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重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四项基本能力。语文教学大纲将“读”列为首位,可见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朗读是加强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手段,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升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能够深入课文的意境,充分感知课本遣词造句的生动、布局谋篇的巧妙。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足以说明读的重要。
其次,朗读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手段,对那些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语句精彩的作品通过反复朗读,可以使读者的思想感情逐渐与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爱与恨、悲与欢、心灵火花与课文内容在理念上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
朗读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在朗读中培养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教师应予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人人都清楚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但现实状况竟不尽如人意。朗读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宝被大部分教师冷落一旁,几近失传,成为语文老师教学的薄弱环节。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持怀疑态度,生怕不讲,学生什么也不会,于是整日独占课堂,滔滔不绝,大讲特讲,真有天昏地暗之势,把朗读推向课外。殊不知学生课外哪有时间去朗读,每天八九个小时的课堂生活,课后还有做不完的作业,何时去读?对学生而言,虽然每天有两个多小时的自习,可教师又不把自习还给学生,自习时不讲便抄,累得学生死去活来。也有的领导认为:不讲课的是懒老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是图省事。因而有的教师为做一名领导心目中的好老师,只好课上讲,自习也讲,直讲得起早贪黑,口干舌燥,不放学誓不罢休。也有的教师对语文中高教试题缺乏分析,缺乏与时俱进精神和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观念陈旧,仍是新瓶装旧酒老一套。殊不知,放弃朗读教学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更不能适应当今的中高考。
有识之士曾尖锐地指出:语文教学长期陷入误区,其突出的表现是--不读书!“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尤其是语文教学的特征。可如今,琅琅读书声在校园里已悄无声息,而充塞语文课堂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题海战术,学生熟读、背诵、精思的时间没有了,完美的文章被老师讲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了!
古人为学是我们最好的典范,一开始只是读、背,从各种启蒙读物一直背到“四书五经”,老师并不多讲。等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语文资料以后,老师再细讲,在细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读、背更高层次的文章,循序渐进阶梯发展。这正是荀子所说的“诵读以贯之”。
著名教学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领悟。他们的说法末免朴素了些,然而他们的途径并没有错。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构思的精巧。所以说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叶老的这些精辟论述,显然是对诵读的充分肯定。现代文阅读虽不必如古人之吟哦,却也要诵读。现行教材中的“讲讲课”既包括“讲”又包括“读”,可只有教师的“讲”,只有教师的“读”,而无学生的读,是肯定不会有好效果的。
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的过程,也是语文的基础。而在语文教学中忽视朗读教学,这不正是忽视了学语文的基础了吗?正如朱自清说的;“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江泽民总书记也曾说过:“我自己感觉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古人的这些经验之谈无不揭示了读与写的紧密关系,都是不能否定的。
凡此种种,古人也罢,今人也罢,他们关于读的论述,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出了方向,与《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加强语文朗读教学不论对当前的素质教育还是过去的应试教育而言都是十分有益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长远之计。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由课内引导到课外,由语文引导到其他读物。引导的方法就是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教学目的,设计为若干个有梯度而又适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读、认真思考。使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对问题解答能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认识。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有目的地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优美名篇,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大脑潜能得到初步的开发调动。我们强调“读”并不是否定“讲”,“讲”要起到“点”的作用,“点”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广地去“读”。郭沫若先生有句名言:“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这句话既给学生的读书起到了正确的引导和指点作用,又对每一位语文教师加强语文科目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 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语文教师,应消除对朗读教学的偏见,不要为追求短期效应而放弃了读的教学,不搞那种猜题押宝的题海战术。
(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尧县第八中学)
首先,朗读是加强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手段,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升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能够深入课文的意境,充分感知课本遣词造句的生动、布局谋篇的巧妙。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足以说明读的重要。
其次,朗读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手段,对那些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语句精彩的作品通过反复朗读,可以使读者的思想感情逐渐与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爱与恨、悲与欢、心灵火花与课文内容在理念上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
朗读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在朗读中培养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教师应予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人人都清楚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但现实状况竟不尽如人意。朗读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宝被大部分教师冷落一旁,几近失传,成为语文老师教学的薄弱环节。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持怀疑态度,生怕不讲,学生什么也不会,于是整日独占课堂,滔滔不绝,大讲特讲,真有天昏地暗之势,把朗读推向课外。殊不知学生课外哪有时间去朗读,每天八九个小时的课堂生活,课后还有做不完的作业,何时去读?对学生而言,虽然每天有两个多小时的自习,可教师又不把自习还给学生,自习时不讲便抄,累得学生死去活来。也有的领导认为:不讲课的是懒老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是图省事。因而有的教师为做一名领导心目中的好老师,只好课上讲,自习也讲,直讲得起早贪黑,口干舌燥,不放学誓不罢休。也有的教师对语文中高教试题缺乏分析,缺乏与时俱进精神和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观念陈旧,仍是新瓶装旧酒老一套。殊不知,放弃朗读教学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更不能适应当今的中高考。
有识之士曾尖锐地指出:语文教学长期陷入误区,其突出的表现是--不读书!“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尤其是语文教学的特征。可如今,琅琅读书声在校园里已悄无声息,而充塞语文课堂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题海战术,学生熟读、背诵、精思的时间没有了,完美的文章被老师讲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了!
古人为学是我们最好的典范,一开始只是读、背,从各种启蒙读物一直背到“四书五经”,老师并不多讲。等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语文资料以后,老师再细讲,在细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读、背更高层次的文章,循序渐进阶梯发展。这正是荀子所说的“诵读以贯之”。
著名教学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领悟。他们的说法末免朴素了些,然而他们的途径并没有错。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构思的精巧。所以说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叶老的这些精辟论述,显然是对诵读的充分肯定。现代文阅读虽不必如古人之吟哦,却也要诵读。现行教材中的“讲讲课”既包括“讲”又包括“读”,可只有教师的“讲”,只有教师的“读”,而无学生的读,是肯定不会有好效果的。
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的过程,也是语文的基础。而在语文教学中忽视朗读教学,这不正是忽视了学语文的基础了吗?正如朱自清说的;“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江泽民总书记也曾说过:“我自己感觉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古人的这些经验之谈无不揭示了读与写的紧密关系,都是不能否定的。
凡此种种,古人也罢,今人也罢,他们关于读的论述,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出了方向,与《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加强语文朗读教学不论对当前的素质教育还是过去的应试教育而言都是十分有益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长远之计。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由课内引导到课外,由语文引导到其他读物。引导的方法就是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教学目的,设计为若干个有梯度而又适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读、认真思考。使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对问题解答能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认识。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有目的地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优美名篇,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大脑潜能得到初步的开发调动。我们强调“读”并不是否定“讲”,“讲”要起到“点”的作用,“点”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广地去“读”。郭沫若先生有句名言:“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这句话既给学生的读书起到了正确的引导和指点作用,又对每一位语文教师加强语文科目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 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语文教师,应消除对朗读教学的偏见,不要为追求短期效应而放弃了读的教学,不搞那种猜题押宝的题海战术。
(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尧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