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fengt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平时应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不光要听清人物说话的内容,还要留心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强调、语气、习惯、用词,观察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以及相伴随的动作,这样才能使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
  关键词:语言描写 个性特征 身份特征
  
   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语言描写应该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一个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是中学生写人物时常用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的简捷、灵活,基本上能运用得到位。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而且总是能反映其人物的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等。进行语言描写时,一定要反映出人物这些方面各自不同的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物的语言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呢?
   一、语言描写要体现个性特征
  要写出一个人物的个性,除了对其语言特色做描述,还可以让不同人物做交流,从不同人物语言中挖掘各自的特性,对话描写就是一个比较和区别人物特性的好方法。如《故乡》中的人物语言就各有特色,以杨二嫂为例:
  ①“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②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③“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④“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⑤“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这几句富有特色的人物对话,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自私、刻薄的思想性格,透露出她被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意识浸染的灵魂。结合人物的谈话,作者还绘声绘色地描摹了杨二嫂说话时尖利刺耳、毫无顾忌的腔调和咄咄逼人的气势。
  二、语言要能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
  我国有许多经典故事,对各色人物都有独到的描述,其中不乏运用语言描述揭示人物性格的例子。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旁边一个戴乌纱帽的县官,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有何妨?”
  这时,正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睁着眼睛说瞎话。”
  这个故事很经典,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有不同感受,那么所思所言就大不一样,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是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吃皇粮,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受饥挨冻,下不下雪无所谓;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三、语言对话要能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
  言为心声。作者选择人物的语言不是随便而为之,它应是人物思想的外在反映,能够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意图。而安排人物之间的对话,更是直接展示人物心灵,显示人物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的变化的手段,从而揭示人物的心灵。如孔乙己在酒店里和众人间的对话: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这段对话揭示了孔乙己痛苦尴尬又无奈的心情,加上人物表情,更加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心理,他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但事实上证明不了,又偏要争面子。这越发给众人增添笑柄,拿他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这段对话刻画出众人的麻木不仁,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下面再看《老师的高跟鞋》中的语言描写:
  “你是说我平时在学校为什么不穿高跟鞋吧?”
  “嗯,我们从来就没见您穿过。”
  “刚参加工作时,穿过一年。后来在学校我就不穿了,只是在假期或有个什么走动才穿穿……其实,我还是非常喜欢穿的,那种感觉让人很舒服的。”
  “您今天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高傲的公主,美得我都爱慕之心怦然而动了。可您为什么……”
  “看你说的,没有那么夸张!”萧老师打断我说,“我不穿高跟鞋完全是为了同学们。我毕业回来时,带的是你们的上一届学生。那时,我刚刚告别潇洒浪漫的大学生活,当了一名中学老师,热情很高,一心希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爱心哺育祖国的花朵,描绘这片天空……女人天生爱美,又正是青春年华,每天高跟鞋,长筒袜,淑女裙。所到之处,引来一片赞叹的目光。经常在课堂上也能看到学生们在背后指指点点。班里的男生们当面夸我漂亮,女生们也讲究起穿衣打扮来了。我当时还真有点沾沾自喜,飘飘然了……”
  师生的一番对话,语言活泼,也不乏幽默和时代色彩,展示出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教师的动人风采。
  要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平时应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不光要听清人物说话的内容,还要留心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强调、语气、习惯、用词,观察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以及相伴随的动作,这样才能使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
其他文献
叶松荣教授《断裂与失衡》(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研究的是西方20世纪两次重大转折时期(一是10—40年代末无调性音乐、十二音体系、多调性音乐、噪音音乐、音丛、音色旋律、微分音音乐、整体序列音乐;二是五六十年代偶然音乐、点描音乐、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音色音乐) “新音乐”的创作。他论述六个问题:1.创新理念的构建与缺失;2.作曲新技法的频繁更替;3.大多作品弱化民族特性的现象;4.创新效
摘要: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通过分析全国卷及新课标卷的三首古诗词,可以看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仍为考查的重点。高瞻远瞩才能把握方向,柳暗花明。  关键词:2010高考;古诗词;重点;方向    先来看看2010年全国卷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情况:  2010年全国卷一的古诗鉴赏试题以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的《咏素蝶诗》为材料,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
本刊讯 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打造的大型戏曲、综艺选拔真人秀——“美猴王争霸赛”于2013年5月31日开播。“美猴王”孙悟空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典神话形象一直活跃在戏曲、影视及文学的舞台,从而被大众认知与喜爱。“美猴王争霸赛”作为央视首档戏曲真人秀节目,与以往同类节目仅仅针对戏曲圈内招募专业选手的赛制不同,开启了“全  民争霸”模式,为广大戏曲爱好者及“猴王迷”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美猴王争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学堂乐歌《送别》这节音乐课教学过程的分析,阐明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音乐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这一教育教学思想。  关键词:心灵的愉悦;学习的兴趣;审美的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的师范教育课程与教法陈旧落后,信息量低,重技能轻知识,因此培养出的一代代音乐教师大都知识面狭窄,教学能力偏低,大多数教师对音乐教育地理解就是“
摘要: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习与考查,我认为只有践行英语教学的语言性,才会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才会使英语课更有“英语味”。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扎实的口语基本功;二、把朗读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三、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英语教学。  关键词:口语基本功;朗读;真实的情境创设    传统的语言教学忽视口语而重视书面语,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这使许多学生患上外语聋哑症[1]
肃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音乐创作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有更多使用原创音乐的,也有合理地利用革命历史歌曲的,进而也事半功倍地利用了这些革命历史歌曲潜在的艺术表现力,故极大深化了这些剧目的思想主题。“金韬红军三部曲”即如此。2001年,导演金韬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推出24集电视连续剧《长征》(王朝柱编剧,王云之作曲);2007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推出36集电视连续剧《井冈山》(邵钧林编剧,
摘要:想象、创造、平衡多种思维方式存在于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容易兴奋、有很好的探求心理等特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关键字:兴趣 想象 多媒体 写生 教具 展示    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教学中我发现只
一、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发展简史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OUSTICA-BEIJING)由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发起创立于1994年,每年10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是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历程中历史最悠久、亚洲乃至全球规格最高、具有国际品牌价值的电子音乐年度盛会。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发展经历了24个年头。通过对一些标志性事件以及重要活动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大致可以  电子音乐节的发展历史划分为
“百川奖”作曲比赛是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承办的一项面向海内外青年作曲家的赛事。第六届“百川奖”作曲比赛自2015年4月就开始筹备,并于同年12月5日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决赛音乐会,通过现场演奏,当场打分的方式决出作品名次。担任决赛的评委由11位国内外作曲家组成,分别为:许舒亚(评委会主席)、特里斯坦·米哈伊(Tristan Murail)[法]、史特曼(Kurt Sta
中国成立的70年,也是作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侗族大歌向舞台化、艺术化转型的70年。从1953年贵州黎平民间歌手首次登上“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舞台,到2014年底“南侗”各种类型的大歌歌队集体亮相“首届百村歌赛”,这种以“舞台表演”为目标的实践形式不但成为当代侗族大歌的一种重要存衍方式,而且其所积累下的一套将民间大歌艺术化、舞台化的“经验”或者“传统”,包括曲目曲库、表现手法等,也全面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