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中的多中心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早期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8家卒中中心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将其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观察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90 d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7例患者,其中他汀组200例(81.0%)、非他汀组47例(19.0%),经倾向评分匹配1∶1匹配后,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各43例.倾向评分匹配后,他汀组90 d mRS评分0~2分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非他汀组(P<0.05),90 d死亡率显著低于非他汀组(P<0.05),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侧支循环均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 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早期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且安全性高,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是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分权化、市场化改革后,追求辖区经济发展与繁荣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目标,但由于发展经济的资源要素是稀缺并可流动的,地方政府间围绕辖区经济发展而展开的竞争就难以避免。
随着新一届政府党风廉政建设的大力开展,如何把政府伦理道德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使道德自律与他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行政伦理规范真正的内化到公务员的内心深处,成为众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