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穿透“失败”那堵墙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遭遇种种失败。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人生旅程就会灰暗无光。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承受失败之痛,练就承受挫折的钢筋铁骨。当然,这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育。
  感受失败,让失败不再那么神秘
  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感受他人的失败,多感受他人的失败,才会觉得失败是很正常的,人人都是会遇上的。有了感受,当自己遭遇失败时,才会更清醒地对待。在体育课上,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如有一个女生在100米赛跑中摔倒了,但她迅速站起来,咬着牙,忍着痛,继续奋勇地向前冲,终于连超两名在她前面的选手,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还有一个男生第一次跑400米时是第一,最后一次跑却只得了个第三,老师问他时,他很平静地笑着说:“这都是我骄傲、轻视对手造成的,以后我要谦虚一点儿。”孩子们看了后深受启发,感觉失败也就那么回事,重要的是失败后要重新站起来。当然,还可以让他们看看校园内的其他比赛,如作文竞赛,参加者几十上百人,而最后的获奖者也只有近二十人。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明白,失败无处不在,每天都在上演。
  认识失败,让失败成为财富
  看他人的失败,学生只是感受到了一些现象,有一些触动,但这只是外在的,我们还应让这种认识进入他们的内心。还要再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失败进行充分的认知及感受。如搜集他人失败的故事,组织讨论活动,尤其把他们在失败后的表现展示给大家,让大家通过讨论认识他人是如何面对失败的,甚至可以展开对比分析,进入他人的内心去感受,或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也可收集那些由失败走向成功的事例,从另一个方面认识失败。还可让学生展示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失败的事情,并回想一下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深入剖析一下自己,是什么使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有什么危害性,不明白之处再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讨论,以求得同学们的帮助。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打倒而消沉下去;失败了不要紧,重要的是找到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然后重新站起来,去追赶成功。
  体验失败,从失败中走向成功
  没有实践的认识是不完整的,是肤浅的。仅有认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如对于班上个别怕失败的孩子,可以在运动会上给他安排一两个需要加倍努力才可能得胜的比赛项目,让他亲身去体验。小英在200米比赛中,预赛就给刷下来了。但这次赛完,她并没有过去那种伤心的样子。在后来开展的以运动会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中,小英向大家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跑道上我尽力地跑着,我也想飞快地跑,可脚不听使唤,这说明我平时训练不够,这是我今后必须要加强的。再说,15个人参加预赛,而进入决赛的只有6个人,总有人会失败。我觉得老师说得对,每个人都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失败,要不怕失败,要敢于面对失败,成功往往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次班队会上,失败者和胜利者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有新的认识,走出了失败的阴影。活动后,我又开展了“我看失败”征文比赛,通过征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知其理: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人生,没有永远的失败,也没有永远的成功。引导学生认识失败,看清失败,由小到大地感受成功,勇敢地穿透“失败”那堵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中,造纸术及印刷术的发明于编辑出版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们的出现使承载着不同种类的文化典籍得以印刷成册,加快
中国绘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在世界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绘画以它独特的意境和气韵,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绘画应用在现
一、画法和笔法的关系  在研究一个画家作品之前对其画法与笔法关系研究尤为重要。因为笔法是个人雅好,但也从附于画法选择。画法是指在绘画中的具体操作范式;就是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比如;山水画中的青绿画法和浅绛画法。花鸟画里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分,这都是画法。在古代画论中也鲜有对具体物体的操作步骤。例如:元代人李衍在其所著的《竹谱》中就有:“立竿既定,画节最为难。上一节要覆盖下一节,下一节要承接上一节。”上
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多样化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出发,始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利益格局、价值取向等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教育效果弱化和教育实效性不强等方面。如何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高校
心性在中国的佛教与道教中都有提及,其核心范畴“心”是建构其宗教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国哲学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天人之际的核心是人,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心性在艺术中的体现则是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注入艺术品中,使欣赏者产生共鸣。  明代的奇才徐渭可以说把“心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绘画、书法、诗文都是心性的流淌。徐渭可谓是一名表现主义者,他的书画皆为心形,诗文皆从心出,是一种地道的注重
语言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文化内涵.鉴于英汉两门语言含有丰富的“红色”词汇,透过这些词汇分析背后的文化特点具有深刻意义.本文旨在研
我班的孩子太普通了——学习上没有尖子生,音、体、美方面没有特长生;在历次的各种比赛活动中,我们班通常都是年级的最后一名。经过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孩子们不愿参加活动,即使勉强参加了,也不抱任何取胜的希望。都说心态决定一切,我就从改变孩子的心态开始吧。  于是,在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就开始了动员工作。我让孩子们就“什么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展开讨论,最后,他们一致认为,信念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信念决定
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服装设计不再单纯局限于实用性与审美性,而是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艺术追求与精神文化需要.本文从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印象派
"因势利导",即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推动引导之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顺势思维的具体体现.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将顺势思维运用于医学领域,如指出:"临深决水,不用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