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探讨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结合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应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对保证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牧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是实施新农村建设、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村牧区发展农牧产业的基础性工程。为了保证农村牧区工程项目建设效益达到最大,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是关键因素。因为公路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影响其质量的相关因素较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管理对策和管理方式。
1、探讨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骤的加快,农村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为农村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顺畅的交通基础设施,为农村牧区实现“三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拉动了农村牧区旅游业以及其他相关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由工程建设经验以及工程管理水平方面的欠缺,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了路基沉陷、路面早期破坏以及路面行车质量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因素提出对应的管理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的目的。
2、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2.1设计施工较为欠缺
工程项目设计环节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灵魂和基础,也是指导工程项目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直接取决于公路设计的整体质量。虽然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标准相对较低,但是因为公路项目建设工作之初存在着工程相对复杂,可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项目评估工作量较大,而且实施周期较长,要开展大量项目和方案的对比,才能够保证整个设计工作的完善性。从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来看,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存在着工程施工深度不足、设计与管理经验欠缺等问题。
受到农村牧区的地域限制,通常农村牧区在公路建设工程方面存在着规模较小、标准较低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交通量需求等问题。导致在使用不久之后要进行二次改造,不能将公路工程的规模化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相比部分发达地区的公路项目建设,农村牧区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还存在着产业政策不明确、法律法规不完善、设计程序不合理以及设计使用的设备水平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造成的工程项目问题就是农村牧区公路路基的防水、排水设计以及防护工程较为简单,使得工程项目的抗灾能力下降。另外,在农村牧区工程环境保护、景观化处理等方面也较为欠缺。
2.2 施工队伍整体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受到农村牧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局限性影响,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公路施工经验较为欠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施工筑路设备以及对应的管理人员,不能保证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对正式施工之前的工程项目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材料准备以及现场准备存在不足,导致在具体的施工组织、进度规划、施工调度以及现场管理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导致工程管理处于整体无序的状态,成为诱发工程质量不可靠的直接因素。
2.3 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管理队伍的整体力量不足、素质不高以及不能适应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等方面。同时,在施工项目监理队伍约束机制方面较为欠缺,政府相关部门对整个工程的建立是宏观的管理,是通过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资质进行管理的方式进行的。对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理行为、建立操作运行情况以及监理工作的动态管理等都缺乏必要的手段,导致不能从法规、行政和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约束。另外,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质量检测设备、检测措施、检测技术等不够完善,甚至与实际的项目建设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力度与深度。
3、做好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相关建议
3.1 做好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
如上文所述,设计环节施工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龙头,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一个良好的设计能够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必须对设计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精心、合理及科学设计的方式。首先,应该强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力度以及相关设计方案的评估。在对农村公路网络进行整体规划的同时,尽量通过设计环节来做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达到早设计、早规划、早组织以及早投入的目的,实现对工程建设人员、组织和质量的综合保障。同时,对所有工程项目建设都应该提前一年做好勘察、设计以及路基改造等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的条件。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政府的直接利益,尽量为当地区域发展提供便利,减少因为工程项目建设而带来的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合理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牧区对公路工程涵洞、排水设施的合理设计,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抗灾能力。
3.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1) 执行严格的开工报告制度
任何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完善的“开工报告制度”,在获得农路办的批准之后才能够进行对应的项目建设,且工程的年度建设与规划都必须要在现场进行里程、起终点的确认,最后才能签字批准。
(2) 形成完善的路基验收制度
农村公路施工之前,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必须对路基进行严格审查验收,必须保证路基线型顺直,宽度在达到5m以上,且边坡稳定,施工中没有影响路面整体宽度的结构物,路基整体表面平整密实。同时,路面不存在坑塘、压路机碾压痕迹等现象,将路基的平整度、宽度、横坡、纵坡以及压实情况等作为硬性指标,做好对应的验收之后方能进入后续施工环节。
(3) 执行严格的试验检测制度
试验检测是控制农村牧区公路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所规定的相关试验项目、检测频率等予以完全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部门则英爱组织人员对质量检测制度的实施情况予以检查。
3.3 做好公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
工程建立人员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建设费用的直接实施人员,做好监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实施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途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求业主对监理单位的选择使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并保证达到对应的资质要求;其次,对中标的监理单位,则必须检查对应监理工作所需的设备、人员等情况,保证达到对应要求;再次,应该建立政府监督、社会建立以及企业自检三者综合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各方的监理责任予以明确,保证公路质量工程得到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爱云. 浅议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14).
[2] 朱丹. 农村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科技博览, 2011(22).
[3] 邓岚天,邓鑫. 农村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J]. 魅力中国, 2014(18).
关键词:农村牧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是实施新农村建设、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村牧区发展农牧产业的基础性工程。为了保证农村牧区工程项目建设效益达到最大,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是关键因素。因为公路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影响其质量的相关因素较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管理对策和管理方式。
1、探讨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骤的加快,农村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为农村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顺畅的交通基础设施,为农村牧区实现“三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拉动了农村牧区旅游业以及其他相关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由工程建设经验以及工程管理水平方面的欠缺,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了路基沉陷、路面早期破坏以及路面行车质量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因素提出对应的管理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的目的。
2、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2.1设计施工较为欠缺
工程项目设计环节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灵魂和基础,也是指导工程项目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直接取决于公路设计的整体质量。虽然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标准相对较低,但是因为公路项目建设工作之初存在着工程相对复杂,可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项目评估工作量较大,而且实施周期较长,要开展大量项目和方案的对比,才能够保证整个设计工作的完善性。从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来看,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存在着工程施工深度不足、设计与管理经验欠缺等问题。
受到农村牧区的地域限制,通常农村牧区在公路建设工程方面存在着规模较小、标准较低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交通量需求等问题。导致在使用不久之后要进行二次改造,不能将公路工程的规模化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相比部分发达地区的公路项目建设,农村牧区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还存在着产业政策不明确、法律法规不完善、设计程序不合理以及设计使用的设备水平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造成的工程项目问题就是农村牧区公路路基的防水、排水设计以及防护工程较为简单,使得工程项目的抗灾能力下降。另外,在农村牧区工程环境保护、景观化处理等方面也较为欠缺。
2.2 施工队伍整体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受到农村牧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局限性影响,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公路施工经验较为欠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施工筑路设备以及对应的管理人员,不能保证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对正式施工之前的工程项目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材料准备以及现场准备存在不足,导致在具体的施工组织、进度规划、施工调度以及现场管理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导致工程管理处于整体无序的状态,成为诱发工程质量不可靠的直接因素。
2.3 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管理队伍的整体力量不足、素质不高以及不能适应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等方面。同时,在施工项目监理队伍约束机制方面较为欠缺,政府相关部门对整个工程的建立是宏观的管理,是通过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资质进行管理的方式进行的。对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理行为、建立操作运行情况以及监理工作的动态管理等都缺乏必要的手段,导致不能从法规、行政和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约束。另外,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质量检测设备、检测措施、检测技术等不够完善,甚至与实际的项目建设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力度与深度。
3、做好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相关建议
3.1 做好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
如上文所述,设计环节施工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龙头,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一个良好的设计能够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必须对设计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精心、合理及科学设计的方式。首先,应该强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力度以及相关设计方案的评估。在对农村公路网络进行整体规划的同时,尽量通过设计环节来做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达到早设计、早规划、早组织以及早投入的目的,实现对工程建设人员、组织和质量的综合保障。同时,对所有工程项目建设都应该提前一年做好勘察、设计以及路基改造等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的条件。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政府的直接利益,尽量为当地区域发展提供便利,减少因为工程项目建设而带来的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合理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牧区对公路工程涵洞、排水设施的合理设计,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抗灾能力。
3.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1) 执行严格的开工报告制度
任何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完善的“开工报告制度”,在获得农路办的批准之后才能够进行对应的项目建设,且工程的年度建设与规划都必须要在现场进行里程、起终点的确认,最后才能签字批准。
(2) 形成完善的路基验收制度
农村公路施工之前,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必须对路基进行严格审查验收,必须保证路基线型顺直,宽度在达到5m以上,且边坡稳定,施工中没有影响路面整体宽度的结构物,路基整体表面平整密实。同时,路面不存在坑塘、压路机碾压痕迹等现象,将路基的平整度、宽度、横坡、纵坡以及压实情况等作为硬性指标,做好对应的验收之后方能进入后续施工环节。
(3) 执行严格的试验检测制度
试验检测是控制农村牧区公路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所规定的相关试验项目、检测频率等予以完全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部门则英爱组织人员对质量检测制度的实施情况予以检查。
3.3 做好公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
工程建立人员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建设费用的直接实施人员,做好监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实施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途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求业主对监理单位的选择使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并保证达到对应的资质要求;其次,对中标的监理单位,则必须检查对应监理工作所需的设备、人员等情况,保证达到对应要求;再次,应该建立政府监督、社会建立以及企业自检三者综合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各方的监理责任予以明确,保证公路质量工程得到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爱云. 浅议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14).
[2] 朱丹. 农村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科技博览, 2011(22).
[3] 邓岚天,邓鑫. 农村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J]. 魅力中国,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