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教授: 是真名士自风流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anie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4月28日,一个来自长沙的学生旅行团即将步行抵达昆明。那里便是他们两个多月长途旅行的终点了。
  在开始最后一段行程之前,旅行团得到通知:他们之前所属的长沙临时大学已经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风尘仆仆的学生们换上干净整齐的衣服,佩上军章,阔步向昆明前进。
  1938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在欧洲,法国举办了世界杯,意大利卫冕,二战还未开始;在中国,一个又一个城市陆续沦陷于日军铁蹄,蒋介石下令掘开了花园口大坝,黄河泛滥……
  在昆明,西南联大度过了艰难而卓越的8年光阴,其首要目的是奋力图存,这一诉求与当时中国的命运亦息息相关,更为珍贵的,则是西南联大当时的学术自由氛围与兼容并包的通才教育,以及它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出的一批优秀人才。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当时那批堪称传奇的联大教授们密不可分。

从北平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


  七七事变的枪声虽然来得突然,但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象牙塔里的知识精英们就已经意识到,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课桌的日子,或许并不遥远。
  其实,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两年前,考虑到华北未来的局势,保卫清华、北大和南开这三所高校的机制就已经开始运转:清华于1935年着手准备,当年就在长沙设置了两个研究所,清华工学院也开始把相关设备打包运往南方。
  北大、清华和南开的迁移,并不是当时特有的现象。随着战火迅速蔓延到华北各地,一所又一所大学迁往内地。1941年初,战前114所大专院校中,已有77所迁往内陆,其中也包括1938年来到成都华西坝的“五大学”。
  1937年春,当清华开始认真寻求避难所时,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 (著名教育改革家) 承诺:如果有大学迁到湖南,他一定全力支持。
  这样,长沙被选为设置临时大学的应急之地。
  当卢沟桥的枪声响起之后,一切计划都不得不陆续化为行动: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颁发命令,成立两所临时大学,一所设在长沙,由北大、清华南开和中央研究院组成,另一所设在西安。
  然而,人们都没有想到,日军攻城掠地的速度如此惊人。
  1937年11月,南京陷落,运到长沙的伤员越来越多,日军的轰炸也越来越频繁。战火烧到了象牙塔里的课桌边,许多学生几乎无心学习,甚至提出调整战时的课程设置。
  校长蒋梦麟赴武汉请求:把学校进一步南迁,迁往昆明。
  1938年1月19日,临时大学正式宣布南迁。虽有600多学生退学或参加抗战,依然有超过五分之三的学生准备去云南继续学业。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女生) 坐船从海路绕行,另一部分学生则勇敢地用自己的双脚,一路从长沙走到云南,行程1600多公里,完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之远征。
  1938年12月,西南联大终于开学了。这所三校联合的大学,拥有大约三千名学生,五个学院和二十六个系,成为战时中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当时西南联大的正、副教授,大约有170多名。

中文系:刘文典

烛光中讲红楼,皓月里说 《月赋》


  若要说到在西南联大任教过的人文学者中,学问成就最高、最受同行们敬仰的一位,当然非历史学家、语言学家陈寅恪莫属。
  陈寅恪精通梵文和多种西域古代语言,如突厥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古波斯文、希伯来文等,被尊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教授,当时都常常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地去旁听陈寅恪讲课。
  只是可惜,陈寅恪在西南联大待的时间并不长,1938年来到昆明后,第二年,牛津大学即聘请他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陈寅恪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汉学教授。据说他接受聘请,很大程度上是想去英国治疗自己多年的眼疾。
  将陈寅恪与刘文典放在一处说,源于狷狂书生刘文典对陈寅恪的极度推崇,以及刘文典那句流传甚广的“价格比较”—— 当他听说联大当局要提升沈从文为教授时,勃然大怒:“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朱自清该拿四块。可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他是我的学生,连他都要做教授,我岂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吗?”
  这种偏见,大概与刘文典自己一意钻研古典文学,瞧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有关。他认为“文学创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学问”。一次有人问他可知道当时以 《激流三部曲》 名噪一时的巴金,他沉思片刻后,喃喃道:“我没听说过他。”
  更出名的一个“段子”,则是某次大家跑空袭警报的时候,刘文典想到陈寅恪身体羸弱,视力不佳,行动更不便,便匆匆率领几名学生赶赴陈的寓所,让学生先搀扶陈往城外躲避,连连说:“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
  据说当时沈从文碰巧从刘文典身边擦肩而过。刘文典面露不悦,对同行的学生说:“陈寅恪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我刘某人跑是为了庄子,你们跑是为了未来,沈从文替谁跑啊?”
  刘文典最出名的学术成就是关于 《庄子》 的研究,以及为 《淮南子》 作注,但他在学生中最受欢迎的课,还是他讲的 《红楼梦》。
  有一次,原定他在西南联大一小教室中讲《红楼梦》,后因听者太多,容纳不下,只好将授课地点改成教室前的广场。届时早有一批学生席地而坐,等待开讲。
  渐渐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慢步登上讲台,缓缓坐下。从容饮尽一盏茶后,他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只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我讲红楼梦,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月光下,刘文典吸着烟斗,给学生们讲林黛玉和薛宝钗,他认为,这两位女子的生活,代表了人类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听众们听得几乎呆住,完全沉浸于此人此情此景之中。   刘文典上课时,若是讲到得意处,几乎不理会下课铃响,有时一高兴就讲到5点多。但有一次,只上了半小时的课他便结束了上一讲的内容。学生以为他要开讲新课。这时,他却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下周三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 《月赋》。
  届时,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 《月赋》,生动形象,见解精辟,让听者沉醉其中,不知往返。一位学生回忆说,“当他解说 《海赋》 时,不但形容大海的惊涛骇浪,汹涌如山,而且叫我们特别注意到讲义上的文字。留神一看,果然满篇文字多半都是水旁的字,叔雅师 (刘文典) 说姑不论文章好坏,光是看这一篇许多水旁的字,就可令人感到波涛澎湃瀚海无涯,宛如置身海上一般。”

历史学系:雷海宗

每个细节,都是他脑中大厦的砖瓦


  若说联大最受欢迎的历史学教授,雷海宗一定名列前茅。
  雷海宗主讲文理科大一学生共同必修课“中国通史”,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闻强记,精通多门外语,是以西方史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欧洲史博士学位,用英语教材讲授中世纪史,经常用英语板书。他记忆力惊人,上课堂从不带片纸只字,对历史名人、历代重要人物的生卒年月、地名、年代、参考书目等等,娓娓讲来如数家珍;随手板书,从无错漏。
  对雷海宗而言,每个史实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历史大厦的建筑材料,一砖一瓦俱有其归属与作用。特别是当他讲到富有戏剧性的事件时,简直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雷海宗授课精湛的名声迅速在学生中广泛传播,以至于在他讲课时,许多旁听的学生或校外人士常常闻风而来,能容纳约200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就连窗外也站满了人,场面极为壮观。
  但雷海宗讲台上最悲壮动人的一幕,其实发生在西南联大的历史之后。
  1962年初,雷海宗抱病重上讲台,讲授外国史学名著选读、外国史学史两门课程,其中后者还是一门新课。
  这时,他患慢性肾炎已经三年,严重贫血,全身浮肿,行走困难。可他仍然用颤抖的手,亲笔拟就“外国史学史讲义提纲”,让助教用三轮车带他到教室上课。
  当时曾在台下听讲的一位学生回忆道:“上课铃响后,只见一位小老头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双腿,吃力地坐到讲台后的一把椅子上。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我不觉生出几分恻隐之心……那一刻,教室里异常安静。突然,洪钟般的声音响起,只见他腰板直了,精神也振作起来了,与刚进教室时简直判若两人。”
  “他讲课很有意思。助手替他在黑板上写字,有中文、英文,也有希腊文。他端坐在椅子上。每当助手写完后,他头也不回,把拐杖往后一甩,有时打在黑板上,然后大声地念着,像朗诵一样,那浑厚的男中音依然那么好听。看得出来,他很兴奋,甚至有些忘乎所以……他讲课口若懸河,很有风度,知识面之宽,文字学之精,着实令人叹服。”
  课后的雷海宗,重回疲劳与虚弱,在助手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艰难地、默默地走出教室。“教室里十分安静、冷漠,既无喝彩声,也无掌声,只有拐杖声不断地敲打着我们的心灵。”
  那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课。

化学系:曾昭抡

破衣烂衫,徒步穿越大凉山


  虽然不及西南联大的人文学者们那样出名,但其实理科学院的几位教授也颇值得纪念。其中,来自北大的化学教授曾昭抡,也是极受学生们爱戴的一位人物。
  曾昭抡留给联大师生们最鲜明的印象之一,就是他的不修边幅。他常穿一件带污点褪了色的蓝布长袍,外面有时套件似乎总是少颗纽扣的白衬衫。他的一名学生曾回忆:从自己1943年进入西南联大化学系的第一天起,他所见到的曾先生,始终是一身斜襟的蓝布长衫,穿双布鞋,“脱下来,袜子底永远破个洞”。
  在曾昭抡同时代人的回忆中,关于他的怪癖传闻很多:他曾经站在沙滩红楼前,和电线杆子又说又笑地谈论化学上的新发现,让过往行人不胜骇然;一次,他带着雨伞外出,天降暴雨,他衣服全湿透了,却仍然提着伞走路;在家里吃晚饭,他心不在焉,居然拿着煤铲到锅里去添饭,直到他夫人发现他饭碗里有煤渣。
  曾昭抡的步法也很独特:总是拖着脚走路,发现时间不够时,便会突然小跑起来,他一旦这样做,就意味着上课要迟到了。虽然在生活和行为举止上,他仿佛总是心不在焉,但在学术和工作上,曾昭抡从没有半点马虎。
  结合当时的时事,曾昭抡率先开设国防化学课,他的教学大纲几乎全是关于应用化学的。讲解毒气的时候,他会直接把毒气分类,给学生们指出对付各种毒气的面罩。早在1938年从长沙到昆明的路上,他也是随身携带防毒面具,并且走路从不抄近路。
  对待学生,曾昭抡淳朴谦和,很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跑警报到了野外,要烧火煮饭的时候,他会和学生们一起捡柴火。他也是联大教授中为数不多的、在昆明时期到过成都的一位:1941年,曾昭抡带领地质系、化学系和生物系的学生各一名,历时七十天,徒步穿越大凉山地区,一路参观矿厂、化工厂、酿酒厂、兵工厂等,最后到达成都,参加在华西大学举办的中国化学学会的年会。
  年会上,他仍是一身沾满泥点的破长衫,戴着呢帽,穿着草鞋踏上讲台。
  (选自《看历史》2018年第4期)
其他文献
一  如今说起东四六条38号院,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是因为门牌号已经改了。当年的38号现在是65号和63号,和当年的37号一起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口挂着一块“崇礼住宅”的大牌子。崇礼是清末慈禧太后宠臣,官至大学士。他虽然官声平平,但由于曾任粤海关监督,宦囊充裕,所建府邸自然占地广阔、房屋精致。这个14.5亩地、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有300间屋的大宅子由3个院落组成,东西两个大四合院,
从清廷到民间  1898年6月16日,天还未亮,总理衙门章京张元济来到京城西郊颐和园朝房等候光绪皇帝召见。这天朝房里有五个人—— 康有为、荣禄、张元济和两位即将赴外省的知府。康有为抓住这个机会,和荣禄大谈变法。荣禄是慈禧太后宠臣,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架子十足,对康有为的慷慨陈词不置可否。  二位新知府依次见过光绪后,太监传唤康有为进去。又一刻钟过去,康有为出来了,张元济被传唤进勤政殿旁的一个
一  2001年,我们夫妇前往美国纽约探望儿子一家,已经预订了9月14日的机票,途经旧金山再到纽约。9月11日,儿子来电说,纽约出事了,世贸大厦被炸。接着就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知,9月14日的航班取消了,什么时候有航班,再行通知。9月21日,22日……直到9月26日,我们才乘上飞机。  儿子的家在华盛顿的一端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上,附近有一所教堂,教堂前有两棵大树,大树下烛光闪烁,在悼念死者的亡灵,
一    南宋“中兴四将”之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晚自号清凉居士,杨钟羲 《雪桥诗话》 卷八说:“清凉,延安山名,盖伤故乡之沦于异域也。”延安本是贫瘠地方,世忠家更是一贫如洗,荒凉的黄土高坡,造就了他鸷勇的性格,少年时便敢骑生马驹,稍长便嗜酒豪纵,不可绳检,与人一言不合,便拔拳相向,故乡人称他“泼韩五”。据 《三朝北盟会编》 等记载,当时乡人有席三者,给他算命,说他将来当位列三公,他听了,以为是
摘 要:《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这部作品以人生中的苦难罪恶为主题,通过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并通过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众多人物的描写展现了18世纪的巴黎全貌。文章旨在通过对文本内容及其深层内涵和创作手法进行解读,实现更全面地探析作品。  关键词:人性;苦难;灵魂;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24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0
周相臣  (1907年生,陕西商南县人,曾任张学良的贴身侍卫十二年) 一九三六年十月至西安事变前,少帅曾三次派我去陕北共区。第一次是秘密送信给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第二、第三次是给红军送粮食、棉衣、枪械。现在,我就将三次去陕北红区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九三六年十月四日,少帅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当时,只有我们二人在场。少帅问我: “你跟了我十二年,我待你不错吧?”我说:“少帅,快别说这些了,你有什么吩咐
再说驾照考试。  北京的驾照考试包括两大部分,先是口试,再是“实地考验”。口试相当于现在驾照考试的“科目一”,主要考汽车构造和驾驶规则,只是我们今天全是电脑答题,而民国时的北京却是口头答题——考官发问,考生回答,答得好,让你通过,答得不好,下回再考。  实地考验又分两个环节。先是场考,考启动、挂挡、换挡、转向和熄火;然后路考,考转向、倒车、上坡和下坡。现在驾照考试里的“单边桥”、“S弯”、“左右库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动课本剧创编、演绎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感知和体验,教师要在课本剧创编、演绎、组织、评价等环节展开教学创新实践,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在集体互动之中形成学科认知。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教学设计和发动,自然能够赢得教学主动权,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创编演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据辛文房 《唐才子传》 記载,赵嘏 《长安秋望》 中“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两句为杜牧所激赏,被称为“赵倚楼”。陈师道在 《后山诗话》 中说:“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张先这三个佳句,分别出自《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 《剪牡丹·野绿连空》 三首词,因为其中都有一个“影”字,所以得到了
梅兰芳和梅葆玖是民国以来梨园界最著名的父子名伶,两人犹如羲、献相继,名扬中外。如果从梅兰芳的祖父巧玲公开始算起,巧玲、竹芬、兰芳、葆玖则是四代名旦矣。另外,兰芳的伯父雨田乃是“胡琴圣手”,长期给谭鑫培操琴。因此,梅家是名副其实的梨园世家,好几代人在艺坛轰轰烈烈。四代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第一代巧玲和第三代兰芳,第二代竹芬早逝,而第四代葆玖守成居多。  第一代名旦梅巧玲,是大名鼎鼎的“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