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这里说的笑,不是甜美的微笑,不是轻蔑的冷笑,更不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会心一笑”,而是那种简单粗暴、豪放张扬的大笑。想要让我笑出声来,往往十分简单。小时候,只要给我一本《读者》或是《故事会》,我就能独自捧著杂志,对着其中“幽默与笑话”那几页笑上半天。
长大之后,虽然让人发愁的事比过去多了不少,但往好处看,能为我提供笑料的东西也多了许多——微博上“沙雕网友”写的段子,抖音上搞笑博主发的视频……但凡带点喜剧色彩的东西,总是能轻易触发我的笑点,给充满糟心事的现实生活添上一抹廉价而鲜艳的亮色。
最近,正好赶上搞笑综艺《脱口秀大会》热播,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份笑料,于是便和家人一起追了起来。说来有些残酷——作为一个以搞笑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的竞赛与淘汰机制相当激烈,因此不可避免地在网上引发了好几轮“腥风血雨”。
每当那些“自带流量”的选手被其他选手淘汰时,都免不了会有粉丝跳出来争吵“到底谁更好笑”,以至于吵着吵着,就会上升到“晋级的XXX根本一点也不好笑”。作为一个笑点很低的人,我对这种争论从来都只有站在一边挠头的份——毕竟在我看来,大家其实都挺好笑。
如果说这种由选手之间冲突引发的争议,尚且可以让人理解的话,那么更荒唐的,则无疑是那些单纯就某个段子“到底好不好笑”展开的争论。最新一期《脱口秀大会》播出之后,围绕一位热门选手的段子,网上便立刻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人马。
其中一派人马认为:这个选手的段子非常好笑,好笑到了“不笑不是人”的地步。因此,在节目录制现场没有给这位选手“拍灯”(投票)的嘉宾,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为此承受了不少攻击。与此相对,另一派人马则走向了相反的极端,只要见到有人夸这个选手的段子好笑,便会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极力论证这些段子为什么“一点也不好笑”。
当我刚刚开始收看这档节目的时候,我曾认为这里面只有没心没肺的欢乐。但这样的场景,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当我看到好笑的段子时,我只会放声大笑,而不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得为我“陪笑”,反之,当我看到不好笑的段子时,我也只会轻轻按下手中的快进键,而不会跑到网上去给那些真心喜欢这个段子的网友添堵。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能够抱着平常心观看哪怕只是一档搞笑节目。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热衷于为他们接触到的每一件事寻找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旦他们发现别人的想法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同,便会抓狂起来,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的正确,展现出令人望而生畏的攻击性。这种人在网上输出观点的欲望越是强烈,普通人就越是没有表达个人看法的自由与空间。
在我看来,笑与不笑,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一个段子到底好不好笑,并不是一个拥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就连彪炳史册的文学名著,也允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纯粹为了把人逗笑编出来的脱口秀段子,又哪里有什么绝对的评判标准?舆论场上,从来不缺少真正值得讨论的议题。面对那些与善恶是非相关的社会问题,我们大可以去思考与论辩。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都一定要争出个是非,恰恰相反,有太多问题无关对错,而理应给个人的差异化表达留下足够的空间。
当那些喜欢把“三观正”挂在嘴边的网文读者,把所有试图讨论情感与人性复杂性的作品斥为“雷作”的时候;当豆瓣用户把给低分作品打高分、或是给高分作品打低分的人一律打为“水军”的时候;当面对一个脱口秀段子,我发现自己甚至已经失去了“笑的自由”的时候,本来开放与包容的网络空间,正在被极端表达和情绪所侵袭。
尽管这让人有些笑不出来,但我要说:面对那些让我们觉得好笑的段子,我们还是要笑。我们要大大方方地笑,我们要前仰后合地笑。我们笑得越真诚、越开心,便越是能抵消那些总是带着愤怒寻找“标准答案”的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自“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2020年9月20日
长大之后,虽然让人发愁的事比过去多了不少,但往好处看,能为我提供笑料的东西也多了许多——微博上“沙雕网友”写的段子,抖音上搞笑博主发的视频……但凡带点喜剧色彩的东西,总是能轻易触发我的笑点,给充满糟心事的现实生活添上一抹廉价而鲜艳的亮色。
最近,正好赶上搞笑综艺《脱口秀大会》热播,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份笑料,于是便和家人一起追了起来。说来有些残酷——作为一个以搞笑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的竞赛与淘汰机制相当激烈,因此不可避免地在网上引发了好几轮“腥风血雨”。
每当那些“自带流量”的选手被其他选手淘汰时,都免不了会有粉丝跳出来争吵“到底谁更好笑”,以至于吵着吵着,就会上升到“晋级的XXX根本一点也不好笑”。作为一个笑点很低的人,我对这种争论从来都只有站在一边挠头的份——毕竟在我看来,大家其实都挺好笑。
如果说这种由选手之间冲突引发的争议,尚且可以让人理解的话,那么更荒唐的,则无疑是那些单纯就某个段子“到底好不好笑”展开的争论。最新一期《脱口秀大会》播出之后,围绕一位热门选手的段子,网上便立刻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人马。
其中一派人马认为:这个选手的段子非常好笑,好笑到了“不笑不是人”的地步。因此,在节目录制现场没有给这位选手“拍灯”(投票)的嘉宾,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为此承受了不少攻击。与此相对,另一派人马则走向了相反的极端,只要见到有人夸这个选手的段子好笑,便会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极力论证这些段子为什么“一点也不好笑”。
当我刚刚开始收看这档节目的时候,我曾认为这里面只有没心没肺的欢乐。但这样的场景,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当我看到好笑的段子时,我只会放声大笑,而不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得为我“陪笑”,反之,当我看到不好笑的段子时,我也只会轻轻按下手中的快进键,而不会跑到网上去给那些真心喜欢这个段子的网友添堵。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能够抱着平常心观看哪怕只是一档搞笑节目。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热衷于为他们接触到的每一件事寻找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旦他们发现别人的想法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同,便会抓狂起来,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的正确,展现出令人望而生畏的攻击性。这种人在网上输出观点的欲望越是强烈,普通人就越是没有表达个人看法的自由与空间。
在我看来,笑与不笑,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一个段子到底好不好笑,并不是一个拥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就连彪炳史册的文学名著,也允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纯粹为了把人逗笑编出来的脱口秀段子,又哪里有什么绝对的评判标准?舆论场上,从来不缺少真正值得讨论的议题。面对那些与善恶是非相关的社会问题,我们大可以去思考与论辩。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都一定要争出个是非,恰恰相反,有太多问题无关对错,而理应给个人的差异化表达留下足够的空间。
当那些喜欢把“三观正”挂在嘴边的网文读者,把所有试图讨论情感与人性复杂性的作品斥为“雷作”的时候;当豆瓣用户把给低分作品打高分、或是给高分作品打低分的人一律打为“水军”的时候;当面对一个脱口秀段子,我发现自己甚至已经失去了“笑的自由”的时候,本来开放与包容的网络空间,正在被极端表达和情绪所侵袭。
尽管这让人有些笑不出来,但我要说:面对那些让我们觉得好笑的段子,我们还是要笑。我们要大大方方地笑,我们要前仰后合地笑。我们笑得越真诚、越开心,便越是能抵消那些总是带着愤怒寻找“标准答案”的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自“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202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