成了情欲的发泄地。田小娥在原著中的无奈与苍茫变成了主动地献身与不羁,田小娥的命运的悲剧顿时大打折扣,让从未读过原著的观众片面理解原著,对原著的厚重感和历史苍凉感进行了误解。所谓成也情欲败也情欲。情欲在原著《白鹿原》中作为一种生命原始的展现,让整个陕北地域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我看来,《白鹿原》的几点情欲的描写并不邪恶。
其三,从电影的故事情节来看,其初感便是田小娥的感情“浪漫”史和“反抗”封建史。电影《白鹿原》在一开始宣传便以改编为噱头,但是导演或许忘了电影改编自原著的一大原则是在尽量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作出修改,《白鹿原》的修改却实是面目全非。田小娥没有《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的女主角那种在战乱环境中的坚强信念和活的真实,当然基于大部头电影创作中镜头也不应该、也没有过多的表现她的必要性。
其四,电影《白鹿原》大量删节白灵和鹿氏兄弟的感情纠葛,实际上是使电影本身失掉了年轻人在信仰和爱情中的挣扎与彷徨的深度,基于历史洪流中的阴差阳错。倘若说电影对于一部跨越历史长河的巨著,很难面面俱到的表现,那么一部电影的思想是不能删节是必须保留的。同时,鹿兆鹏的部分不够简洁且没有集中性,给人拖沓的感觉。比如说鹿兆鹏在黑娃窑洞里吃面的场景,情节及对话节奏过慢。整部电影的主角已经俨然变为了黑娃和小娥,电影改编角色和时代视角的转变,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电影在充足噱头的同时,文化感和历史感荡然无存。大部头大历史的文学创作改编为电影剧本实在需要一种莫名的勇气,王全安的改编实在是舍去了原作的应有韵味。大片多次地黄色麦田的长镜头演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王全安将张艺谋的“黄、大、默”镜头的运用加以借鉴,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借鉴是失败甚至稍显拖沓和避重就轻之感。电影无语表现看似是王全安的特意表现,实则实在是王全安太过于着急,还没有想好一些镜头和情节、人物该如何表现,画面镜头很美,但内容实在过于空洞。综观看来,导演王全安实在还是没有足够能力驾驭这种大的历史剧本改编,从一定程度上这部电影在镜头运用和情感表达上无法与其《蚀》相比。
总的来说,王全安的电影有很多的闪光点亦有很多的遗憾。短时间的浓缩的电影表达倘若要表现一部长篇历史巨著也实在是十分的困难,但不论怎样,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作品,将原始的书本阅读转化成当代的影视快餐,既是一种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缅怀,也是一种悲哀。这种方式对于当代的生活节奏来说可以说符合我们的当今便利的初衷。企图用两个半小时来表现的原著,我们明知道不可为。但是这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所受的大众关心度也让我们为之高兴,快餐时代应有快餐时代的适应品,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也算是随之带动大众关注文学作品,关注人生。
参考文献:
[1]张凯丽.电影《白鹿原》影评,《电影、电视艺术》,北京:电视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2]徐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97年版.
[3]郑万鹏.白鹿原研究,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张卫忠.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