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扩大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方法:临床运用吴茱萸汤治疗眩晕、头痛、胃脘痛、休息痢。
结果:四证治疗后愈而不复。结论:吴茱萸汤治疗肝胃虚寒之证,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满意疗效。
【关键词】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具有暖肝温胃,降逆止呕之功。笔者师仲景之法,辨证运用本方于临床,每收捷效。现举例概述如下:
1眩晕症
病例一:李××,女,56岁,2005年5月12日初诊。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反复发作两年余。2003年春发病以来,已六次发作,四次住院治疗,均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五天前晨起时,突感头晕目眩,旋转不定,如坐船中,耳如蝉鸣。前医给予静脉补液、能量合剂、维生素B6、安定等不见减轻,半夏天麻白术汤连进三剂不应,今来门诊。其症同前,两目紧闭,抱头路卧,时吐清涎,呻吟不止,畏寒喜暖,四肢发凉,食入即吐,大便五日未行,脉弦细,舌质淡、苔滑岛而厚腻。血压140/90mmHg。
辨证:肝寒犯胃,浊阴上扰。治则:暖肝温胃,升清降浊。
处方:吴茱萸24g,人参9g,生姜30g,大枣3枚。一剂,水煎频服,为防格拒,热药冷饮。药进半剂,呻吟渐止;药尽而安然入睡。次晨,自觉诸证大减,呕吐停止,已能举目环视,进牛奶半杯。嘱原方再进。药服二剂。已能坐起进食,除肢体困倦、耳塞头沉、食少纳呆外,余症均消。脉现缓象,舌质转淡红,白腻厚苔已退大半。清升浊降,守法再凋。处方:吴茱萸9g,党参12g,半夏9g,白术12g,陈皮6g,砂仁6g,生姜12g,大枣3枚。水煎服,隔日一剂。连进五剂,停药观察二年,未见复发。
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一症,多因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亏损所致,而本例眩晕反复发作达两年之久,非痰、非火。乃因平素脾胃不健,肝寒犯胃,浊阴久蕴.循经上犯所致。浊阴之邪循肝经上犯清窍,则头晕耳鸣;中焦虚寒,胃阳不振,则畏寒喜暖、四肢发凉;寒凝中焦,脾被湿困,胃不受谷,则食入即吐、时吐清涎;舌质淡、苔白腻等,
均为浊阴中阻之象。故投吴茱萸汤暖肝温胃、升清降浊。药切病机,守法再调而收全功。
2头痛
病例二:郑××,女,54岁,2007年4月12日初诊。发作性头痛已六年。初因冷水洗头而起病,由二、三月发作一次,到七、八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时间,有三、五天者,有二、三天者,亦有10余分钟者。痛势愈来愈重,痛剧时自觉如冰块击顶,头痛欲裂,呕吐涎沫,痛苦异常。脑电图、x线头颅拍片均未见异常。曾经某医学院诊为神经性头痛。历经中西药、针灸等多方治疗,时好时犯。此次发作已两天,就诊时,暖袋敷顶,抱头翻滚,口吐涎沫,头痛剧烈。脉弦紧,舌质淡、苔白腻。血压110/70mmhHg。
辨证:厥阴受寒,浊阴上犯。治则:温肝散寒,降浊止痛。
处方:吴茱萸15g,党参12g,藁本15g,细辛9g,川芎12g,生姜15g。
急煎一剂。服后两小时许大汗出,痛减入眠,醒后头痛、呕吐全止。前方去藁本、细辛,吴茱萸减为9克。上方再进三剂,诸证尽除。为巩固疗效拟方如下:
处方:吴茱萸、党参、白术、当归、川芎、藁本、陈皮、砂仁、炙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5克,日服2次。连服两个月后停药。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按: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本例头痛,因肝经受寒而发,治不如法,寒邪留恋。
寒邪夹浊阴之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浊阴中阻,时而循经上逆,清阳被扰,故反复发作,痛连巅顶。《伤寒论》日:“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故投吴茱萸汤温肝降浊;加藁本、细辛、川芎散寒、祛风、活瘀、止痛,引药入巅。一剂痛止,四剂痊愈。最后以暖肝降浊、益气健脾、活血除风之散剂巩固疗效,果应其意。
3胃脘痛
病例三:黄××,女,60岁,2008年3月15日初诊。患胃溃疡20余年,每遇饮凉、气候寒冷时胃痛发作。经西药、埋线及中药多方治疗不愈。此次发作已一月余,黄芪建中、附子理中已进多剂,虽几见好转而终乏全功。证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肢体倦怠,手足欠温,脘腹隐痛,喜热喜按,泛吐清水,嗳气吞酸,食少便溏。舌质淡、苔滑白,脉弦细。
辨证:脾胃虚寒,肝寒犯胃。治则:温中健脾,暖肝降逆,制酸止痛。
处方:吴茱萸12g,人参9g,黄连1.5g,煅瓦楞15g,砂仁9g,干姜6g。水煎服。药进三剂,呕吐停止,疼痛基本消失,效不更方,前方继进。疼痛消失,食纳增加,脉沉缓,舌质淡红、苔薄白,守法调理20余剂,停药观察。嘱其注意饮食,避受寒冷。随访两年来,除偶有泛酸外,疼痛未再复发。
按:本例虚寒型胃脘痛,反复发作达20年之久,是因脾虚湿盛,胃中虚冷.浊阴不化所致。投吴茱萸汤加黄连、瓦楞以增强其制酸止痛之力;加砂仁以和胃降逆。且方中黄连配吴茱萸仿左金丸之意;干姜伍黄连又寓泻心之味。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屡投屡验,然吴茱萸苦温降浊、制酸止痛之力绝非他药可代也。
4休息痢
病例四:杨××,男,38岁,2009年8月12日初诊。
2007年7月患急性菌痢,两年多来腹胀、纳差、大便脓血反复发作。历经多种抗菌素、中药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真人养脏汤等多方治疗,痢疾时作时止,缠绵不愈。此次发作已十余天,证见下痢稀薄,带有白冻及少量暗红色血液,日行五、六次或十余次不等。少腹隐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手足欠温,脉细弱,舌质淡、苔自腻。粪便镜检:白细胞+++,红细胞++。
辨证:脾胃虚弱,寒湿内蕴。治则:温中散寒,燥湿健脾,涩肠固脱。
处方:人参12g,吴荣萸9g,炮姜9g,赤石脂24g,艾叶炭12g,苍白术各15g,罂粟壳9g,大枣5枚。水煎服。
两剂痢止,五剂痊愈,改参苓白术散,每服6g,日服两次,连服两个月巩固疗效。嘱其注意饮食,避受寒冷。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按:患休息痢历时两年,屡进苦寒,湿热已清,脾阳被伤,胃中虚冷,寒留肠间,故每遇饮冷或腹部受凉而发。投吴茱萸汤温中散寒加二术伍人参益气、健脾、燥湿;合桃花散,
加罂粟壳,共奏涩肠固脱之功;又加艾叶炭温经止血。药切病机,收效较佳,两剂痢止,五剂痊愈。最后以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而收全功.慢性菌痢,寒热错杂者有之,脾胃虚弱、寒湿内蕴者亦较常见,笔者每以吴茱萸汤合桃花散加艾叶炭治之而收良效。白痢用干姜,艾叶醋炒;赤痢者干姜、艾叶炒炭。
结语:吴茱萸汤是仲景的一张名方,在《伤寒论》中吴茱萸汤证有三;一为阳明“食谷欲呕”(243条);一为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309条).,一为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377条)。方中吴菜萸味苦、辛,性大热,入肝、肾、脾,胃经,中温脾胃、下暖肝肾、散寒降浊、止呕止痛,且有制酸的作用,为本方之主药;人参温中补虚为辅;生姜辛温,助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大枣甘温,助人参而补虚,且能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暖肝、温胃、降浊、止呕之效,实为治肝胃虚寒之良方。
例一肝寒犯胃,浊阴上扰,致眩晕反复发作,投原方重用吴茱萸、生姜而收效;例二厥阴头痛反复发作六年,原方去大枣,加藁本、细辛、川芎,未设汗意而汗出邪解;例三胃脘痛反复发作达二十年之久,方中佐黄连、加瓦楞用之颇验;例四休息痢两年,合桃花散,加二术、罂粟壳、艾叶炭亦收良效。病虽异而肝胃虚寒之证则同,故均以吴菜萸汤化裁治之,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满意疗效。
结果:四证治疗后愈而不复。结论:吴茱萸汤治疗肝胃虚寒之证,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满意疗效。
【关键词】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具有暖肝温胃,降逆止呕之功。笔者师仲景之法,辨证运用本方于临床,每收捷效。现举例概述如下:
1眩晕症
病例一:李××,女,56岁,2005年5月12日初诊。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反复发作两年余。2003年春发病以来,已六次发作,四次住院治疗,均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五天前晨起时,突感头晕目眩,旋转不定,如坐船中,耳如蝉鸣。前医给予静脉补液、能量合剂、维生素B6、安定等不见减轻,半夏天麻白术汤连进三剂不应,今来门诊。其症同前,两目紧闭,抱头路卧,时吐清涎,呻吟不止,畏寒喜暖,四肢发凉,食入即吐,大便五日未行,脉弦细,舌质淡、苔滑岛而厚腻。血压140/90mmHg。
辨证:肝寒犯胃,浊阴上扰。治则:暖肝温胃,升清降浊。
处方:吴茱萸24g,人参9g,生姜30g,大枣3枚。一剂,水煎频服,为防格拒,热药冷饮。药进半剂,呻吟渐止;药尽而安然入睡。次晨,自觉诸证大减,呕吐停止,已能举目环视,进牛奶半杯。嘱原方再进。药服二剂。已能坐起进食,除肢体困倦、耳塞头沉、食少纳呆外,余症均消。脉现缓象,舌质转淡红,白腻厚苔已退大半。清升浊降,守法再凋。处方:吴茱萸9g,党参12g,半夏9g,白术12g,陈皮6g,砂仁6g,生姜12g,大枣3枚。水煎服,隔日一剂。连进五剂,停药观察二年,未见复发。
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一症,多因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亏损所致,而本例眩晕反复发作达两年之久,非痰、非火。乃因平素脾胃不健,肝寒犯胃,浊阴久蕴.循经上犯所致。浊阴之邪循肝经上犯清窍,则头晕耳鸣;中焦虚寒,胃阳不振,则畏寒喜暖、四肢发凉;寒凝中焦,脾被湿困,胃不受谷,则食入即吐、时吐清涎;舌质淡、苔白腻等,
均为浊阴中阻之象。故投吴茱萸汤暖肝温胃、升清降浊。药切病机,守法再调而收全功。
2头痛
病例二:郑××,女,54岁,2007年4月12日初诊。发作性头痛已六年。初因冷水洗头而起病,由二、三月发作一次,到七、八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时间,有三、五天者,有二、三天者,亦有10余分钟者。痛势愈来愈重,痛剧时自觉如冰块击顶,头痛欲裂,呕吐涎沫,痛苦异常。脑电图、x线头颅拍片均未见异常。曾经某医学院诊为神经性头痛。历经中西药、针灸等多方治疗,时好时犯。此次发作已两天,就诊时,暖袋敷顶,抱头翻滚,口吐涎沫,头痛剧烈。脉弦紧,舌质淡、苔白腻。血压110/70mmhHg。
辨证:厥阴受寒,浊阴上犯。治则:温肝散寒,降浊止痛。
处方:吴茱萸15g,党参12g,藁本15g,细辛9g,川芎12g,生姜15g。
急煎一剂。服后两小时许大汗出,痛减入眠,醒后头痛、呕吐全止。前方去藁本、细辛,吴茱萸减为9克。上方再进三剂,诸证尽除。为巩固疗效拟方如下:
处方:吴茱萸、党参、白术、当归、川芎、藁本、陈皮、砂仁、炙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5克,日服2次。连服两个月后停药。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按: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本例头痛,因肝经受寒而发,治不如法,寒邪留恋。
寒邪夹浊阴之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浊阴中阻,时而循经上逆,清阳被扰,故反复发作,痛连巅顶。《伤寒论》日:“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故投吴茱萸汤温肝降浊;加藁本、细辛、川芎散寒、祛风、活瘀、止痛,引药入巅。一剂痛止,四剂痊愈。最后以暖肝降浊、益气健脾、活血除风之散剂巩固疗效,果应其意。
3胃脘痛
病例三:黄××,女,60岁,2008年3月15日初诊。患胃溃疡20余年,每遇饮凉、气候寒冷时胃痛发作。经西药、埋线及中药多方治疗不愈。此次发作已一月余,黄芪建中、附子理中已进多剂,虽几见好转而终乏全功。证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肢体倦怠,手足欠温,脘腹隐痛,喜热喜按,泛吐清水,嗳气吞酸,食少便溏。舌质淡、苔滑白,脉弦细。
辨证:脾胃虚寒,肝寒犯胃。治则:温中健脾,暖肝降逆,制酸止痛。
处方:吴茱萸12g,人参9g,黄连1.5g,煅瓦楞15g,砂仁9g,干姜6g。水煎服。药进三剂,呕吐停止,疼痛基本消失,效不更方,前方继进。疼痛消失,食纳增加,脉沉缓,舌质淡红、苔薄白,守法调理20余剂,停药观察。嘱其注意饮食,避受寒冷。随访两年来,除偶有泛酸外,疼痛未再复发。
按:本例虚寒型胃脘痛,反复发作达20年之久,是因脾虚湿盛,胃中虚冷.浊阴不化所致。投吴茱萸汤加黄连、瓦楞以增强其制酸止痛之力;加砂仁以和胃降逆。且方中黄连配吴茱萸仿左金丸之意;干姜伍黄连又寓泻心之味。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屡投屡验,然吴茱萸苦温降浊、制酸止痛之力绝非他药可代也。
4休息痢
病例四:杨××,男,38岁,2009年8月12日初诊。
2007年7月患急性菌痢,两年多来腹胀、纳差、大便脓血反复发作。历经多种抗菌素、中药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真人养脏汤等多方治疗,痢疾时作时止,缠绵不愈。此次发作已十余天,证见下痢稀薄,带有白冻及少量暗红色血液,日行五、六次或十余次不等。少腹隐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手足欠温,脉细弱,舌质淡、苔自腻。粪便镜检:白细胞+++,红细胞++。
辨证:脾胃虚弱,寒湿内蕴。治则:温中散寒,燥湿健脾,涩肠固脱。
处方:人参12g,吴荣萸9g,炮姜9g,赤石脂24g,艾叶炭12g,苍白术各15g,罂粟壳9g,大枣5枚。水煎服。
两剂痢止,五剂痊愈,改参苓白术散,每服6g,日服两次,连服两个月巩固疗效。嘱其注意饮食,避受寒冷。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按:患休息痢历时两年,屡进苦寒,湿热已清,脾阳被伤,胃中虚冷,寒留肠间,故每遇饮冷或腹部受凉而发。投吴茱萸汤温中散寒加二术伍人参益气、健脾、燥湿;合桃花散,
加罂粟壳,共奏涩肠固脱之功;又加艾叶炭温经止血。药切病机,收效较佳,两剂痢止,五剂痊愈。最后以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而收全功.慢性菌痢,寒热错杂者有之,脾胃虚弱、寒湿内蕴者亦较常见,笔者每以吴茱萸汤合桃花散加艾叶炭治之而收良效。白痢用干姜,艾叶醋炒;赤痢者干姜、艾叶炒炭。
结语:吴茱萸汤是仲景的一张名方,在《伤寒论》中吴茱萸汤证有三;一为阳明“食谷欲呕”(243条);一为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309条).,一为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377条)。方中吴菜萸味苦、辛,性大热,入肝、肾、脾,胃经,中温脾胃、下暖肝肾、散寒降浊、止呕止痛,且有制酸的作用,为本方之主药;人参温中补虚为辅;生姜辛温,助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大枣甘温,助人参而补虚,且能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暖肝、温胃、降浊、止呕之效,实为治肝胃虚寒之良方。
例一肝寒犯胃,浊阴上扰,致眩晕反复发作,投原方重用吴茱萸、生姜而收效;例二厥阴头痛反复发作六年,原方去大枣,加藁本、细辛、川芎,未设汗意而汗出邪解;例三胃脘痛反复发作达二十年之久,方中佐黄连、加瓦楞用之颇验;例四休息痢两年,合桃花散,加二术、罂粟壳、艾叶炭亦收良效。病虽异而肝胃虚寒之证则同,故均以吴菜萸汤化裁治之,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