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遇春、赏春、赞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应”“怜”“扣”等重点词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句中颜色所代表的含义,理解“红杏”之美。
  3.从一“关”一“出”中,体会新生事物总会突破重重阻碍,蓬勃发展的深刻含义。
  4.精当作文,读写结合,用想象写出园中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忆美景。寻春天
  出示春游图: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在我们之前的学习中也出现了许多春天的痕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1.成语荟萃。
  师: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吗?
  生: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春暖花开……
  2.詩句接龙。
  师:同学们肯定也积累了不少关于春天的诗句,谁先来说一说?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课文串烧。
  师:这学期我们的书中也有一篇和春天有关的课文:《匆匆》,读读片段。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回忆所学和春天有关的成语、诗句、课文,既巩固了之前学习的内容,又营造出春意盎然的课堂氛围。】
  二、闯三关,遇春天
  师:课前,通过老师发给大家的美篇,相信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游园不值》的内容,你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
  1.第一关:知诗人,解诗题。
  谁来介绍一下诗人?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第二关:明字音,有节奏。
  谁能准确地读一读这首诗?谁能有节奏地读一读这首诗?
  3.第三关:识字意,说句意。
  (1)应怜屐齿印苍苔。
  师:第一句有些难度,这里的“怜”字我们不能解释为可怜,而是指?
  生:喜欢、爱惜
  师:我们在哪里也遇过这个“怜”字?
  生:“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怜”也是喜欢的意思。
  师:你特别会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呢!请你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吧!
  (2)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小扣”是什么意思?
  生:轻轻地敲。
  师:说得真准确,请你边做动作边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3)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这满园的春色用什么关啊?
  生:柴扉,就是柴门。
  师: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请你来解释第三句。
  (4)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你能用什么词形容这红杏呢?请你带着对这红杏的评价解释最后一句。
  生:一枝美丽的红杏探出墙来。
  (5)谁有信心把整首诗解释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虽然教师在课前的“教师微导读”和“课前预习单”上对古诗进行了基本的解释和导读,但对一些重点字词,如对诗句中“怜”“扣”的理解不能一带而过,而要通过课堂上过关检测加深印象,及时进行巩固。】
  三、感诗意,赏春天
  1.找心情,品感情。
  师:诗人叶绍翁在游园的过程中,心情经历了几次变化?分别是因为什么?
  生:先是很失望,后来变得开心起来了。
  师:诗人在去的路上就开始失望了吗?春天要去友人的园中干什么呢?
  生:诗人要去欣赏园子里美丽的景色。
  师:是啊,诗人去园中寻春,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诗人满心欢喜,特别期待。
  师:可当他满怀期待地到达友人家时,却是大门紧闭,不得入内。
  生:诗人特别失望。
  师:诗中哪句体现了游园不值?
  生: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这句诗中,我把动词“扣”改成“敲”可以吗?
  生:他朋友可能正在午睡,诗人不想打扰他,用“扣”显得诗人更有礼貌。
  生:园子里可能还有小鸟、小动物,如果敲门声音太大,可能会吓到它们。
  师:是啊,虽然诗人不能进门,特别失望,但依然很有礼貌,爱惜着园内的景物。我们可以用低沉平缓的语气来读出诗人的这种失望、沮丧。
  师:但当诗人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时,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诗人十分惊喜。
  师:这种惊喜的语气怎样读出来?
  生:我可以在读的时候轻快一点,声音响亮一点。
  师:你说得很好,请你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此环节从诗人的情感变化切入,剥离零碎问题,化繁为简,通过探寻情感变化原因对诗句进行赏析,通过替换动词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人对春景的喜爱。】
  2.抓颜色,悟红杏。
  师:作者因为看见一枝红杏伸出墙头而惊喜,在他眼中,这一枝红杏代表的就是——春天,那么这里的“红杏”改成“杏花”可以吗?
  生:我觉得不可以,红色写出了杏花的颜色。
  师:你体会到了一点,红色仅仅写了杏花的颜色吗?颜色在诗句中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不着急,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你会想到哪句诗?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绿”字展现的是江南之春的生机,仿佛一切都苏醒过来了。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绿衬红,红配绿,两色冷暖对比强烈,春意盎然的感觉扑面而来。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你看,诗人以黄色的温暖,为儿童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师:中国古诗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大千世界中绚丽色彩的艺术反映,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代表,色彩的明暗、强弱都能体现诗人的心境,改变整首诗的意境。在古诗中,“红”色出现得可不少呢!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飞花令“红”。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桃花一簇開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同学们一口气说出来好多带有“红”字的诗句,课前学习单预习得十分认真。诗句中的“红”大多和什么有关?这些“红”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太阳的红让我们感觉很温暖,花朵的红让我觉得它特娇艳。
  师:是啊,这红色是花的娇艳,也是春的生机。现在你能说说作者写“红杏”的好处了吗?
  生:诗人写杏花的红,把它的美丽和娇艳都写出来了。
  师:这一枝红杏,红得热烈,红得醉人。在作者眼中,这枝红杏就是春天的代表,作者遇见了红杏,也就遇见了春天。
  【设计意图:紧扣“红”字,联系学生之前学过的古诗,体会不同颜色对表达诗人情感和渲染诗句意境的效果。再以小游戏“飞花令”让学生说说带有“红”字的诗句,理解不同诗句中的“红”的共同点,联系旧学,积累新学,自然就理解了“红杏”一词背后的勃勃生机。】
  3.赏春意,品道理。
  师:除了这红杏,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春意呢?
  生:“春色满园”让我看到了园中繁花盛开的美景。
  生:“苍苔”也能让我感受到春意,春天雨水足,很容易长出苍苔。
  师:如果把这红杏想象成一个人,她是怎么“出墙来的”?她为什么要“出墙来”?
  生:这枝红杏趁家里人不注意,偷偷地爬上墙,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生:这枝红杏肯定觉得自己很美,想展现给大家看。
  师:春天只有红杏生长了吗?看万物生长的动图。
  师:春天的一切都是充满生机的,这出墙的红杏,绽放的花朵,像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样,新生的事物一定会突破重重阻碍,蓬勃发展。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红杏呢?
  生:充满生机的红杏。
  生:不怕困难的红杏。
  师:这么娇艳的红杏,这么充满生机的红杏,春天才有,所以,诗人赞美这生机勃勃的红杏,也就是在赞美创造这一切生机的春天!
  【设计意图: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新生事物一定会突破重重阻碍,蓬勃发展”这个道理是本课的难点,我们抓住红杏是怎么“出墙来”的?为什么要“出墙来”?让学生联系平时的生活,将自己带入红杏,体会它会冲破困难的决心和必然性。】
  四、写片段,赞春天
  师:作者写一枝红杏,让我们窥见了这春天的一角,既然这伸出墙的一枝红杏都如此旺盛,那么这园子里的景色肯定就更加美丽了,这种写作手法就叫——以小见大。
  师:如果此时诗人有幸进入园内,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结合提示写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习作往往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他们对于写作文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此环节让学生由“春色满园关不住”,继而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满园春色付诸笔端,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要】适切的课程,让不同基础、不同需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全面、多元、可持续发展。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突出“四性”:注重针对性,体现主体性,倡导发展性,提高有效性。  【关键词】校本课程 自主建构 心灵成长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精神,我校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改革,致力顶层设计,积极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突出“四性”:注重针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总是停留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却没有质的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善于在课堂上为他们的深度学习搭台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搭台阶  学习分为深度学习与浅度学习两类,通过学习共同体在学习中相互促进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方法被称为深度学习,学生采用这种方式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成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朝着教出数学知识型,教出数学趣味型,教出数学品味型,教出数学境界型,教出人文精神型的方向努力。  【关键词】知识型 趣味型 品味型 境界型 人文精神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的发展也提
安静,难得的安静。只有壶盖哒哒哒被顶起。铁炉趴在时间里像一只兽。她打开酥油盒,用勺子挖一块酥油放入茶水。茶水里油花浮泛。她掰下白饼,一小块一小块蘸着碗里的油花吃。丈夫一大早就把家里的牛放上山。丈夫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他总是倚着土墙,用一把银柄小刀削一块又一块的木头。这些木头被他削成一头牛、一只羊,或一条狗、一只鸟,依次排列在窗台上。女儿们总是为这些木质玩具吵得不可开交。“把你的牛给我。”“不,那
[前情提要]1940年李景阳的大女儿李勋违反族规与青年齐仲澍私奔,性情乖张的小女儿李荃更是瞒着家里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战争年代,李荃成长为优秀的游击队员,却在一次遭遇战中痛失战友,心中留下永难愈合的伤口。解放前夕,李勋去沈阳寻找失散多年的齐仲澍无果……伤痛和离散让姐妹二人伤心失意,在崭新的时代,她们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敬请关注本期内容。   第三部   1   陈怀宇已经是第三次走进陈家大院了。  
[摘要]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复习课不是教师机械地炒冷饭,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重新罗列。有效地复习应由学生在自主梳理中再现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综合应用。睿智的教师会在复习课中使用一些小技巧,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交流、碰撞思维,而不是机械讲解、封闭练习、题海战术。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思维图 展示台 师徒结伴 错题集  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一个不可
[摘要]快乐足球,点燃学生童年梦想;七彩诗歌,点染学生诗意生活;游戏教学,点亮学生幸福生活;志愿服务,点化学生美丽心灵;迷你军训,点绚学生亮丽风采;魅力木偶,点缀艺术人生风采。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坚持走“一校多品,特色办学”之路,拟通过多品齐进,为学生创造更多“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助学生追寻童年之梦,促学校优质发展。  [关键词]特色办学 多品齐进 优质发展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
一   事情发生在这一天的早上。   丈夫赵大在厨房刷碗,妻子杨宇正拿着抹布擦着刚刚吃完早餐的饭桌。厨房刷碗的流水声和碗与碗相互间的碰撞声隐隐约约地传到了餐厅里来。老婆杨宇嘟囔,刷碗也跟干事儿似的,用那么大的劲儿干啥!你看咱家的碗,让你给弄得没几个像样儿的,不是缺边儿,就是少沿儿。老婆的嘟囔,丈夫赵大是听不见的,即便听见了他也不会说啥。老婆正在怀孕期间,既不能干重活儿,又不能惹她生气。这是赵大在老
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习作课有恐惧心理,害怕习作,觉得写作文很难。每次习作课总是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出一篇有“骨”无“肉”的干巴之作;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写出让老师和同学都赏心悦目的好作文来。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谈以下两种方法。  一、“总起分述”段型训练为起点  所谓“总起分述”段型训练,也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句,进行写话训练。有一次听特级教师贾志敏上
【摘要】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乡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习作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体验式习作,让学生对乡村生活赋予更多的关注、更深的体验,以乡村学校、家庭、社会为体验场景,从体验素材提炼写作主题、体验情感奠定写作基调、体验认知锤打写作内涵、体验过程迁移写作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洋溢乡村气息,彰显体验主题,写出鲜活灵动的作文。  【关键词】习作教学 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