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其优势已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中,教者发现对其的使用还有一些问题,本文即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导学案;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17-1
近年来,随着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成功经验的推广,导学案逐渐被我们认识、接受。它又被称为“导学稿、讲学稿、学道、学案”等。现在,在全国教学改革的前沿学校,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以导学案作为教改的显性载体。
导学案是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在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还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导学案以它熔铸集体智慧、有效帮助学习、加大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效益而受到人们的普遍亲睐,好多学校在借鉴使用的过程中还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但我们在使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很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完善。
第一,导学案的编写环节把关不严,难以保证形成高质量的得到绝大多数老师认同的导学案。按照正常要求,一份导学案的编写必须经过这样的程序:集体研讨,梳理教材,敲定重难点——一人主备,拿出初稿——集体再研讨,加工修订成稿。只有这样的反复,才能确保拿出一份高质量的适用的导学案。但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管理督查不细或教研活动时间的限制,好多时候我们却不能保证按这样的程序实施,往往是一人主备拿出初稿后,即分发使用。恰恰把最关键的第三步对初稿的二次研讨加工省掉了,这样的导学案就不是一人主备,大家智慧,而是一人独备,大家使用,不但不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反而培养了一批懒惰的老师。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的时候,编好的导学案老师弃之一边不用,造成导学案和上课内容脱节。这通常不是老师不会用导学案,也不是不想用导学案,而往往是导学案的编写环节不到位,导致一个老师的备课流程、教法学法的设计等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导学案不适用,上课老师用它来二次备课都困难,只好弃之一边。
第二,导学案的编写重心把握不准,难以让导学案真正发挥导学导教的功能。导学案一般包括三大模块: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活动引学和检测反馈、课后巩固和反思(或小结)。我们在课堂调研的时候,发现好多老师的课堂导学案的功能竟退化为“一课一测”,只是到要下课前才要学生拿出导学案,完成随堂反馈,有时还是匆匆忙忙,草草了事。我们认真研究后发现,导学案在编写时重心把握不准是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份完整导学案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从充分发挥“导学”功能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尤其应该侧重预习和课堂活动部分。预习导学部分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预习要求要具体化,尽量题目化,要便于落实预习,便于检查预习,要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就能做题,通过做题就达到预习的效果。切忌空泛笼统。二是预习要求要适中,既要让学生要想完成就必须预习,又要让学生只要认真预习就能完成。课堂活动部分应该既是老师教学的路线图,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路线图,是整个导学案的核心部分。课堂活动部分要侧重方法的引导和规律的概括。现在不少导学案课堂活动部分都有习题化的倾向,文科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问得琐碎,问得浅易,问得重复,缺少主问题意识。理科是一道习题接着一道习题,选题不管是否有典型性,排列顺序不看是否有梯度。最后必然导致老师用得疲惫,学生做得厌烦,导学案不仅没有减轻师生负担,反而变成包袱。其实,课堂活动部分一要有主问题意识,要能抓纲举目,要能引导、启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二要对原有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养成融汇到可操作的学生活动中。三要有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引领、规律的归纳,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和堆砌。在该提示的地方要提示,不要故设障碍;在该留空的地方要留空,不可包办代替。
第三,教师的二次备课流于形式,没有结合班情学情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导学案虽然是经过研讨、主备、再研讨、修改定稿这样的过程诞生的。但这也仅仅是为每一位上课的老师设定了基本的方向和目标。至于用什么手段和技巧朝着既定的方向达成目标,那是每一个老师需要下的功夫,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次备课、三次备课。就好比一群人要想从北京出发去广州,方向一致,目标一致,但选择的方法多样,可以乘船,可以乘汽车,可以乘动车,可以乘飞机,等等。但现在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不少老师的二次备课只局限于把题目做一遍,没有根据自己班级的教情、学情而对导学案进行整合,更少有自己对强化重点、破解难点的方法的思考,少有对提高学生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环节的预设。我认为导学案的功能首先应该是导学,它是学案。每一个教师应在这个学案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二次乃至三次备课,把统一的学案转变为各具个性化的教案,进而实现它的导教功能。
第四,教后(学后)的反思小结任务化,达不到总结提高的效果。很多教学一线有成就的名师,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会感到自己得益于长期坚持的教学反思。现在我们很多学校也把撰写教学反思作为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抓手,导学案上也设计了教后反思的环节。但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真正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总结反思的不多,更多的是把撰写教学反思当做一个任务来应付,而不是作为自己专业提升的一个内在需求。其实,反思不一定需要长篇大论,只要能实事求是地把自己教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记录下来即可。可以是课堂上灵机一动的教学应变策略,可以是一点小小的遗憾,可以是一时难以解决的困惑。只要是真的,只要长期的坚持,这样的反思就会真正成为我们的财富,也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导学案;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17-1
近年来,随着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成功经验的推广,导学案逐渐被我们认识、接受。它又被称为“导学稿、讲学稿、学道、学案”等。现在,在全国教学改革的前沿学校,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以导学案作为教改的显性载体。
导学案是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在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还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导学案以它熔铸集体智慧、有效帮助学习、加大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效益而受到人们的普遍亲睐,好多学校在借鉴使用的过程中还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但我们在使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很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完善。
第一,导学案的编写环节把关不严,难以保证形成高质量的得到绝大多数老师认同的导学案。按照正常要求,一份导学案的编写必须经过这样的程序:集体研讨,梳理教材,敲定重难点——一人主备,拿出初稿——集体再研讨,加工修订成稿。只有这样的反复,才能确保拿出一份高质量的适用的导学案。但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管理督查不细或教研活动时间的限制,好多时候我们却不能保证按这样的程序实施,往往是一人主备拿出初稿后,即分发使用。恰恰把最关键的第三步对初稿的二次研讨加工省掉了,这样的导学案就不是一人主备,大家智慧,而是一人独备,大家使用,不但不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反而培养了一批懒惰的老师。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的时候,编好的导学案老师弃之一边不用,造成导学案和上课内容脱节。这通常不是老师不会用导学案,也不是不想用导学案,而往往是导学案的编写环节不到位,导致一个老师的备课流程、教法学法的设计等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导学案不适用,上课老师用它来二次备课都困难,只好弃之一边。
第二,导学案的编写重心把握不准,难以让导学案真正发挥导学导教的功能。导学案一般包括三大模块: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活动引学和检测反馈、课后巩固和反思(或小结)。我们在课堂调研的时候,发现好多老师的课堂导学案的功能竟退化为“一课一测”,只是到要下课前才要学生拿出导学案,完成随堂反馈,有时还是匆匆忙忙,草草了事。我们认真研究后发现,导学案在编写时重心把握不准是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份完整导学案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从充分发挥“导学”功能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尤其应该侧重预习和课堂活动部分。预习导学部分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预习要求要具体化,尽量题目化,要便于落实预习,便于检查预习,要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就能做题,通过做题就达到预习的效果。切忌空泛笼统。二是预习要求要适中,既要让学生要想完成就必须预习,又要让学生只要认真预习就能完成。课堂活动部分应该既是老师教学的路线图,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路线图,是整个导学案的核心部分。课堂活动部分要侧重方法的引导和规律的概括。现在不少导学案课堂活动部分都有习题化的倾向,文科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问得琐碎,问得浅易,问得重复,缺少主问题意识。理科是一道习题接着一道习题,选题不管是否有典型性,排列顺序不看是否有梯度。最后必然导致老师用得疲惫,学生做得厌烦,导学案不仅没有减轻师生负担,反而变成包袱。其实,课堂活动部分一要有主问题意识,要能抓纲举目,要能引导、启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二要对原有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养成融汇到可操作的学生活动中。三要有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引领、规律的归纳,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和堆砌。在该提示的地方要提示,不要故设障碍;在该留空的地方要留空,不可包办代替。
第三,教师的二次备课流于形式,没有结合班情学情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导学案虽然是经过研讨、主备、再研讨、修改定稿这样的过程诞生的。但这也仅仅是为每一位上课的老师设定了基本的方向和目标。至于用什么手段和技巧朝着既定的方向达成目标,那是每一个老师需要下的功夫,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次备课、三次备课。就好比一群人要想从北京出发去广州,方向一致,目标一致,但选择的方法多样,可以乘船,可以乘汽车,可以乘动车,可以乘飞机,等等。但现在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不少老师的二次备课只局限于把题目做一遍,没有根据自己班级的教情、学情而对导学案进行整合,更少有自己对强化重点、破解难点的方法的思考,少有对提高学生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环节的预设。我认为导学案的功能首先应该是导学,它是学案。每一个教师应在这个学案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二次乃至三次备课,把统一的学案转变为各具个性化的教案,进而实现它的导教功能。
第四,教后(学后)的反思小结任务化,达不到总结提高的效果。很多教学一线有成就的名师,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会感到自己得益于长期坚持的教学反思。现在我们很多学校也把撰写教学反思作为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抓手,导学案上也设计了教后反思的环节。但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真正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总结反思的不多,更多的是把撰写教学反思当做一个任务来应付,而不是作为自己专业提升的一个内在需求。其实,反思不一定需要长篇大论,只要能实事求是地把自己教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记录下来即可。可以是课堂上灵机一动的教学应变策略,可以是一点小小的遗憾,可以是一时难以解决的困惑。只要是真的,只要长期的坚持,这样的反思就会真正成为我们的财富,也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