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是人们认识历史的桥梁,近年高考史料在新情境创设中备受命题者重视,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史料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角度进行探讨,以提高史料教学的自觉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史料;教学;必要性;有效性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是人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和探究历史的根据。细品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历史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史料备受命题者青睐。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史料备受命题者重视呢?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进行史料教学?本文将进行初浅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史料应用于教学的必要性
1.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们要想再现过去,惟有以历史的载体史料作为切入点,离开了史料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就没有历史教学和历史科研的存在,历史知识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新课改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視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史料教学,教师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史料并鼓励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历史教学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克服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部分,就史料教学的作用、内容及条件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建议。如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高考命题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命题模式高考试题基本源于教材,引用材料也是对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延伸,答案与教材密切相关。教材版本多样化以后,各种教材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各不相同,这给新高考的命题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大量引入史料,创设新情景,答案也尽量要求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以适应各种版本对试题的需要。
二、史料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
史料教学至关重要,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或虽被重视但方法并不得当,没有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最佳作用。下面就史料教学的有效性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史料选择要具有可靠性、适用性。材料首先要选对了,才有进一步审查探究的基础。材料错了,那一切都错了。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期下,材料选择还应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符合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适用性。(2)材料选择要立足课本、适当补充。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能深化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3)必要时指导学生搜集史料。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丰富,学生搜集史料,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但是使用此方法教师应慎之又慎,并明确学生搜集史料的方向、目标。
2.史料使用应科学。史料选择、史料呈现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史料运用,这一环节关系到史料教学的成败,是史料教学的重中之重。使用史料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认知史料:这是史料教学的最基本阶段。这一阶段难度不大,主要是让学生以语文的角度读史料,使得学生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2)引导学生辨析理解史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图片史料,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其次,在进行史料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史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真正理解史料的本意,避免望文生义,误读史料现象的发生。(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史料:归纳、概括史料,得出历史结论和形成自己观点,这是史料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史料教学的较高层次。如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时,在了解教材对其评价的基础上,再列举不同大洲的人们对其影响论述的史料,让学生归纳、概括,形成对新航路开辟的全面评价。总之,史料使用应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表象到本质,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2002.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筱新.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史料;教学;必要性;有效性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是人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和探究历史的根据。细品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历史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史料备受命题者青睐。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史料备受命题者重视呢?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进行史料教学?本文将进行初浅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史料应用于教学的必要性
1.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们要想再现过去,惟有以历史的载体史料作为切入点,离开了史料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就没有历史教学和历史科研的存在,历史知识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新课改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視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史料教学,教师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史料并鼓励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历史教学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克服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部分,就史料教学的作用、内容及条件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建议。如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高考命题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命题模式高考试题基本源于教材,引用材料也是对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延伸,答案与教材密切相关。教材版本多样化以后,各种教材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各不相同,这给新高考的命题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大量引入史料,创设新情景,答案也尽量要求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以适应各种版本对试题的需要。
二、史料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
史料教学至关重要,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或虽被重视但方法并不得当,没有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最佳作用。下面就史料教学的有效性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史料选择要具有可靠性、适用性。材料首先要选对了,才有进一步审查探究的基础。材料错了,那一切都错了。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期下,材料选择还应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符合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适用性。(2)材料选择要立足课本、适当补充。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能深化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3)必要时指导学生搜集史料。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丰富,学生搜集史料,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但是使用此方法教师应慎之又慎,并明确学生搜集史料的方向、目标。
2.史料使用应科学。史料选择、史料呈现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史料运用,这一环节关系到史料教学的成败,是史料教学的重中之重。使用史料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认知史料:这是史料教学的最基本阶段。这一阶段难度不大,主要是让学生以语文的角度读史料,使得学生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2)引导学生辨析理解史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图片史料,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其次,在进行史料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史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真正理解史料的本意,避免望文生义,误读史料现象的发生。(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史料:归纳、概括史料,得出历史结论和形成自己观点,这是史料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史料教学的较高层次。如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时,在了解教材对其评价的基础上,再列举不同大洲的人们对其影响论述的史料,让学生归纳、概括,形成对新航路开辟的全面评价。总之,史料使用应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表象到本质,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2002.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筱新.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