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好动的天性不能强制改变,但是教师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动起来”,使学生爱动的天性得到释放,思想得到“共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用灵动的语言、欢动的肢体动作、生动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动”出名堂,“动”出乐趣,“动”出精彩,在“动”中有所得,使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动”感地带。
关键词:“动”;课堂教学;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3-0060-01
课堂纪律问题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一些学生活泼好动,总会有说不完的话。而教师则希望学生能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以“动”制“动”不失为良方。教师可以让教学“动起来”,使学生们爱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达到思维动起来的目的。当然,这要“动”出名堂,“动”出乐趣,“动”出精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恰当地创设一些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的信息获取量。下面,本文对以“动”制“动”的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一、灵动的语言
精彩的教学需要灵动的语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该是潺潺溪水的流淌,在师生间相互渗透,最终到达知识的彼岸。例如,一年级刚开学时,上课铃声的响起只是告诉学生们:孩子们,到进教室的时间了。进教室后,学生们依然欢快地交流着,根本看不到教师已经站在讲台上等着带领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短短的40分钟课堂,刚开始就被浪费了几分钟。刚入学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已经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但还不能明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表达往往不能很连贯,不能说上一句完整的话。抓住这一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尽早进入上课状态,教师教了他们一首儿歌:“上课铃,叮叮响,学生们,进课堂,书本文集摆放好,我们一起来上课。”第二天,上课铃响起了,伴随着未落的铃声,教室里响起了学生们柔美的声音。“上课”“起立”“学生们好”“老师好”,我们的数学课就开始了。学生自己的声音提醒了自己,该上课了。上课期间,教师说:“一、二、三。”学生们回答:“静、静、静。”教师说:“三、二、一。”学生们回答:“都坐好。”教师说:“大眼睛。”学生们回答:“向前看。”这种特殊的语言信号,较好地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灵动的语言不仅仅要存在于师生这种简单的对话,还要贯穿于整个课堂。
二、欢动的肢体动作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但是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肢体动作应用得当,就能够活化学生的感知细胞,辅助学生记忆。例如,教学认识“>、<和=”时,教师可带着学生一边用食指和中指演示,一边口述:“大口朝左大于号,小头尖尖小于号,大口张开对大数,小头尖尖对小数。”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些复杂难懂的知识可用简单的动作解释明明白白,难以言传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的动作直接表现出来,很多时候能起到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作用。例如,教学“用扩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开双臂表示扩线,左右手分别代表部分;当表示两部分合起来时,让学生双手慢慢合上,理解用加法计算;当求部分时,让学生两手慢慢分开,理解用减法计算。
三、生动的面部表情
富有变化的眼神和生动的面部表情,有许多奇妙的功效。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和鼓励,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上公开课时,一名学生看到教室里坐了这么多的教师,被镇住了。一个平时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就只见他张张嘴,好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教师相信学生是会的,于是嘴角上扬,面带微笑看着他。他仿佛从教师的眼神里看到了信任,受到了鼓励,深吸口气,非常好地回答了问题,赢得了满堂喝彩。在后来的提问中,他也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样,教师神色凝重,用严肃的眼神注视课堂上行为失当的学生,给他们适时的提醒或警告,可能会及时中止不良行为,消除课堂的不利因素,同时可以消除公开点名的尴尬。教师眉宇间的或扬或抑、或舒或蹙,嘴唇的或张或翕,都能给学生传递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心中的真诚和诚恳、信心和鼓励、赞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宽松和愉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利用灵动的语言、欢动的肢体动作、生动的面部表情,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课堂“动起来”,带动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生一道带着激情进入课堂。
参考文献:
[1]邵倩雯.巧用视频素材,让课堂“动”起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
[2]阴俊娥.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J].黑河教育,2017(08).
[3]羅梓嘉.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7).
[4]王志艳.用“留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J].甘肃教育,2017(06).
[5]马志秀.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J].青海教育,2016(04).
关键词:“动”;课堂教学;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3-0060-01
课堂纪律问题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一些学生活泼好动,总会有说不完的话。而教师则希望学生能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以“动”制“动”不失为良方。教师可以让教学“动起来”,使学生们爱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达到思维动起来的目的。当然,这要“动”出名堂,“动”出乐趣,“动”出精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恰当地创设一些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的信息获取量。下面,本文对以“动”制“动”的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一、灵动的语言
精彩的教学需要灵动的语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该是潺潺溪水的流淌,在师生间相互渗透,最终到达知识的彼岸。例如,一年级刚开学时,上课铃声的响起只是告诉学生们:孩子们,到进教室的时间了。进教室后,学生们依然欢快地交流着,根本看不到教师已经站在讲台上等着带领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短短的40分钟课堂,刚开始就被浪费了几分钟。刚入学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已经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但还不能明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表达往往不能很连贯,不能说上一句完整的话。抓住这一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尽早进入上课状态,教师教了他们一首儿歌:“上课铃,叮叮响,学生们,进课堂,书本文集摆放好,我们一起来上课。”第二天,上课铃响起了,伴随着未落的铃声,教室里响起了学生们柔美的声音。“上课”“起立”“学生们好”“老师好”,我们的数学课就开始了。学生自己的声音提醒了自己,该上课了。上课期间,教师说:“一、二、三。”学生们回答:“静、静、静。”教师说:“三、二、一。”学生们回答:“都坐好。”教师说:“大眼睛。”学生们回答:“向前看。”这种特殊的语言信号,较好地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灵动的语言不仅仅要存在于师生这种简单的对话,还要贯穿于整个课堂。
二、欢动的肢体动作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但是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肢体动作应用得当,就能够活化学生的感知细胞,辅助学生记忆。例如,教学认识“>、<和=”时,教师可带着学生一边用食指和中指演示,一边口述:“大口朝左大于号,小头尖尖小于号,大口张开对大数,小头尖尖对小数。”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些复杂难懂的知识可用简单的动作解释明明白白,难以言传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的动作直接表现出来,很多时候能起到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作用。例如,教学“用扩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开双臂表示扩线,左右手分别代表部分;当表示两部分合起来时,让学生双手慢慢合上,理解用加法计算;当求部分时,让学生两手慢慢分开,理解用减法计算。
三、生动的面部表情
富有变化的眼神和生动的面部表情,有许多奇妙的功效。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和鼓励,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上公开课时,一名学生看到教室里坐了这么多的教师,被镇住了。一个平时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就只见他张张嘴,好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教师相信学生是会的,于是嘴角上扬,面带微笑看着他。他仿佛从教师的眼神里看到了信任,受到了鼓励,深吸口气,非常好地回答了问题,赢得了满堂喝彩。在后来的提问中,他也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样,教师神色凝重,用严肃的眼神注视课堂上行为失当的学生,给他们适时的提醒或警告,可能会及时中止不良行为,消除课堂的不利因素,同时可以消除公开点名的尴尬。教师眉宇间的或扬或抑、或舒或蹙,嘴唇的或张或翕,都能给学生传递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心中的真诚和诚恳、信心和鼓励、赞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宽松和愉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利用灵动的语言、欢动的肢体动作、生动的面部表情,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课堂“动起来”,带动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生一道带着激情进入课堂。
参考文献:
[1]邵倩雯.巧用视频素材,让课堂“动”起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
[2]阴俊娥.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J].黑河教育,2017(08).
[3]羅梓嘉.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7).
[4]王志艳.用“留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J].甘肃教育,2017(06).
[5]马志秀.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J].青海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