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了践行这一目标,很多一线教师在活动方式上大做文章。他们挖空心思,将花样迭出的活动设计纳入课堂,也不管有无探究性,有无实际意义,是有效还是无效,只要能搭上点边,都会尽可能地采用,致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一度陷入活动设计的误区。由此,我意识到,在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的新形势下,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进行诊断和纠偏,积极寻求对策,拓展和提高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躬身反思,发现误区
误区一:目标定位不准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内容大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所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有些活动看上去不仅类型多,形式也新颖:学生一会儿小品表演,一会儿采访,一会儿角色扮演,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热闹得如同菜市场。如,有位教师在上“多彩的服饰”时,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活动层出不穷,设计和服,试穿旗袍、畲族服饰……可是,当你细细观察活动的全过程,再静心思考一下教学效能时则不难发现,活动并没有围绕课程目标设计,加之活动中又缺少合理的组织和适时的引导,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都没能较好地达成。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对学生品德与社会认知形成并无推进作用,从而成为无效环节。
误区二:参与质量低下
为了体现课程标准中“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认为只要有小组讨论就可以全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其实不然。我进过不少课堂,见过很多小组讨论的实况,“讨论主题不明了”“小组成员分工不具体”的现象不在少数。学生在活动中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干脆把小组讨论的活动时间当成了放松聊天的休息时间。这样的讨论充其量只算是形式,要探究的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学生的发言也常常限于人云亦云的境况,更谈不上完成课时教学目标。所以,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质量,从而达到课堂探究活动的既定目标依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误区三:活动板块零散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活动,这并不是说明活动设计越多越好,而应该把握一个度。现在的一些课堂,活动设计只顾求多求新,操作环节“各自为营”,偏离了教材内容所贯穿的主线。有时为了完成自己计划中所设计的活动内容,往往形成教师牵着学生“跑龙套”的场景,浅尝辄止,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剖析案例,寻求对策
“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属于儿童生命成长和教师价值展现的一个重要空间。教师要使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变成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就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对策一:依托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一位教师在执教“粽香满街话端午”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端午节的活动,设计了“闻一闻、看一看、挂一挂、包一包、玩一玩”的活动。学生通过闻闻艾草的香味,知道它有驱虫的功效,有辟邪除瘟的民间说法,理解了端午节是个防疫祛病的节日;通过看一看上海苏州河上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学生感受到端午节是个强身健体的节日;通过“教师给学生挂香囊”“学生互相挂香囊”等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端午节是个传递真情的节日;学生学包粽子,看着不同形状和口味的粽子,又能体会到包粽子的乐趣和品尝美味的喜悦;玩“斗草”游戏,学生不仅明白了端午节是个可以快乐游戏的节日,而且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剖析这一案例,我发现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活动都以达成“初步领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教学目标为导向。尽管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生成新的目标,但生成的目标也是植根于预设的教学目标的。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有效的活动才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生命所在,只有这些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有所体验、感悟和收获的,才是有价值的活动。
对策二:潜心求实,关注全员发展
有位教师在执教“我们的地球”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识记“七大洲和四大洋”先后进行了两次设计:
第一次设计的是小组合作闯关:
第一关是知识抢答,如,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洲是什么洲?它处在地球的什么位置?第二关是“火眼金睛辨大洲”。教师提供了七大洲的纸板模型,让学生写出名称,并根据面积大小进行排序。
第二次的设计则用竞赛题作为突破口:1.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并找找它们在地球仪上所处的位置。2.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75页的内容并结合搜集的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地球上最大的洲是____,最小的洲是____;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最小的洋是____。
比较这两次设计,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执教教师的自省历程。第一次设计,教师完全被地理知识点“迷乱”了眼,采用了花哨的教学活动,只侧重把知识讲得多、全,可以说,给优等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心智成长。第二次教学设计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组合和筛选,设计了做“竞赛题”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形象的图片、真实的数据、切身的体会,直观地认识了七大洲和四大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又做到了“面向全体”,使参与率达到了100%,参与的效度自然也得到了提高。本案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虽然探究的方式有多种,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类型,教师的心中都要谨记一条原则,即要关注“个体”与“全体”的关系。对于一些具有合作探究价值的内容,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但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
对策三:合理整合,赢得最佳效能
我在执教“走进商场”一课时,为了设计实效性强的活动也曾煞费苦心。初始阶段,我设计了“了解导购图——认识包装袋——学会合理消费——学会维权——学会文明购物”五个活动。环环相扣的活动,始终是在我的主导下引导学生完成,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权。改进阶段,我把这些零散的活动调整为一个大的活动“学会购物”,并给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探究。这样,课堂上我的手脚“解放”了,只有在学生有疑时,有难时,才上场或点拨或提示,成了陪衬学生的“配角”。而学生呢?却唱起了名副其实的“主角”。
在反复磨课、反思的过程中,我的感慨颇多。虽然,我也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主角是学生,教师只能是配角,是为主角作陪衬的配角。但是,在设计活动时,心中依然有诸多的“不放心”,而实践证明,当我忍痛割爱,将活动内容进行巧妙的整合时,确实赢得了一个学意盎然、成效迥然不同的课堂新气象。
从课堂中来,又到课堂中去,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每一堂课上,我正引领着我的学生们,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活动中,培养着他们的道德情感,指导着他们的道德行为。相信,只要我们循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条主线,在探索的轨道中不断地求实纠偏,我们的每一个课堂都会成为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地带。
(作者单位:浙江常山县五里小学)
一、躬身反思,发现误区
误区一:目标定位不准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内容大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所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有些活动看上去不仅类型多,形式也新颖:学生一会儿小品表演,一会儿采访,一会儿角色扮演,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热闹得如同菜市场。如,有位教师在上“多彩的服饰”时,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活动层出不穷,设计和服,试穿旗袍、畲族服饰……可是,当你细细观察活动的全过程,再静心思考一下教学效能时则不难发现,活动并没有围绕课程目标设计,加之活动中又缺少合理的组织和适时的引导,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都没能较好地达成。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对学生品德与社会认知形成并无推进作用,从而成为无效环节。
误区二:参与质量低下
为了体现课程标准中“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认为只要有小组讨论就可以全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其实不然。我进过不少课堂,见过很多小组讨论的实况,“讨论主题不明了”“小组成员分工不具体”的现象不在少数。学生在活动中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干脆把小组讨论的活动时间当成了放松聊天的休息时间。这样的讨论充其量只算是形式,要探究的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学生的发言也常常限于人云亦云的境况,更谈不上完成课时教学目标。所以,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质量,从而达到课堂探究活动的既定目标依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误区三:活动板块零散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活动,这并不是说明活动设计越多越好,而应该把握一个度。现在的一些课堂,活动设计只顾求多求新,操作环节“各自为营”,偏离了教材内容所贯穿的主线。有时为了完成自己计划中所设计的活动内容,往往形成教师牵着学生“跑龙套”的场景,浅尝辄止,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剖析案例,寻求对策
“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属于儿童生命成长和教师价值展现的一个重要空间。教师要使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变成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就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对策一:依托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一位教师在执教“粽香满街话端午”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端午节的活动,设计了“闻一闻、看一看、挂一挂、包一包、玩一玩”的活动。学生通过闻闻艾草的香味,知道它有驱虫的功效,有辟邪除瘟的民间说法,理解了端午节是个防疫祛病的节日;通过看一看上海苏州河上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学生感受到端午节是个强身健体的节日;通过“教师给学生挂香囊”“学生互相挂香囊”等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端午节是个传递真情的节日;学生学包粽子,看着不同形状和口味的粽子,又能体会到包粽子的乐趣和品尝美味的喜悦;玩“斗草”游戏,学生不仅明白了端午节是个可以快乐游戏的节日,而且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剖析这一案例,我发现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活动都以达成“初步领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教学目标为导向。尽管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生成新的目标,但生成的目标也是植根于预设的教学目标的。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有效的活动才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生命所在,只有这些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有所体验、感悟和收获的,才是有价值的活动。
对策二:潜心求实,关注全员发展
有位教师在执教“我们的地球”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识记“七大洲和四大洋”先后进行了两次设计:
第一次设计的是小组合作闯关:
第一关是知识抢答,如,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洲是什么洲?它处在地球的什么位置?第二关是“火眼金睛辨大洲”。教师提供了七大洲的纸板模型,让学生写出名称,并根据面积大小进行排序。
第二次的设计则用竞赛题作为突破口:1.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并找找它们在地球仪上所处的位置。2.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75页的内容并结合搜集的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地球上最大的洲是____,最小的洲是____;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最小的洋是____。
比较这两次设计,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执教教师的自省历程。第一次设计,教师完全被地理知识点“迷乱”了眼,采用了花哨的教学活动,只侧重把知识讲得多、全,可以说,给优等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心智成长。第二次教学设计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组合和筛选,设计了做“竞赛题”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形象的图片、真实的数据、切身的体会,直观地认识了七大洲和四大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又做到了“面向全体”,使参与率达到了100%,参与的效度自然也得到了提高。本案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虽然探究的方式有多种,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类型,教师的心中都要谨记一条原则,即要关注“个体”与“全体”的关系。对于一些具有合作探究价值的内容,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但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
对策三:合理整合,赢得最佳效能
我在执教“走进商场”一课时,为了设计实效性强的活动也曾煞费苦心。初始阶段,我设计了“了解导购图——认识包装袋——学会合理消费——学会维权——学会文明购物”五个活动。环环相扣的活动,始终是在我的主导下引导学生完成,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权。改进阶段,我把这些零散的活动调整为一个大的活动“学会购物”,并给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探究。这样,课堂上我的手脚“解放”了,只有在学生有疑时,有难时,才上场或点拨或提示,成了陪衬学生的“配角”。而学生呢?却唱起了名副其实的“主角”。
在反复磨课、反思的过程中,我的感慨颇多。虽然,我也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主角是学生,教师只能是配角,是为主角作陪衬的配角。但是,在设计活动时,心中依然有诸多的“不放心”,而实践证明,当我忍痛割爱,将活动内容进行巧妙的整合时,确实赢得了一个学意盎然、成效迥然不同的课堂新气象。
从课堂中来,又到课堂中去,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每一堂课上,我正引领着我的学生们,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活动中,培养着他们的道德情感,指导着他们的道德行为。相信,只要我们循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条主线,在探索的轨道中不断地求实纠偏,我们的每一个课堂都会成为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地带。
(作者单位:浙江常山县五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