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题研究的“三个关键问题”及其破解之道——以“类故理思维框架”为视角

来源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研究是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通过分析近年来江苏省某高校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申报书发现,当前的研究生课题研究能力存在着三大突出问题:选题上无核心问题、解题中无适切武器、答题时无统整架构。借鉴“类故理思维框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选题时缺少焦点锚定、问题厘定的意识与能力;解题时缺少统兵作战、联合包围的意识与能力;答题时缺少机制协同、系统统整的意识与能力。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在选题时“以终为始”,从结果和目标入手反推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解题时建立“工具意识”,以创意和契合融入思辨所要装备的武器;在答题时建立“模型观念”,从结构和蓝图出发型构所能设计的系统。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柔性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光显示作为可穿戴集成器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其提出了柔性、可拉伸性、自愈合性等额外的需求。基于硫化锌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发光寿命长、发光组件结构简单等优点,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本文对硫化锌电致发光材料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介绍了硫化锌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研究热点及未来应用,以期对智能可穿戴领域起到有益
期刊
<正>风清月明,秋高气爽,又是一年中秋至。从古至今,赏月食饼饮桂酒,是中国人永恒的中秋主题。在这一天,全家人围坐一席,看月华,吃月饼,拉家常,叙亲情,有一种月是故乡明、团圆最幸福、家和万事兴的良好氛围。这一天,承载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幸福的美好寄托。月饼是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月似饼,饼似月,
期刊
学术社会化是博士生顺利进入学术职业的重要过程,疫情期间主要依托线上开展学术互动。访谈了15名疫情背景下培养的教育学博士生,并对数据进行连续比较分析发现,在线上课程学习、导学互动和学术共同体交流等学术互动实践中,博士生分别面临走马观花与真诚交流的社会化互动形式,获得社会化是自己的事与超越时空界限的社会化互动体验,选择自我修炼与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化应对方式,进而面临“逆反学术社会化”与“学术社会
期刊
阐述了理论在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理论不仅能够深化学位论文的学术性,回应学位论文在学科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的要求,而且还能够降低学位论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成本,增强可读性。指出理论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具有三重价值指向:概念建构、解释与论证、逻辑建构,以此整合研究结果与相关论证材料并为其提供支持。学位论文写作在理论的表征方式上有两种不同取向,现有理论在学位论文写作中的表征方式主要有概念迁移、与现
期刊
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考察19位优秀博士生产出创新成果的经历,发现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促进创新的个人特质包括浓厚的好奇心、雄厚的心理资本、良好的专注力、经验的开放性和利他精神;促进创新的人际环境包括导师高要求、高支持、榜样示范和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支持。在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产生的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相互影响,其良性互动能够促进科研
期刊
认为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论证思维至少内蕴着三重意涵:在起点上,以论证一体为圭臬;在过程中,以反复辩诘为方式;在结果上,以获致信服为旨归。指出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论证思维迷失的主要表现:其一,论证分离,失之于范;其二,论证独断,失之于辩;其三,论证乏力,失之于信。提出三条研究生论证思维的回归路径:把握论证关系,关切事物真相;树立对话意识,转换思考角度;启用攻防论证,反思可击败性。
期刊
<正>Currently,a debate about the country’s China policy is underway in the United States,which is the biggest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debate since 1989.The debate is mainl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C
期刊
<正> 临床化学治疗学的任务“……是在供给临床医师临诊的参考和作为医科学生学习药理学的蓝本”,“更为了供给广大农村医务工作者的需要和中医界的参考……。”作者这种为医师们,尤其是为广大农村中医务干部着想的精神,值得赞扬。书中确实叙述简要,易于阅读,对一般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来说,不无帮助,这是该书的优点。但其中存在问题的地方也不少,因而提出以供读者及作者的参考。
期刊
以“学术部落”中的“都市型”和“田园型”研究模式为视角,以学生发展相关理论为基本框架,从个体—导师—高校制度三个维度对理工科和人文与社会学科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博士生的论文发表具有较强的学科差异。“都市型”研究模式下的理工科博士生论文发表有赖于较高的科研强度、紧密的科研跟从度以及较高密度的科研指导,而过于密切的师生关系以及刚性的论文发表要求对博士生论文发表产生负面作用;“田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