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起认识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想问题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主角,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共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点,我认为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来学习。带着问题学习,才能使教学过程轻松、愉快;有目的的
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让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想问题
思维从问题开始,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问、有所得,才会有兴趣,才能形成动力。初中生好奇心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更关注,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再通过设问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去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引导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打好第一步基础,才能为后面的学习起垫石铺路的作用。例如,《树立团队精神》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结合校运会上各班的接力赛,让学生谈谈本班取得的成绩,谈谈自己的表现,学生很感兴趣,七觜八舌,叽叽喳喳,表现非常活跃。然后置问:为什么本班能取得好的或不好的成绩?学生就会思考一下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节课上我还给同学们做了一个“一张报纸上能站多少个人的”小游戏,这个游戏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都跃跃欲试,争着举手要来试一试,这样我就让四个组的同学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同学能在这张报纸上站的人最多。游戏结束后马上设问:为什么有的组能在这张报纸上站那么多人,而其他组不能呢?同学们稍一沉思就能理解了。这样,教学的第一步就轻松愉快地完成了。
如果老师每节课都有些与教学相关的故事、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并设置与这节课教学相关的问题,逐渐让学生自己去想故事、案例后面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就会逐渐养成想问题的好习惯,并且在想的高度、宽度得到提高和增强。
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进,疑即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现在的学生缺少的正是问题。没有问题不是已经把问题弄清了、解决了,而是不去想问题,不能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意味着落伍,意味着退步。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恰恰是学习,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发现问题,说明学生理解知识的思维不畅,理论不能解释现实。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就能有目标地去把握知识。如何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是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10多岁的初中生,知识水平有限,思维方式、能力尚幼稚,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作为老师,就必须有所准备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科教兴国的重托》教学过程中,在看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这个知识点时,由于平时的鼓励,同学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我就看到还有很多的未成年学生没有享受到这种权利或履行这种义务,对这种现象的存在又做何解释呢?”学生们纷纷举例说明,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要求学生发现问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要让学生能持之以恒则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加强训练,使学生由敢于质疑进而善于质疑,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从阅读和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
三、带领学生研究问题
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会有不同的思路,这是创造性的基础。发现和找出问题后,就需要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课堂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共同探讨问题,是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师生互动过程。研究问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就一些容易发生偏差的内容,或者是社会上热门话题,结合前面发现和找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研究,组织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根据课时内容要求,时间安排上考虑选择一种形式或者交替使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相互启发,在思考、争议中去领悟,在思维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营造一种学术研究的氛围。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训练了学生的口才。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对的给予确定和表扬,错的给予指点和矫正的同时予以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这时,教师再结合理论、原理去作解释就不再是单纯的讲课,学生经过讨论后对问题已有较明确的认识,教师稍作解释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学生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提高,既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放宽思路,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亦有多种:⑴看书,⑵思考,⑶讨论,⑷考察,⑸上网查询等等。初中现阶段教师在教学上适用最多的是前三种,且相互结合交替使用:看书思考找问题,思考讨论研究问题,讨论归纳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堂上堂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所学的知识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样既学到了课本知识又不局限于课本,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以课文为主,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象;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引导其找出正确的答案,把解决的问题用笔记形式记下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记录,以便以后温故知新。
通过前面几方面的实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因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就能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摒弃错误,在讨论中体会知识的有用性和趣味性;在比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增强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师的诱导下激发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广西柳州市西鹅中学)
关键词:想问题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主角,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共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点,我认为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来学习。带着问题学习,才能使教学过程轻松、愉快;有目的的
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让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想问题
思维从问题开始,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问、有所得,才会有兴趣,才能形成动力。初中生好奇心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更关注,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再通过设问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去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引导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打好第一步基础,才能为后面的学习起垫石铺路的作用。例如,《树立团队精神》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结合校运会上各班的接力赛,让学生谈谈本班取得的成绩,谈谈自己的表现,学生很感兴趣,七觜八舌,叽叽喳喳,表现非常活跃。然后置问:为什么本班能取得好的或不好的成绩?学生就会思考一下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节课上我还给同学们做了一个“一张报纸上能站多少个人的”小游戏,这个游戏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都跃跃欲试,争着举手要来试一试,这样我就让四个组的同学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同学能在这张报纸上站的人最多。游戏结束后马上设问:为什么有的组能在这张报纸上站那么多人,而其他组不能呢?同学们稍一沉思就能理解了。这样,教学的第一步就轻松愉快地完成了。
如果老师每节课都有些与教学相关的故事、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并设置与这节课教学相关的问题,逐渐让学生自己去想故事、案例后面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就会逐渐养成想问题的好习惯,并且在想的高度、宽度得到提高和增强。
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进,疑即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现在的学生缺少的正是问题。没有问题不是已经把问题弄清了、解决了,而是不去想问题,不能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意味着落伍,意味着退步。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恰恰是学习,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发现问题,说明学生理解知识的思维不畅,理论不能解释现实。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就能有目标地去把握知识。如何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是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10多岁的初中生,知识水平有限,思维方式、能力尚幼稚,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作为老师,就必须有所准备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科教兴国的重托》教学过程中,在看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这个知识点时,由于平时的鼓励,同学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我就看到还有很多的未成年学生没有享受到这种权利或履行这种义务,对这种现象的存在又做何解释呢?”学生们纷纷举例说明,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要求学生发现问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要让学生能持之以恒则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加强训练,使学生由敢于质疑进而善于质疑,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从阅读和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
三、带领学生研究问题
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会有不同的思路,这是创造性的基础。发现和找出问题后,就需要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课堂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共同探讨问题,是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师生互动过程。研究问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就一些容易发生偏差的内容,或者是社会上热门话题,结合前面发现和找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研究,组织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根据课时内容要求,时间安排上考虑选择一种形式或者交替使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相互启发,在思考、争议中去领悟,在思维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营造一种学术研究的氛围。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训练了学生的口才。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对的给予确定和表扬,错的给予指点和矫正的同时予以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这时,教师再结合理论、原理去作解释就不再是单纯的讲课,学生经过讨论后对问题已有较明确的认识,教师稍作解释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学生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提高,既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放宽思路,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亦有多种:⑴看书,⑵思考,⑶讨论,⑷考察,⑸上网查询等等。初中现阶段教师在教学上适用最多的是前三种,且相互结合交替使用:看书思考找问题,思考讨论研究问题,讨论归纳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堂上堂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所学的知识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样既学到了课本知识又不局限于课本,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以课文为主,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象;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引导其找出正确的答案,把解决的问题用笔记形式记下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记录,以便以后温故知新。
通过前面几方面的实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因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就能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摒弃错误,在讨论中体会知识的有用性和趣味性;在比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增强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师的诱导下激发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广西柳州市西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