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图谱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的探讨。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30名血液透析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将15名患者分为改进干预组、常规对照组,针对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措施,针尖斜面朝上,针尖、皮肤角度控制在20°左右,引血针离心穿刺完毕后进行固定;对于改进干预组,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针尖、皮肤控制为45°左右,穿刺完毕后,进行固定,针对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进行评估。结果:改进干预组在穿刺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透患者多为中老年,此类患者血管条件下,将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针尖、皮肤控制为45°,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图谱;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影响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致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呈递增趋势,在此类患者群体中,血管通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低,使用时间长,是血透患者治疗的首选通路[1]。为了确保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效果,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保障穿刺质量。
1 质量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0名血液透析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13~85岁,平均年龄(54.8±11.7)岁,在疾病类型上,糖尿病肾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高血压肾病8例,将30名患者分为改进干预组、常规对照组,均为15例。两组患者血透次数相同,均为每周3次,穿刺时间均为4h/次,针对两组均绘制好内瘘穿刺图谱,两组透析方式相同,透析完毕后,使用创可贴覆盖与止血带压迫止血法,止血时间控制在30~60min左右,两组相关资料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在术后12周左右,两组患者均已经形成成熟内瘘,两组操作均由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在消毒完毕后,选择好穿刺点进行穿刺,针对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措施,针尖斜面朝上,针尖、皮肤角度控制在20°左右,引血针离心穿刺完毕后进行固定;对于改进干预组,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针尖、皮肤控制为45°左右,穿刺完毕后,进行固定。
1.3 评估标准
针对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进行评估,观察穿刺完毕后两组患者在6个月内有无出现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结果显示,改进干预组在穿刺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具体数据详见表1,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当前血液透析是一个主要治疗手段,根据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显示,良好的血液通路,需要满足几个条件:①保障足够的血液量;②通路并发症低;③长期维持血液通畅[2]。动、静脉内瘘术在1966年诞生,最早由Brescia.Limion提出,在近50年来,动、静脉瘘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创建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多数医院都能够开展动、静脉内瘘,该项工作涉及人员、科室数量多,包括“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普外科”、“骨科”、“透析室”、“肾内科”等,吻合方式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间断吻合”等。根据本组结果研究显示,应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图谱,将针尖斜面向下,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
通过动、静脉穿刺图谱的应用,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操作指导,可以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是由于针尖斜面朝上,在透析时,受到血泵流速的影响,血流会对斜面位置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容易损伤血管壁,加上静脉壁表浅,在针柄固定完毕后,容易加重血管壁损伤[4]。在长期的透析下,针尖、瘘口中受损的血管后慢慢扩张,形成动脉瘤,继而引发血栓,导致血流量减少,血管发生闭塞问题。而将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能够增加血管下壁、针尖斜面之间的距离,减小血流对血管壁造成的冲击力,同时,血管下壁肌肉组织丰富,加之有骨骼,血管不容易扩张,大大降低了血管阻塞的发生率,因此,采用该种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将针尖调整与皮肤45°,容易进针,可以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感[5]。
血透患者多为中老年,此类患者血管条件下,将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针尖、皮肤控制为45°,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夏瑜浓. 试析血透患者内瘘穿刺致血肿病因分析、预防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1(13):87-88.
[2]乔金红,任怡君,李宏. 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后皮下血肿的预防与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7(11):176-177.
[3]黄松完,卢苗苗. 冷热敷加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喜疗妥治疗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4(50):89-91.
[4]康洪彬.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并发心脏压塞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8,4(08):401-402.
[5]张金霞,王中菊,丁晓仙. 一种不停泵密闭式双向回血透析管路的改良设计[J]. 循证护理. 2016,23(04):261-262.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图谱;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影响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致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呈递增趋势,在此类患者群体中,血管通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低,使用时间长,是血透患者治疗的首选通路[1]。为了确保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效果,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保障穿刺质量。
1 质量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0名血液透析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13~85岁,平均年龄(54.8±11.7)岁,在疾病类型上,糖尿病肾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高血压肾病8例,将30名患者分为改进干预组、常规对照组,均为15例。两组患者血透次数相同,均为每周3次,穿刺时间均为4h/次,针对两组均绘制好内瘘穿刺图谱,两组透析方式相同,透析完毕后,使用创可贴覆盖与止血带压迫止血法,止血时间控制在30~60min左右,两组相关资料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在术后12周左右,两组患者均已经形成成熟内瘘,两组操作均由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在消毒完毕后,选择好穿刺点进行穿刺,针对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措施,针尖斜面朝上,针尖、皮肤角度控制在20°左右,引血针离心穿刺完毕后进行固定;对于改进干预组,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针尖、皮肤控制为45°左右,穿刺完毕后,进行固定。
1.3 评估标准
针对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进行评估,观察穿刺完毕后两组患者在6个月内有无出现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结果显示,改进干预组在穿刺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具体数据详见表1,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当前血液透析是一个主要治疗手段,根据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显示,良好的血液通路,需要满足几个条件:①保障足够的血液量;②通路并发症低;③长期维持血液通畅[2]。动、静脉内瘘术在1966年诞生,最早由Brescia.Limion提出,在近50年来,动、静脉瘘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创建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多数医院都能够开展动、静脉内瘘,该项工作涉及人员、科室数量多,包括“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普外科”、“骨科”、“透析室”、“肾内科”等,吻合方式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间断吻合”等。根据本组结果研究显示,应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图谱,将针尖斜面向下,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
通过动、静脉穿刺图谱的应用,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操作指导,可以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是由于针尖斜面朝上,在透析时,受到血泵流速的影响,血流会对斜面位置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容易损伤血管壁,加上静脉壁表浅,在针柄固定完毕后,容易加重血管壁损伤[4]。在长期的透析下,针尖、瘘口中受损的血管后慢慢扩张,形成动脉瘤,继而引发血栓,导致血流量减少,血管发生闭塞问题。而将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能够增加血管下壁、针尖斜面之间的距离,减小血流对血管壁造成的冲击力,同时,血管下壁肌肉组织丰富,加之有骨骼,血管不容易扩张,大大降低了血管阻塞的发生率,因此,采用该种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将针尖调整与皮肤45°,容易进针,可以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感[5]。
血透患者多为中老年,此类患者血管条件下,将针尖控制为斜面向下,针尖、皮肤控制为45°,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夏瑜浓. 试析血透患者内瘘穿刺致血肿病因分析、预防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1(13):87-88.
[2]乔金红,任怡君,李宏. 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后皮下血肿的预防与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7(11):176-177.
[3]黄松完,卢苗苗. 冷热敷加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喜疗妥治疗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4(50):89-91.
[4]康洪彬.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并发心脏压塞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8,4(08):401-402.
[5]张金霞,王中菊,丁晓仙. 一种不停泵密闭式双向回血透析管路的改良设计[J]. 循证护理. 2016,23(04):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