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招与淘汰饱和专 业是对学生负责
毛旭松在2014年12月15日《齐鲁晚报》撰文指出:近十年来,由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一些高校却片面强调“做大做强”,在专业设置上大都着眼于只做“加法”,鲜有主动做“减法”者。2014年12月14日,山东工商学院在教学工作会议上宣布,该校将率先在全省试点专业设置退出机制,暂停甚至淘汰部分“饱和”专业。
如果人们关注这两年的难就业大学专业排行榜,就会惊讶地发现,当年火热的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榜上有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其实不是市场出现了多大的变化,而是高校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当年的热门专业变成现在的烫手山芋,很大原因在于当初各大院校为了吸引考生,纷纷上马相关专业,导致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毕业生,原本前景不错的就业市场,很快出现了饱和。
现在,有些高校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盲目追求高大上,特色的专业院校,为提高知名度纷纷扩招扩建成综合类院校。这样一来,影响力是大了,但也催生了很多办学基础薄弱、就业出路不畅的专业。由于大学招生有服从调剂一说,这些专业每年仍可以获得大量生源。再加上高校对于专业的设置并没有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就造成了现在动不动就出现最难就业季的窘境。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不能一味地铺摊子。不仅要千方百计为招生入学努力,更要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负责。我们欣喜地看到:山东工商学院能够在全省试点率先引入专业设置退出机制,停招甚至淘汰部分饱和专业。根据市场需要并结合师资现状调整专业是高校的明智之举,是治学理念的本质性变化,能够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当然,如何评定饱和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科学严谨的评估,更要避免毕业生就业率造假,从而影响对相关专业的科学评定。从长远来看,建立完善的黄牌警告和红牌淘汰机制,是大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校园安全监管不能公私有别
唐伟在2014年12月15日《法制日报》撰文指出:学前教育特别是民办幼儿园频频出事,一方面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使得条件优越、管理规范和教育科学的公办幼儿园,未能发挥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对行业的管理缺位。民办幼儿园屡屡出现负面事件,主要原因还在于对其管理过于宽松,办学质量和内部管理达不到标准。
其实,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下,教育部门并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设立督学就能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要求各学校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组建,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但这些举措都往往针对公办学校和幼儿园,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则相对被忽视。
上述措施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主要还是在于公共责任出现了偏差,重公办而轻民办,重学后而轻学前,使得所有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存在选择性和片面性设计的问题。公办学校属于政府公共投入,其人财物归政府统一调配,教育从业者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校长的任命、教师的职称评定、学校的管理和师德的要求,都有严格的标准。但民办学校却因为属于社会化办学,很多监管制度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一些地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民办学校一些违规行为,比如资质不达标,无证办学等行为,往往采取默许和纵容态度,为各种乱象埋下了隐患。
唯有公共责任坚挺起来,才能避免幼儿园坍塌悲剧重演。一方面,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优先解决先天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补齐失之过偏的后天短板。对办学的准入条件,必须严格把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不能降低要求。针对民办学校问题较多的现实情况,除了要加强集中性的专项整治之外,平时也应将监管的重心向其转移,并充分发挥社会全面参与的作用,共同致力于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保护未成年人不受到身心伤害。
健全规范才能更多包容特殊学生
蒋璟璟在2014年12月16日《华西都市报》撰文指出:家长联合抗议,要求“驱逐”特定孩子的案例,此前在各地时有发生。对此,舆论总倾向于冠以“多数人暴力”之名,继而加以批之。但评判其中是非曲直,或许并没那么简单。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学校内肆无忌惮、随意捣乱,也难怪其他学生家长会愤怒不已。一旦这种原始的“愤怒”,无法受到健全规则的约束,就注定会衍生一系列的冲突事件……那些不断奔走、施压的家长们,会怀着“拯救孩子”的使命感,抱持“受害者”的无辜心态,采取种种强势的、挑衅性行动;而学校的主管者,也乐于迎合这种群体诉求,以某种“从谏如流”的姿态,顺势对“不受欢迎的学生”施加隔离。
悲哀的是,关于处置“特殊学生”的方式,固有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并未做出缜密的预设安排。这客观上导致了任何个例的结果,都要取决于现实的力量对比和群体的直接博弈。可是,即便如此,那些特殊学生、捣乱孩子,还是每每被视作异类,被提防,被歧视,被隔离。
善待“特殊学生”,或者说“以合理方式对待特殊学生”,从来不能寄希望于道德自觉。唯有在事前就对此类事态加以针对性说明,并由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业务操作规范,才能彻底规避各种形式的“临时伤害”。当然,这个过程,必然要允许不同利益主体、不同专业背景者的充分参与,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拟定规范。我们期待着,在理想状态下,安置特殊学生的事项,自一开始就能纳入一套预先设定的、可以预期的轨道中来。
博士论文写卤鸡肉不悖科学
郁晓东在2014年12月3日《北京晨报》撰文指出:近日,陕西师范大学的女博士孙灵霞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八角茴香(简称八角)与卤鸡肉之间的关系,居然被写成了一篇8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虽然有的网友称其为最美味论文,可是也不乏对这个行为的质疑之声。质疑者的主要观点是:作为高端人才和稀缺资源,用于这种常见的食物上,有浪费资源、无事生非之嫌,甚至有人质疑女博士的学术水平并猜测是不是拿无聊无用的题目骗取名利。 根据报道中描述,女博士之所以研究这个课题,是因为她本身的专业方向是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果按照正常科研逻辑,这个论文方向应该并不奇怪。不知对卤鸡肉课题发出质疑的人,是不是知道,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这位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为对酿酒的兴趣而在晶体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在北京电视台的少儿频道看过一个英国纪录片,节目制作人和一帮工程师,为了论证老虎和狮子谁更厉害,制造了一大堆机械,用咬力、抓力等物理测试,结合计算机模拟来计算结果。整个过程要制作不少东西,都是很好的材料啊,看着就要花不少钱,如果单纯从有用没用的结果来说,这个似乎也有浪费的嫌疑。可是,对未知的兴趣正是科学的原动力之一。现代科技发端国的科学“童心”和研究的“笨工夫”,是值得国人认真思考的。
至于学术界的乱象,既有体制问题、法律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尽快捋顺,也有目前社会道德信仰缺失的背景,还有整个社会对科学研究的功利化态度问题:针对一项研究,公众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有用没用,管理机构更是期待研究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GDP,这些都造成了学术研究宗旨和体系的异化,改变起来,需要时间。
“综合素质”别成另类高考加分
谭敏在2014年12月18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备受关注的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新政终于“揭开面纱”。近日,教育部对外正式发布了《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
近年来,所有的高考改革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公平。加分和自主招生政策,一直是高考的焦点问题。此次明确取消所有的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了“烈士子女”等5类扶持性加分项目,不仅是对民意的有效回应,也是对高考的纠偏之举。要知道,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之初,本来是对高考完全以分取人的制度修正和补充,鼓励有特长的奥赛获奖学生、体育特长生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却乱象频出,屡屡发生弄虚作假和以权换分事件,反而制造出新的不公平:2009年,浙江一所中学被爆出航模高考加分的19名考生中,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2014年高考成绩出炉后,辽宁本溪中学高三学生中可以享受加10分的二级运动员竟然有87人……而自主招生政策,本来是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的录取模式,更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录取机制,也因为在执行过程中问题重重,不仅无法保障公平,反而举步维艰。
公平是高考改革的基础。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保障招生公平,科学选择人才,不仅要破——取消不合理的制度,更要立——合理的制度补位不可缺。无独有偶。教育部官方网站2014年12月1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可以说是对这一要求的细化。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指标加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力图使高考这一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这个大方向无疑是对的。
可是,值得警惕的是,绝不能让综合素质成为下一个“高考加分”。这种担心并非多余。素质教育倡行多年,在高考指挥棒下,一直成效不佳。多年来,大家都明白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自主招生的步伐一直走得小心谨慎,北京大学试行高中校长推荐制甚至在舆论上引起轩然大波。主要原因就在于,虽然唯分数论不是最优选择,但却是保障高考公平无可替代的“硬指标”。一旦涉及各种加分录取的“软指标”,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权力和金钱追逐的名利场。综合素质涉及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主观评价占多数,如何保证真实性和公平性,是此项改革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也是政策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公示、质疑和审核机制,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这也是对高考招生改革实践的全新挑战。
毛旭松在2014年12月15日《齐鲁晚报》撰文指出:近十年来,由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一些高校却片面强调“做大做强”,在专业设置上大都着眼于只做“加法”,鲜有主动做“减法”者。2014年12月14日,山东工商学院在教学工作会议上宣布,该校将率先在全省试点专业设置退出机制,暂停甚至淘汰部分“饱和”专业。
如果人们关注这两年的难就业大学专业排行榜,就会惊讶地发现,当年火热的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榜上有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其实不是市场出现了多大的变化,而是高校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当年的热门专业变成现在的烫手山芋,很大原因在于当初各大院校为了吸引考生,纷纷上马相关专业,导致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毕业生,原本前景不错的就业市场,很快出现了饱和。
现在,有些高校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盲目追求高大上,特色的专业院校,为提高知名度纷纷扩招扩建成综合类院校。这样一来,影响力是大了,但也催生了很多办学基础薄弱、就业出路不畅的专业。由于大学招生有服从调剂一说,这些专业每年仍可以获得大量生源。再加上高校对于专业的设置并没有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就造成了现在动不动就出现最难就业季的窘境。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不能一味地铺摊子。不仅要千方百计为招生入学努力,更要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负责。我们欣喜地看到:山东工商学院能够在全省试点率先引入专业设置退出机制,停招甚至淘汰部分饱和专业。根据市场需要并结合师资现状调整专业是高校的明智之举,是治学理念的本质性变化,能够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当然,如何评定饱和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科学严谨的评估,更要避免毕业生就业率造假,从而影响对相关专业的科学评定。从长远来看,建立完善的黄牌警告和红牌淘汰机制,是大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校园安全监管不能公私有别
唐伟在2014年12月15日《法制日报》撰文指出:学前教育特别是民办幼儿园频频出事,一方面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使得条件优越、管理规范和教育科学的公办幼儿园,未能发挥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对行业的管理缺位。民办幼儿园屡屡出现负面事件,主要原因还在于对其管理过于宽松,办学质量和内部管理达不到标准。
其实,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下,教育部门并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设立督学就能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要求各学校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组建,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但这些举措都往往针对公办学校和幼儿园,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则相对被忽视。
上述措施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主要还是在于公共责任出现了偏差,重公办而轻民办,重学后而轻学前,使得所有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存在选择性和片面性设计的问题。公办学校属于政府公共投入,其人财物归政府统一调配,教育从业者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校长的任命、教师的职称评定、学校的管理和师德的要求,都有严格的标准。但民办学校却因为属于社会化办学,很多监管制度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一些地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民办学校一些违规行为,比如资质不达标,无证办学等行为,往往采取默许和纵容态度,为各种乱象埋下了隐患。
唯有公共责任坚挺起来,才能避免幼儿园坍塌悲剧重演。一方面,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优先解决先天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补齐失之过偏的后天短板。对办学的准入条件,必须严格把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不能降低要求。针对民办学校问题较多的现实情况,除了要加强集中性的专项整治之外,平时也应将监管的重心向其转移,并充分发挥社会全面参与的作用,共同致力于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保护未成年人不受到身心伤害。
健全规范才能更多包容特殊学生
蒋璟璟在2014年12月16日《华西都市报》撰文指出:家长联合抗议,要求“驱逐”特定孩子的案例,此前在各地时有发生。对此,舆论总倾向于冠以“多数人暴力”之名,继而加以批之。但评判其中是非曲直,或许并没那么简单。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学校内肆无忌惮、随意捣乱,也难怪其他学生家长会愤怒不已。一旦这种原始的“愤怒”,无法受到健全规则的约束,就注定会衍生一系列的冲突事件……那些不断奔走、施压的家长们,会怀着“拯救孩子”的使命感,抱持“受害者”的无辜心态,采取种种强势的、挑衅性行动;而学校的主管者,也乐于迎合这种群体诉求,以某种“从谏如流”的姿态,顺势对“不受欢迎的学生”施加隔离。
悲哀的是,关于处置“特殊学生”的方式,固有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并未做出缜密的预设安排。这客观上导致了任何个例的结果,都要取决于现实的力量对比和群体的直接博弈。可是,即便如此,那些特殊学生、捣乱孩子,还是每每被视作异类,被提防,被歧视,被隔离。
善待“特殊学生”,或者说“以合理方式对待特殊学生”,从来不能寄希望于道德自觉。唯有在事前就对此类事态加以针对性说明,并由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业务操作规范,才能彻底规避各种形式的“临时伤害”。当然,这个过程,必然要允许不同利益主体、不同专业背景者的充分参与,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拟定规范。我们期待着,在理想状态下,安置特殊学生的事项,自一开始就能纳入一套预先设定的、可以预期的轨道中来。
博士论文写卤鸡肉不悖科学
郁晓东在2014年12月3日《北京晨报》撰文指出:近日,陕西师范大学的女博士孙灵霞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八角茴香(简称八角)与卤鸡肉之间的关系,居然被写成了一篇8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虽然有的网友称其为最美味论文,可是也不乏对这个行为的质疑之声。质疑者的主要观点是:作为高端人才和稀缺资源,用于这种常见的食物上,有浪费资源、无事生非之嫌,甚至有人质疑女博士的学术水平并猜测是不是拿无聊无用的题目骗取名利。 根据报道中描述,女博士之所以研究这个课题,是因为她本身的专业方向是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果按照正常科研逻辑,这个论文方向应该并不奇怪。不知对卤鸡肉课题发出质疑的人,是不是知道,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这位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为对酿酒的兴趣而在晶体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在北京电视台的少儿频道看过一个英国纪录片,节目制作人和一帮工程师,为了论证老虎和狮子谁更厉害,制造了一大堆机械,用咬力、抓力等物理测试,结合计算机模拟来计算结果。整个过程要制作不少东西,都是很好的材料啊,看着就要花不少钱,如果单纯从有用没用的结果来说,这个似乎也有浪费的嫌疑。可是,对未知的兴趣正是科学的原动力之一。现代科技发端国的科学“童心”和研究的“笨工夫”,是值得国人认真思考的。
至于学术界的乱象,既有体制问题、法律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尽快捋顺,也有目前社会道德信仰缺失的背景,还有整个社会对科学研究的功利化态度问题:针对一项研究,公众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有用没用,管理机构更是期待研究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GDP,这些都造成了学术研究宗旨和体系的异化,改变起来,需要时间。
“综合素质”别成另类高考加分
谭敏在2014年12月18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备受关注的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新政终于“揭开面纱”。近日,教育部对外正式发布了《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
近年来,所有的高考改革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公平。加分和自主招生政策,一直是高考的焦点问题。此次明确取消所有的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了“烈士子女”等5类扶持性加分项目,不仅是对民意的有效回应,也是对高考的纠偏之举。要知道,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之初,本来是对高考完全以分取人的制度修正和补充,鼓励有特长的奥赛获奖学生、体育特长生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却乱象频出,屡屡发生弄虚作假和以权换分事件,反而制造出新的不公平:2009年,浙江一所中学被爆出航模高考加分的19名考生中,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2014年高考成绩出炉后,辽宁本溪中学高三学生中可以享受加10分的二级运动员竟然有87人……而自主招生政策,本来是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的录取模式,更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录取机制,也因为在执行过程中问题重重,不仅无法保障公平,反而举步维艰。
公平是高考改革的基础。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保障招生公平,科学选择人才,不仅要破——取消不合理的制度,更要立——合理的制度补位不可缺。无独有偶。教育部官方网站2014年12月1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可以说是对这一要求的细化。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指标加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力图使高考这一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这个大方向无疑是对的。
可是,值得警惕的是,绝不能让综合素质成为下一个“高考加分”。这种担心并非多余。素质教育倡行多年,在高考指挥棒下,一直成效不佳。多年来,大家都明白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自主招生的步伐一直走得小心谨慎,北京大学试行高中校长推荐制甚至在舆论上引起轩然大波。主要原因就在于,虽然唯分数论不是最优选择,但却是保障高考公平无可替代的“硬指标”。一旦涉及各种加分录取的“软指标”,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权力和金钱追逐的名利场。综合素质涉及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主观评价占多数,如何保证真实性和公平性,是此项改革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也是政策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公示、质疑和审核机制,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这也是对高考招生改革实践的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