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栽培品和野生品的指纹图谱建立及差异性成分确认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知母栽培品和野生品的指纹图谱,确认两者的差异性成分.方法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4批知母栽培品和14批知母野生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混合对照品色谱图比对指认共有峰.同法测定知母栽培品和野生品中指认共有峰对应成分的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确认两者的差异性成分,并比较其含量.结果 在28批知母药材中共有10个共有峰,指认出新芒果苷(峰1)、芒果苷(峰2)、异芒果苷(峰3)、知母皂苷BⅡ(峰7)、知母皂苷BⅢ(峰8)、知母皂苷Ⅰ(峰9)、知母皂苷AⅢ(峰10)7个成分;各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不低于0.963.知母栽培品与野生品中7个成分的平均总含量分别为74.18、84.72 mg/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母栽培品与野生品可被分为两类,差异性成分为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AⅢ(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均大于1).知母栽培品中新芒果苷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品(P<0.05),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和知母皂苷AⅢ含量均明显低于野生品(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知母的指纹图谱,并初步确认了知母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差异性成分.
其他文献
作为高度动态的细胞器,脂滴存在生物发生和凋亡两种机制.作为脂滴的凋亡机制之一,脂噬在生理状态下会被脂滴生成过程中的多种关键分子(DGAT1、Seipin和Plin2等)调控.高脂高糖膳食会引起脂肪组织和肝脏中脂肪酸过度堆积、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肪变性,从而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脏中脂噬信号通路和脂滴代谢中的关键分子能够调控NAFLD的发生.运动是治疗NAFLD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脂噬介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运动调控的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在NAFLD中,运动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脂质代谢紊乱
目的 为完善我国药品及医用耗材(以下简称“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检索2018年11月-2021年11月我国出台的药品及耗材集采相关政策文件,运用政策分析法并参照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我国集采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结果 与结论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保障部门通过激励和监督措施来保障医疗机构合理使用中选产品;医疗保障部门通过优化医保支付方式,促进医疗机构自主控费,并做好招标采购信用评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一致性评价和中选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随着国家组织和省际跨区域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