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区,只有距离实验场47公里外的一处盐场,可提供简单生活必需品。每隔两天,黄长强一行就要去几十公里外的盐场拉馒头和水,特别的佳肴是发酸的腌榨菜,馒头就榨菜,再喝上几口混着沙粒的白开水,这就是一位博士生导师的试飞生活。
白鹿原上父亲的凝望
一张“拿尺规,戴眼镜”的“科研兵”宣传画,黄长强却记忆犹新,只因它勾起了当初的从军梦。
1983年,抱着携笔从戎的信念,22岁的黄长强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学院)毕业,只身来到白鹿原下,开始了军旅生涯。30年过去了,当初一起来到白鹿原下的同龄人,有的已经下海经商、家财万贯;有的早已走上行政岗位,黄长强却依然坚持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
漫漫30年的军旅路上,有风雨,也有阳光。
曾经,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菜鸟”:初来乍到,想做科研,苦无门路;想教书育人,又缺乏经验。后来,他一跃转身变为教学“新秀”:一连3年,他年年都在全院评比中闯进前三名,最后他还在空军做巡回示范教学,介绍自己的授课经验。
曾经,他所在的教研室“家徒四壁”:教研室名不见经传,只有近500本专业图书的“家底”和2000块钱外债,四处寻项目。后来,教研室成为响当当的“军械120”,各大研究所、基层部队慕名而来,每年的科研经费已达数千万……
所有成果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在黄长强同事的眼中,这么多年来,他唯一可以抛开数据、项目休息的地方就是学校后面的那片白鹿原。每当完成一项重大科研项目,黄长强都会在白鹿原上的一棵小树下坐一会儿,深思一会儿。
这里,埋着他父亲的一捧骨灰。1986年,黄长强父亲在老家去世,忙于科研攻关的他没能回去送父亲最后一程。而他是父亲引以为荣的孩子,在他身上寄托了父辈的期望。父亲在去世前曾立下遗嘱,要埋一捧骨灰在学校附近,要看着他成长。“几十年来,每时每刻,我都感到,父亲在身后注视着我,每分每秒我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平实的话语透出的是铁血侠骨,柔情绵长。
十万火急,谁能亮剑
去年,南海某域海面,一场某型武装直升机海上打靶演习正酣。然而对于海上新型环境,武装直升机在打靶时总是存在偏差,命中率很低。原因在哪里?现场无人能回答。
十万火急,谁能亮剑? 黄长强再一次紧急受命到现场解决问题。到达现场,黄长强登机观察分析,帮助飞行员纠正偏差、校正靶位,最终取得了目标火力全面覆盖的优异战果。外人看来,黄长强这般“沙场救急”的本领貌似“撞大运”。但黄长强知道:他和他的团队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部队“把脉问诊”,使他对部队装备需求了如指掌,从而找到了一个个创新的支点,把教学、科研和服务部队紧密地联系起来。他深信:只有瞄准战场,到部队一线,才有出路。
某型运输直升机,迫切需要加装武器系统。而该系统不是简单的拼装,更要解决武器系统操作、机弹结合等一系列难题。如果从国外引进,一架需要数百万元,庞大的费用成为该型飞机战斗力形成的“拦路虎”。
当时只有32岁的黄长强,被任命为该武器系统设计师。懂行的人都知道,为运输直升机设计武器系统,本身就是个“烫手山芋”,如今还要给引进的运输直升机装备国产武器,更是难上加难,只能白手起家。那段时间,黄长强不仅和时间赛跑,也在和身体抗争。去北京参加方案评审会,上火车前,他已经发烧至39摄氏度,上火车后,他又烧至40.2摄氏度。坐在对面的一对中医夫妇,迅速为他进行了推拿治疗,烧退后,当得知黄长强是外出执行任务的军校教授时,他们感慨地说:“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坚强。”凭着这股干劲,黄长强如期完成任务。实弹试靶那天,为增强试飞员的信心,黄长强主动请缨登机“陪打”。
湛蓝的天空,直升机加速、俯冲、刹车、拉起……一系列“极限运动”让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黄长强呕吐不止。百余发火箭喷薄而出,黄长强从舷窗望去,足球场大小的目标顷刻间一片火海。全部覆盖目标,成功了! 目前,我军武装直升机团,都有黄长强团队研制的装备。也正因此,这位身着“空军蓝”的教授,已被官兵称为“军械120”。
无人区·光斑·死神
不行千里万里,敌方目标尽显眼前。不调千军万马,敌方目标尽被摧毁。做到这些的,是无人机。
现代战争,一项重要的要求是:看得见、打得准。当今世界航空装备正向无人化、隐身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的趋势发展,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无人作战飞机,也将无人作战飞机作为未来装备发展的重点。
这些信息都让黄长强感到,无人机平台与武器系统的结合是新型作战力量战斗力形成的重点。从那时开始,他便组织团队多种渠道收集这一领域的信息。课题刚启动,黄长强就提出了研制思路:按照装备发展需求,开展无人飞行器作战技术研究,满足未来作战需要。
这次攻关,黄长强和战友们几度与死神握手。那次无人机试飞,戈壁大漠,零下23摄氏度,飞机发动机在几千米高空突然停车,伞降在78公里以外的沙漠。为了找回飞机,黄长强一行车越铁路,手填壕沟,当离飞机只有8公里时,一条河横在了面前。他们在沙漠里狂奔了150公里才找到桥,此时,已是深夜。当车在漆黑中横跨山脉时,只能看到车灯照在路上的两个光斑。突然,光斑消失了,黄长强命令紧急停车。下车一看,车轮已在深沟边上,零下23摄氏度的寒风中,所有人的脊背直流冷汗。
试飞期间,遇到很多的危险和困难,吃苦受累成了平常事。
无人区,只有距离实验场47公里外的一处盐场,可提供简单生活必需品,于是每隔两天,黄长强一行就要去几十公里外的盐场拉馒头和水,特别的佳肴是发酸的腌榨菜,馒头就榨菜,再喝上几口混着沙粒的白开水。
无人区,每次试飞,他们把10多顶帐篷在方圆60公里的一个干涸湖底一字排开。一次,他们竟然遇到这片戈壁30年不遇的山洪!半夜醒来时,人、设备、帐篷,都浸泡在洪水中。沙尘暴、龙卷风、高温、烈日……这些沙漠戈壁的“主人”,经常“光顾”他们。几年来,黄长强团队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无人机研发领域越走越远:研制的特种性能高速无人机,具有重大创新,由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建了“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硕士和博士点,无人智能攻击系统理论体系和作战仿真实验室相继 组建……无限风光在险峰。如今的黄长强,正带领着他的团队正在一个个崭新的领域攀登。
【人物名片】
黄长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12项,主编著作12部;中央军委批准记一等功1次、空军党委批准记二等功4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今年,他光荣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白鹿原上父亲的凝望
一张“拿尺规,戴眼镜”的“科研兵”宣传画,黄长强却记忆犹新,只因它勾起了当初的从军梦。
1983年,抱着携笔从戎的信念,22岁的黄长强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学院)毕业,只身来到白鹿原下,开始了军旅生涯。30年过去了,当初一起来到白鹿原下的同龄人,有的已经下海经商、家财万贯;有的早已走上行政岗位,黄长强却依然坚持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
漫漫30年的军旅路上,有风雨,也有阳光。
曾经,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菜鸟”:初来乍到,想做科研,苦无门路;想教书育人,又缺乏经验。后来,他一跃转身变为教学“新秀”:一连3年,他年年都在全院评比中闯进前三名,最后他还在空军做巡回示范教学,介绍自己的授课经验。
曾经,他所在的教研室“家徒四壁”:教研室名不见经传,只有近500本专业图书的“家底”和2000块钱外债,四处寻项目。后来,教研室成为响当当的“军械120”,各大研究所、基层部队慕名而来,每年的科研经费已达数千万……
所有成果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在黄长强同事的眼中,这么多年来,他唯一可以抛开数据、项目休息的地方就是学校后面的那片白鹿原。每当完成一项重大科研项目,黄长强都会在白鹿原上的一棵小树下坐一会儿,深思一会儿。
这里,埋着他父亲的一捧骨灰。1986年,黄长强父亲在老家去世,忙于科研攻关的他没能回去送父亲最后一程。而他是父亲引以为荣的孩子,在他身上寄托了父辈的期望。父亲在去世前曾立下遗嘱,要埋一捧骨灰在学校附近,要看着他成长。“几十年来,每时每刻,我都感到,父亲在身后注视着我,每分每秒我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平实的话语透出的是铁血侠骨,柔情绵长。
十万火急,谁能亮剑
去年,南海某域海面,一场某型武装直升机海上打靶演习正酣。然而对于海上新型环境,武装直升机在打靶时总是存在偏差,命中率很低。原因在哪里?现场无人能回答。
十万火急,谁能亮剑? 黄长强再一次紧急受命到现场解决问题。到达现场,黄长强登机观察分析,帮助飞行员纠正偏差、校正靶位,最终取得了目标火力全面覆盖的优异战果。外人看来,黄长强这般“沙场救急”的本领貌似“撞大运”。但黄长强知道:他和他的团队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部队“把脉问诊”,使他对部队装备需求了如指掌,从而找到了一个个创新的支点,把教学、科研和服务部队紧密地联系起来。他深信:只有瞄准战场,到部队一线,才有出路。
某型运输直升机,迫切需要加装武器系统。而该系统不是简单的拼装,更要解决武器系统操作、机弹结合等一系列难题。如果从国外引进,一架需要数百万元,庞大的费用成为该型飞机战斗力形成的“拦路虎”。
当时只有32岁的黄长强,被任命为该武器系统设计师。懂行的人都知道,为运输直升机设计武器系统,本身就是个“烫手山芋”,如今还要给引进的运输直升机装备国产武器,更是难上加难,只能白手起家。那段时间,黄长强不仅和时间赛跑,也在和身体抗争。去北京参加方案评审会,上火车前,他已经发烧至39摄氏度,上火车后,他又烧至40.2摄氏度。坐在对面的一对中医夫妇,迅速为他进行了推拿治疗,烧退后,当得知黄长强是外出执行任务的军校教授时,他们感慨地说:“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坚强。”凭着这股干劲,黄长强如期完成任务。实弹试靶那天,为增强试飞员的信心,黄长强主动请缨登机“陪打”。
湛蓝的天空,直升机加速、俯冲、刹车、拉起……一系列“极限运动”让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黄长强呕吐不止。百余发火箭喷薄而出,黄长强从舷窗望去,足球场大小的目标顷刻间一片火海。全部覆盖目标,成功了! 目前,我军武装直升机团,都有黄长强团队研制的装备。也正因此,这位身着“空军蓝”的教授,已被官兵称为“军械120”。
无人区·光斑·死神
不行千里万里,敌方目标尽显眼前。不调千军万马,敌方目标尽被摧毁。做到这些的,是无人机。
现代战争,一项重要的要求是:看得见、打得准。当今世界航空装备正向无人化、隐身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的趋势发展,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无人作战飞机,也将无人作战飞机作为未来装备发展的重点。
这些信息都让黄长强感到,无人机平台与武器系统的结合是新型作战力量战斗力形成的重点。从那时开始,他便组织团队多种渠道收集这一领域的信息。课题刚启动,黄长强就提出了研制思路:按照装备发展需求,开展无人飞行器作战技术研究,满足未来作战需要。
这次攻关,黄长强和战友们几度与死神握手。那次无人机试飞,戈壁大漠,零下23摄氏度,飞机发动机在几千米高空突然停车,伞降在78公里以外的沙漠。为了找回飞机,黄长强一行车越铁路,手填壕沟,当离飞机只有8公里时,一条河横在了面前。他们在沙漠里狂奔了150公里才找到桥,此时,已是深夜。当车在漆黑中横跨山脉时,只能看到车灯照在路上的两个光斑。突然,光斑消失了,黄长强命令紧急停车。下车一看,车轮已在深沟边上,零下23摄氏度的寒风中,所有人的脊背直流冷汗。
试飞期间,遇到很多的危险和困难,吃苦受累成了平常事。
无人区,只有距离实验场47公里外的一处盐场,可提供简单生活必需品,于是每隔两天,黄长强一行就要去几十公里外的盐场拉馒头和水,特别的佳肴是发酸的腌榨菜,馒头就榨菜,再喝上几口混着沙粒的白开水。
无人区,每次试飞,他们把10多顶帐篷在方圆60公里的一个干涸湖底一字排开。一次,他们竟然遇到这片戈壁30年不遇的山洪!半夜醒来时,人、设备、帐篷,都浸泡在洪水中。沙尘暴、龙卷风、高温、烈日……这些沙漠戈壁的“主人”,经常“光顾”他们。几年来,黄长强团队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无人机研发领域越走越远:研制的特种性能高速无人机,具有重大创新,由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建了“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硕士和博士点,无人智能攻击系统理论体系和作战仿真实验室相继 组建……无限风光在险峰。如今的黄长强,正带领着他的团队正在一个个崭新的领域攀登。
【人物名片】
黄长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12项,主编著作12部;中央军委批准记一等功1次、空军党委批准记二等功4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今年,他光荣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