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现结合自己数学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然后老师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数学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学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堂上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等。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每一堂课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教师的民主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民主精神的形成,让自由放飞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用宽容培养宽容,靠创造激发创造。尤其是在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民主风范沐浴着学生的心灵。课堂要实现互动交流,互动合作交流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从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在传统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掌握我们通常就看作业情况或上课发言等的情况,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如一年级学生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老师仍然規定每个学生都要用学具摆一摆,9 3=?学生已经都能直接计算结果,仍要求学生先摆学具,再写得数,这样做是一种流于形式。试问这样又该如何评价学生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呢?比如还是9 3=?同样每个学生的桌上都有一些小木块,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教师不要规定要求学生拿出小木块摆一摆,只需提醒一下,“你们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也可以不用。”这对于学生听来是一种自我的挑战,是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好的学生不用学具直接计算结果,差的也能借助学具计算出结果。这样的评价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数学学习开始的。以上只是本人新课程下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尝试,数学新课程改革是个永恒的话题,其中有很多困惑需要反复思考认真加以解决,来助推基础教育改革,希望我们共同努力。
一、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然后老师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数学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学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堂上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等。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每一堂课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教师的民主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民主精神的形成,让自由放飞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用宽容培养宽容,靠创造激发创造。尤其是在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民主风范沐浴着学生的心灵。课堂要实现互动交流,互动合作交流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从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在传统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掌握我们通常就看作业情况或上课发言等的情况,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如一年级学生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老师仍然規定每个学生都要用学具摆一摆,9 3=?学生已经都能直接计算结果,仍要求学生先摆学具,再写得数,这样做是一种流于形式。试问这样又该如何评价学生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呢?比如还是9 3=?同样每个学生的桌上都有一些小木块,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教师不要规定要求学生拿出小木块摆一摆,只需提醒一下,“你们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也可以不用。”这对于学生听来是一种自我的挑战,是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好的学生不用学具直接计算结果,差的也能借助学具计算出结果。这样的评价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数学学习开始的。以上只是本人新课程下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尝试,数学新课程改革是个永恒的话题,其中有很多困惑需要反复思考认真加以解决,来助推基础教育改革,希望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