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不喝你也能活着?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绿体收集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那么人呢?人类是否也能像植物那样,用清洁、简便、高效的办法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呢?
  匪夷所思——海蜗牛窃取植物基因生存
  2007年,美国休斯敦石油公司的海底输油管道发生泄漏事件,严重的石油污染致使海面上的海藻大面积死亡,很多以海藻为“口粮”的海洋生物纷纷毙命。出人意料的是,有一种学名叫绿叶海蛞蝓的海洋软体动物却悠然自得地躲过了灭顶之灾。
  绿叶海蛞蝓俗称海蜗牛,它没有贝壳,体型十分娇小,成年海蜗牛体长只有1-3厘米,像漂在水里的叶子,翡翠般鲜绿。这种海蜗牛在生命初期以海藻为食,随着它们吃的海藻增多,身体慢慢变得翠绿。
  通过细致检测,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绿色的成年海蜗牛的体内竟然存在着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与藻类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完全相同的分子结构,并且海蜗牛的绿色颗粒中对光合作用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基因完全来自藻类。这充分说明,这种控制光合作用的基因在两种完全不同形态的生物:海藻和海蜗牛之间进行了水平转移,从植物基因转变成了动物基因!而拥有这种基因的海蜗牛,它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维持一生。这也意味着,它们这一海洋族群永远悠闲快乐,永远不会因食物短缺而被饿死。
  这是一项多么匪夷所思的伟大创举,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想到,植物的基因可以进入动物体内。而这项创举,居然是看似软弱可欺的海蜗牛创造出来的。
  美国科研人员詹姆斯·曼哈特说:海蜗牛在生长初期需要海藻,没有海藻它们无法存活。可一旦它们窃取到充足的绿色素后,就变成了带有太阳能动力装置的动物。研究人员相信,这种蜗牛将来很有可能具有把绿色素遗传给后代的能力。到那时,即便是在生命的初始阶段,海蜗牛不需要进食海藻,通过光合作用生存将成为与生俱来的本领。
  神秘莫测——印度一男子靠水和阳光就能存活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有一个机械工程师叫马诺克,从1992年开始,他就对吃饭不感兴趣,1995年以后,马诺克就再也没有吃过一顿饭,只靠喝水和接受太阳光为生。他的妻子维姆拉说:“每天傍晚他的眼睛都要朝太阳一眨不眨地看一小时,那是他的主食,偶尔他也会喝点咖啡、茶和其他一些液体。”
  据说这件事引起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注意,随即把马诺克邀请到美国进行观察和实验。2002年6月,NASA的研究人员对马诺克进行了为期130天的封闭式观察,他们惊讶地发现,马诺克平常果然只是喝一点水。科学家将这种仅靠水和太阳维持生命的奇迹称为“马诺克现象”。据说NASA的研究人员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解开发生在马诺克身上的“生物秘密”,对于人类来说将无异于一场能源革命。
  还有报道称,马诺克只在傍晚时才直视太阳,因为这时阳光的紫外线对人体无害,马诺克宣称自己吸收太阳能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方法”。不过医生们警告,普通人千万别学马诺克的方法,因为直视太阳很容易导致双眼失明。
  展望未来——人造树叶实现光能转换
  在许多科学家的眼中,树叶是利用太阳能的“高手”。如果能人工造出“树叶”,能源问题或许能得到根本解决。数十年来,许多科学家都把研制“人工树叶”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10多年前,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约翰·特纳,发明了第一片“人工树叶”。由于该装置由贵重金属材料制成,且性能非常不稳定,没能得到广泛应用。
  最近,这项研究终于有了新进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尔·罗塞拉称: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克服了第一片“人工树叶”的弊端,用已广泛应用的廉价材料,成功研制出一种实用的、性能稳定的“人工树叶”,可以持续进行光合作用45小时。新型“人工树叶”的形状像扑克牌,但比扑克牌要薄。只需将它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便可以把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存储在燃料电池中,以此发电。约3.78升水生成的电量足够满足一间房子整天的电力需求。
  罗塞拉认为,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人工树叶”的光合效率会更高。他说,现在地球上发生的光合作用是以天然的方式进行,为自然界供能。要不了多久,光合作用将通过“人工树叶”的形式,造福人类。
其他文献
在巴黎机场转机时,买了本时尚杂志,其中静物摄影部分是我最喜欢的栏目。好死不死那期封面是一双裸体男女,同行男士见到,立刻挤眉弄眼:“听说你买了不健康的杂志哟。”我怒目:“那是视觉杂志!跟黄色有关系吗?你以为是《阁楼》啊!”——然后我又突然平静了,干嘛跟人解释我思想健康、职业需要啊。连苍井空都能开微博的年代,真买本兔头logo杂志又关谁屁事呢,我的审美取向上流还是下流,又关谁屁事呢。   但总是遇见
期刊
据英国《独立报》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协会年会上表示,核桃是最健康的坚果,每天7个核桃可降低血脂,预防多种疾病。报道称,核桃富含大量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能够稳定自由基,预防健康的细胞受到自由基侵害。核桃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是杏仁、花生、开心果、榛子、腰果、夏威夷果、巴西坚果以及胡桃的两倍多。美国斯克兰顿大学的化学教授乔·文森指出,核桃含有大量蛋白质、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但是人们吃得太少,他认
期刊
德国最新研究显示,人们陷于交通堵塞一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增加3倍,其中女性、老年男性、失业者以及有心绞痛病史者最易受到影响。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的结论与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无关,无论是自己开车,还是搭乘公交车,陷于交通堵塞都会导致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汽车排放的废气和空气污染,但也不排除由交通堵塞引发的心理压力等因素。所以,人们最好错开堵车的高峰时间出行,同时,在堵车时要调整好心态,
期刊
看书、玩游戏时,用眼距离越近,对眼睛的伤害就越大。英国《每日邮报》6月24日报道,《眼科学研究和视觉科学》刊登美国加州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女性阅读时,眼睛会喜欢凑近读物,更容易伤害眼睛。新研究发现,女性配戴眼镜的年龄比男性更早。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表示,男性和女性在双眼近距离聚焦能力方面没有差别。这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早戴上老花镜”可能是其他因素所致。其中一项原因是,女性手臂比男性更短,手捧书本的时候
期刊
近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综合版》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苹果皮中含有的熊果酸有助于预防肥胖。在这项动物研究中,一组老鼠连续几周都吃高脂肪的饮食,但其中含有熊果酸,这些老鼠的肌肉重量得到了增加,体内生成了更多的能燃烧热量的棕色脂肪。而吃同样食物但并不含熊果酸的老鼠则明显变胖。美国爱荷华大学副教授克里斯托弗·亚当斯博士认为:实验中,摄入了熊果酸的老鼠体重增加较少,不太可能患上与糖尿病和脂肪肝相关的各
期刊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根据安排,2012年我国医改将着力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将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
期刊
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的阶段性目标,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期刊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破除以药补医,形成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  李克强强调,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创新机制,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基本医保最
期刊
日本方面的研究指出:咀嚼关系到大脑功能的活跃。记忆力减退和现代人吃得太软有关!咀嚼不仅能够促进唾液分泌,帮助更好地消化吸收,还能刺激脑神经,改善脑部血流,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为了增强记忆力,不妨多吃一些坚果和粗加工的食物,并且每口食物至少咀嚼30次。这样做,还能帮助减肥,因为咀嚼也能刺激大脑的饱腹中枢发生“饱了”的信号,防止饮食过度。
期刊
人类从灵长类动物中分化出来有很多原因,但智商的快速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不过,泛泛而论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主要是智商发展的结果。如今,一些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与灵长类动物在智商方面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  研究人员认为,人类能分享知识和相互学习是智商远远高于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并主宰世界的主要原因。分享知识和相互学习同样也是人类文化积累和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也使得人类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创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