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个大刀阔斧的改革决策,一个个飞速跨越的建设项目,预示着灵石的美好前景。走进今日的灵石,大街小巷充盈着“转型跨越”的浓厚氛围,而绽放在这里的科普之花更令人赞叹不已。
近年来,灵石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大力开展了科普惠农、科普益民、科普强企、科普助教等一系列科普强县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科普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2011年,灵石县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2011~2015)”以来,其科普力度继续加大,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去年,灵石县再次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起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开始向新一轮的“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迈进。
顶层设计 巩固提升科普格局
科学普及、科普示范是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基础工程。
一直以来,灵石县委、县政府始终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普工作作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为推进科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去年10月份,在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认真听取了科协、财政、人社、农委等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传达了上级科协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精神,及时制订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组,调整充实了全民科学素质领导组,并将创建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周密部署、积极创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为保障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县政府在县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科普人均经费达2元以上,“全国科普日”、“科技周”及“科普大篷车”等活动经费全部落实到位,保障了全县各项科普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县委、县政府还定期表彰在科普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热爱科普、献身科普事业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凝心聚力 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科普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广大民众广泛参与。灵石县委、县政府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抓手,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狠抓科普工作的基础建设、组织建设、网络建设、阵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氛围。
目前,全县12个乡镇、3个社区全部建立健全科协组织;80%以上的乡镇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4个社区居委建有科普协会;全县共建160个科普信息栏,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学素养;80%以上的县直单位、行政村订阅了《科学导报》和《今日农业》,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开辟了《灵石科普网》,及时反映全县科普动态;培养了一大批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协会、科普带头人,组建了150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多年来,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社会各界同台共舞,发出了科普工作的最强音,为全县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县人社局、县农委、县林业局、县农广校等有关单位和部门还依据各自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对所属人员进行从业培训,对特种岗位人员进行特岗培训,对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县委宣传部、政法委组织全县副科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金融知识专题讲座、网络舆情、道德大讲堂、法治大讲堂,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应对危机的能力。蓝图职业技术学校随着科普的需求应用而生,依据社会需求,常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表现活跃。近三年来,累计培训人数达6.6万人,全面提高了四大人群的科学素质、科学技能、致富能力,为灵石县转型发展、多元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
创新发展 科普工作提档升级
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灵石县做到了目标明确。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号,为创新和拓展科协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关键时刻,灵石县委、县政府紧抓全面深化改革机遇,进一步明确推进和服务改革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参与改革,努力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优势、发挥作用。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科普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科普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县委、县政府推进,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整合社会各界的科普资源,实现科普共享平台,为全县科普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科普宣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县产业重点,着力推广科学技术、强化服务功能,有力推动了灵石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眼下,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已在灵石县全县全面形成。实践也再次证明,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有效且有力地推动了灵石县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的科普工作将把灵石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可以预见,美丽的灵石,必将成为三晋大地一个科学之光普照的科普之城。
近年来,灵石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大力开展了科普惠农、科普益民、科普强企、科普助教等一系列科普强县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科普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2011年,灵石县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2011~2015)”以来,其科普力度继续加大,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去年,灵石县再次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起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开始向新一轮的“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迈进。
顶层设计 巩固提升科普格局
科学普及、科普示范是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基础工程。
一直以来,灵石县委、县政府始终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普工作作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为推进科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去年10月份,在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认真听取了科协、财政、人社、农委等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传达了上级科协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精神,及时制订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组,调整充实了全民科学素质领导组,并将创建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周密部署、积极创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为保障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县政府在县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科普人均经费达2元以上,“全国科普日”、“科技周”及“科普大篷车”等活动经费全部落实到位,保障了全县各项科普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县委、县政府还定期表彰在科普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热爱科普、献身科普事业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凝心聚力 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科普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广大民众广泛参与。灵石县委、县政府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抓手,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狠抓科普工作的基础建设、组织建设、网络建设、阵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氛围。
目前,全县12个乡镇、3个社区全部建立健全科协组织;80%以上的乡镇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4个社区居委建有科普协会;全县共建160个科普信息栏,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学素养;80%以上的县直单位、行政村订阅了《科学导报》和《今日农业》,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开辟了《灵石科普网》,及时反映全县科普动态;培养了一大批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协会、科普带头人,组建了150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多年来,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社会各界同台共舞,发出了科普工作的最强音,为全县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县人社局、县农委、县林业局、县农广校等有关单位和部门还依据各自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对所属人员进行从业培训,对特种岗位人员进行特岗培训,对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县委宣传部、政法委组织全县副科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金融知识专题讲座、网络舆情、道德大讲堂、法治大讲堂,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应对危机的能力。蓝图职业技术学校随着科普的需求应用而生,依据社会需求,常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表现活跃。近三年来,累计培训人数达6.6万人,全面提高了四大人群的科学素质、科学技能、致富能力,为灵石县转型发展、多元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
创新发展 科普工作提档升级
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灵石县做到了目标明确。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号,为创新和拓展科协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关键时刻,灵石县委、县政府紧抓全面深化改革机遇,进一步明确推进和服务改革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参与改革,努力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优势、发挥作用。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科普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科普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县委、县政府推进,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整合社会各界的科普资源,实现科普共享平台,为全县科普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科普宣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县产业重点,着力推广科学技术、强化服务功能,有力推动了灵石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眼下,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已在灵石县全县全面形成。实践也再次证明,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有效且有力地推动了灵石县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的科普工作将把灵石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可以预见,美丽的灵石,必将成为三晋大地一个科学之光普照的科普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