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camea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草创于1981年,2003年6月29日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首家非国有博物馆。于2009年5月1日新馆正式接待观众,先后接待了文化部蔡武部长等国家及省市领导。目前拥有关于安徽历史文化、重大事件、政治名人、楹联匾额、徽州三雕、民风民俗等相关文物藏品近6万件,占地面积50余亩,拥有十三馆一群落,最终将建设三十座徽文化专题博物馆和古民居群落,形成在国际上最具规模化、系列化、学术性的徽文化专题性博物馆。源泉博物馆以收藏保护、展览陈列、研究发掘、服务教育为目的,以徽商、徽学、徽文化为核心价值,创新“让文物藏品活起来”等一系列情景互动。2011年3月,源泉博物馆成为安徽博物院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2012年底被安徽省文化厅评为“全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2013年被安徽省文化厅授予“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被合肥报业传媒集团评为“合肥首届十佳最有氛围读书场所”,2015年荣获中国建筑协会科普基地。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非国有博物馆”,并授予“全国非国有博物馆管理运行示范单位”光荣称号。
  源泉博物馆是一座江南徽派园林式博物馆,收藏本土记忆,讲述自己的故事,漫步其中,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体验徽州民居的古雅、品味徽州三绝的美妙……感受徽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幸福。
  “孙家鼐”宝婺星辉匾额
  年代:清 光绪 征集地:安徽寿县 尺寸:195×81厘米
  此匾“宝婺星辉”由清朝大臣孙家鼐所题写,匾额上款:“钦点翰林院修撰大学士管理学部事务大臣孙家鼐、为”。下款“汪世培之妻沈氏七秩(秩:十年)荣寿。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冬月榖旦(榖旦:吉利日子)立”。楷书“宝婺星辉”四字骨力内涵,风姿洒脱。是他送给他的朋友汪世培的妻子七十大寿的寿匾。“宝婺”之“婺”,即星宿中的婺女星,二十八宿之一。婺女星的星象在北方的方向,整个星群组合状像个“女”字,同时还像个簸箕的形状。旧时,妇女一般在家中用簸箕簸五谷杂粮,去其糟粕,留取精华。这里就是赞美汪世培的妻子沈氏勤劳的精神。用“星辉”比喻汪世培沈氏能够与日月同辉。
  此匾长195厘米,宽81厘米,采用的是沥粉金漆的工艺,制作精美,寓意丰富。通篇饰以重重吉祥图案,其祥云寓意着“福从天降、洪福齐天”;其字与字之间共有五只蝙蝠、上下各有一个圆寿,寓意着“五福捧寿、福寿双全”;其匾额四角绘刻有石榴、柿子、桃子、橘子,分别寓意着“多子多福、事事如意、长命百岁、福善吉庆”;同时匾身中间四周分别绘刻有暗八仙的法器,同样有歌颂长寿之意。
  孙家鼐(1827—1909年)是安徽寿县人,咸丰九年状元,光绪皇帝的老师,曾在戊戌维新时期孙家鼐提出“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兴旺,首先要开办学堂”的主张,并奏请光绪皇帝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礼部尚书、太子傅。慈禧太后非常信任他,曾在西逃时一直带着孙家鼐。寿县百姓称寿县为“孙半城”,因当时孙家鼐家世显赫,寿县有一半都为孙家的。此寿匾华贵典雅,是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珍品。
  “谕葬”石碑
  年代:清代 尺寸:98×95×14厘米 征集地:桐城
  这块汉白玉材质的上书有“谕葬”二字的石碑是于2011年12月征集于有“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美誉的张英、张廷玉故里安徽安庆桐城,碑文中央以阴刻手法刻以隶书大字“谕葬”二字,谕葬意思为圣上发旨的葬仪,表明此墓的为皇帝御赐恩准,象征碑主人的崇高身份地位。周边为浮雕双龙戏珠纹饰,左上角部分缺损。“文革”期间,桐城张英墓冢两次被炸,墓地装饰物遭摧毁,断碑碎石流散全村,此碑可能是当时墓地被炸时所毁。
  张廷玉墓 位于现在安庆市桐城市城西北龙眠山,今属龙眠乡双溪村。张廷玉历事清康、雍、乾三朝,先后充任礼户、吏部尚书,文华、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卒后配享太庙。墓与其妻合葬,距其父张英坟约两公里,原占地1200平方米,墓葬规格,石制祭具墓饰,亦与其父相同。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中,墓上装饰物均遭毁坏。
  其父张英墓 也位于桐城县城西北7.5公里的龙眠山,系张英与其妻合墓。其父子的墓地仅隔两公里,坟地原面积2000平方米,九级台阶,上为拜台,设石制供桌、烛台、香炉祭具。台下对称排列高大的石雕翁仲两对,石雕狮、马、羊各一对。前沿立四柱牌楼石坊一座,正中横梁上刻阳文“恩荣”大字。属于牌坊的第二个等级了,由皇上颁旨,地方财政出资为其家族修建的石牌坊了,足见其等级之高。康熙、乾隆御赐碑二方,分立于牌坊后。墓地两旁各有一溪(名双溪)。“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冢两次被炸,墓地装饰物遭毁。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桐城人,清朝人物,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父忧归,服阕,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圣祖命择词臣谆谨有学者日侍左右,设南书房。命英入直,赐第西安门内。词臣赐居禁城自此始。时方讨叁藩,军书旁午,上日御乾清门听政后,即幸懋勤殿,与儒臣讲论经义。英率辰入暮出,退或复宣召,辍食趋宫门,慎密恪勤,上益器之。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英从。一时制诰,多出其手。
  天官赐福门神
  门高3.1米,宽2米,为宗祠的大门。
  画面以文官门神为主体,二人身穿蟒袍、手持如意。身后各有一名武将侍从。身挎大刀,手持雉扇,以示威仪。
  此门有四大亮点:工笔重彩、沥粉金漆、水晶薄片和画中画。
  一、工笔重彩:大门底色是黑色,这和古代的等级制度有所关联,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大红色是很尊贵的颜色,只有皇宫才可以使用;黄色是宰相家用的,所以“黄门”也代指宰相;普通的官宦人家用的就是黑色了。门神画上的色彩就是工笔重彩,蟒袍上赤色、青色、绿色是大片运用,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传统的年画色彩。   神蟒袍上的吉祥纹:在蟒袍装饰图案上装饰有五爪龙,江牙海水纹,寓意吉祥绵续,国土永固;吉祥的蝙蝠和祥云图案寓意流云百福。
  二、沥粉金漆:画面上突出的线条就是沥粉金漆,也就是沥粉画的工艺,从五爪龙、如意和蝙蝠上都可以看得出,当时沥粉画工艺已相当成熟,它要求工匠师傅的技艺非常高超,这个线条流畅、一气呵成,不能断裂,画面流畅而富有灵动之美。
  三.水晶薄片:稚(zhì)扇以及帽子上镶嵌的闪闪发光的就是水晶薄片,它的作用一是美观,其二就是发挥了照妖镜的作用,相传妖怪看到自己丑陋的模样就吓跑了。
  四、画中画:在整幅门神画像的右下方能清晰地看到出现了一双脚的图画,这便是“画中画”,说明在这幅画之前还有一幅画因为时间久远剥落了,后面的人在此基础上刷了底色又作了这么一幅画。由此推断,之前的这幅作品可能是明朝时所作的。
  门楣上突出来的两个与门楣垂直地面平行为户对,户对也是成对出现,它也反应等级制度,皇家用九个,取九鼎至尊之意;一品用八个;二品用六个;三品用四个;普通官宦人家用的就是两个。与户对相对应的抱鼓石又叫门当,门当户对就是这么个说法,从门当的形状也可以看出一户人家的身份,圆的门当是放在武官家门口的,文官家门口方的是像砚台一样的方形抱鼓石。
  唐代石刻“朝天吼”
  年代:唐 材质:花岗岩
  征集地:徽州地区状元县休宁
  尺寸:60×42×53厘米
  置于祠堂或者寺庙当中用来护法的瑞兽。传说观音菩萨的坐骑就是朝天吼。
  朝天吼为龙的第二个儿子。龙生九子,习性各有不同,朝天吼有守望的习惯。朝天吼两眼向上看意为上通天意,而大嘴则是对天咆哮,向上天诉说人们的愿望。除此之外,大嘴还寓意为吸财纳福之意。这尊朝天吼:体态威严,粗壮大气。这也是再现盛唐的盛世强国的威严。
  朝天吼又名望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在天安门的蟠龙柱上就有朝天吼。传说中龙生九子,其中有的说法把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段祺瑞“劭农笃祜”匾额
  年代:民国十四年(1925年) 尺寸:200×66×7厘米
  上款:希幹先生寿言 下款: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一月段祺瑞
  “劭农笃祜”这块匾额,是段祺瑞1925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时,为他的好朋友希先生过寿时所题写的一块寿匾。(1924年11月15日,张作霖、冯玉祥等公推段祺瑞为临时总执政。临时执政内阁成立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4日。成立当天段祺瑞正式任临时总执政。)匾额的左侧有直书“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一月段祺瑞”正楷小字,联文为“劭农笃祜”,右侧为“希先生寿言”正楷小字。正中上方钤朱文首印“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印”,匾中的大字、小字均为金色阳刻。匾文中“劭”为高尚美好之意;“农”通“”为浓郁而美好之意;“笃”指品性忠诚、厚重;“祜”则为福之意。赞扬了希先生品德高尚,并且祝福希先生福寿无边。希先生现在已无具体史料可以佐证为何人。板面整体朱漆金字,层层叠叠地披麻、油漆,做工十分考究。四周边框采用锦地万字纹为底寓意“福寿无边”,边框的中间各雕有富有吉祥寓意的戏曲人物图案,给人感觉异常的古雅、庄重、大方。段祺瑞的一生,可以说是戎马一生,位列北洋三杰”(北洋之龙王士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狗冯国璋),皖系军阀首领。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理总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做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仅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他存世的匾额少之又少,能藏得此匾,实为难能可贵。
  刘安石刻“天禄”
  年代:西汉 征集地:安徽寿县
  尺寸:150×75×30厘米㎝ 材质:青石
  天禄为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院馆的镇馆之宝。为汉代时期的一件藏品,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青石材质。58年整治淮河时出土。2002年征集得来。天禄是帝王将相级别的神道旁的瑞兽,普通官员不能享用。在寿县的历史上西汉时期有个淮南王刘安,据考证这件天禄便是淮南王刘安神道旁的瑞兽。
  工艺: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里这件件天禄魁伟雄壮,挺胸昂首。身躯直立,似有起步之势。尾部矫健,浑厚;四肢与两侧的双翼可以看出天禄有腾空欲动之势,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和气势。雕刻手法概括简练,粗狂质朴中彰显冷峻威严属典型汉代石雕的特点。
  “张謇”敦厚堂匾额
  上联:大清光绪二十九年 下联:通州张謇 联文:敦厚堂
  匾额“敦厚堂”落款处书写着题匾人——通州张謇。此匾是于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即1903年题写。“敦厚”一语出自《礼记.经解》中“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一般指人的性格诚朴宽厚,这里作为堂匾的联文用于教育族人,与人共勉。通体匾额采用传统的披麻灰与髹漆工艺相结合,匾额色泽鲜艳古朴,耐热,耐酸,耐碱。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生于江苏省南通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实业家,他的一身极富传奇色彩。
  作为教育家,他的一身创办了370多所学校,其中不乏当代许多名校的前身,例如1905年在上海吴淞地区与马伯当创办的复旦公学即现在复旦大学的前身,海事大学,同济大学等。此外,他还开创了中国十个第一,如1905年在江苏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自己创建的博物馆中大规模的陈列展览民俗文物,它比我们的故宫博物院还早了近20年。开办了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第一家纺织类学校等,是我国早期著名的纺织业大亨。
  作为政治家,他的前半身虽然是声名远扬,政见得到了当朝大臣李鸿章张之洞等的赏识,但却在科举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走了26年,出入考场20多次。直到其41岁那年才得中一甲状元(即1894年),极具戏剧化的是中状元的喜讯传到家乡不久后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按照律例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不得在朝为官,再加上恩师翁同龢在百日维新中被罢免,光绪帝被囚,西方列强的侵入,深知官场黑暗的张謇决定远离官场走向实业救国的道路,最终成为中国早期商业经济领域的教父级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为中国现代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曾经说过: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毛泽东在回顾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时曾经说过,我国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化学业的范旭东,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和搞纺织业的通州张謇。
  天平天国军石刻造像
  在安徽源泉徽文化博物馆里有一尊极为罕见的太平天国军石刻造像,这尊石像征集于肥西县三河镇。
  从服饰上,太平天国军对服饰的选择十分严格,是中国唯一具备服饰制度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军服饰和清朝普通百姓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尊太平天国军战士没有辫子,留满额发,用整幅的缎子当英雄巾包住头部,样子非常英武。他们鄙视清朝衣冠,剪辫留发,士兵平时只允许扎巾而不能戴冠。且士兵的衣服都只是过膝盖下方未摆齐脚面,太平军首领一律穿长袍,下摆齐脚面,按品级分蓝、红、黄等好几种颜色,其中以黄色最高贵,只有最高首领或者是封王的人才有资格穿黄袍。
  从武器上看可以看到,这尊太平天国军造像手中所持武器是当时而言非常先进的武器:洋枪。众所周知,清末政府腐朽无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闭关守旧,固步自封,但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一直推行开放正当的对外贸易,特别是从血与火的战场上,太平军将士亲眼看到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因而在对外贸易中,他们最关心的是外国的武器并想法设法突破清廷的种种封锁从西方列强手中购置先进的武器以用于和清廷的武装斗争。从这点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比清政府还是比较开明开放的。
  清代老宅“崇善堂”
  来自于古徽州婺源县的崇善堂始建于康熙年间,建筑面积260m2,为二层木结构的官宦住宅,正屋前后各有一个天井,共12间房,未婚的女子住在二楼(小姐楼),是由张姓为官人家所建。崇善堂,寓意“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积德行善,崇善堂第三代主人张嘉言,清乾隆恩进士,张家世代为官,显赫一时,为光宗耀祖、不惜重金,故此宅“砖、木、石三雕”多为太狮少狮和鲤鱼跃龙门、它集上马石一只、状元石一套、抱鼓石一对、鱼池一个、旗杆座一对、门坊石刻匾“彩云集庆”、天井石、马头墙等为一体,其木构门坊为徽州古宅的千分之一,极为罕见,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解放时土改分给了当时最穷的五户贫农,直到2003年偶然的机会由我馆进行拆迁保护,使其死里逃生,再现生机。
  此宅自策划、拆迁、搬运、修整、异地重建,耗时五年,其核心主构件栋梁拆房时被盗,3年后再建时又不惜重金找回,按当地风俗 “栋梁不卖”。它使用了1900块木构件,5000块砖瓦,150件石雕,修旧如旧,外墙加以改造,内部恢复原貌,室内二楼陈列品真实再现了主人当年的生活状况,徘徊其间,摩挲这三百多年前的老屋上每一根雕梁,每一扇窗扉,颇象是老友重逢,你会感到空气中弥漫着古徽州特有的文化风韵和气息,仿佛又回到了康熙盛世。这其中还有很多要讲的故事····
  这两座老宅为异地搬迁重建的老宅,四周均有高墙围起。外墙为我们重建,徽州地区高高的外墙之上点缀少量的极小的窗户,主要起防盗的作用。因为徽州男子大多外出经商、做官,留在家中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所以这样的建筑风格起到很好的防盗和保护作用。
  天井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徽州建筑深墙少窗户,光线不足。可是留有一方天井,通天接地。上通天,可通风、换气、采光作用。使居住的环境中不断的新陈代谢,循环流转。
  为了顶天立地、天人合一。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中每每打上徽商的烙印。徽商一方面“雄踞神州半壁江山”,富甲天下;但另一方面,在外边又被“重农抑商”的桎梏所制抑着,于是在家中设置个天井,既获“天人合一”之灵气,又有“顶天立地”之满足,这与徽州古民居厅堂两侧的“商”字梁的设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心理满足上的天井成因还表现在,由于深宅、高墙封锁的古民居所形成的心理压迫感,因为有了天井而得到“仰天长叹”的宣泄、喷发之口。
其他文献
陶都宜兴,坐落于太湖西岸,人杰地灵,盛产太湖石。有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热爱着宜兴这片热土,钟情于太湖石,以此为灵感的源泉,创作出一件件充满灵性的紫砂艺术作品。她的名字叫范燕萍。  范燕萍1972年出生在紫砂壶的发源地——宜兴丁蜀镇,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紫砂艺术的熏陶,母亲曾跟着紫砂大师周桂珍学做紫砂壶,家中的亲朋好友,多从事紫砂行业。对紫砂艺术的喜爱,早就种植于幼小的心灵里,她自幼喜好美术,曾就
期刊
北京晋商博物馆,位于北京长安街东延长线建国路58号,占地约40亩,为仿古建筑群落。博物馆始终秉承“展现晋商恢弘气势,传承华夏商业文明”的宗旨,以“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服务社会”为发展目标,厚积薄发,开拓创新,致力于打造商人及商业文化交流平台及研究重镇。  北京晋商博物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关于商人和商业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的晋商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图章、印钞版、文书、银票、契约、合同、账本、书信
期刊
2014年,有成都藏友从国外拍回一只金品卿、王少维合作的300件大瓶,此瓶在浅绛彩瓷收藏界甫一亮相,叫好声一片。目前,与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三人有关的此类大瓶国内共发现六只,其中景德镇陶瓷馆两只,另有两只被河北藏家收入,南昌藏家藏有一只金品卿的花鸟大瓶,再加上成都这只。无论从器型、胎釉、画意还是上面蕴含的历史信息来看,成都这只金、王合作大瓶称之为浅绛瓷器中的王者绝不为过。下面我们仔细地赏析一下此
期刊
台德穆尔古城位于叙首都大马士革东北约215公里处,是一座古罗马风格遗址,有2000多年历史,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叙利亚军方原本担心台德穆尔古城内的珍贵古迹会遭到摧毁,但在发现城内大部分地区似乎完好如初后总算松了一口气。  此前有报道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毁坏台德穆尔古城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包括贝尔神庙及凯旋门。不过古城内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阿戈拉和著名的罗马剧
期刊
记者:您如何看待网上热议的6000件陶瓷器捐北师大,以及成立北师大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这个事件?  许勇翔:“北师大捐赠”这个事件我是上礼拜刚知道,看了以后挺吃惊的。微信上有关于瓷器的图片,我一看这些个图片,觉得问题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出席了捐赠仪式,还有我们的相关人员,什么中国某某委员会的会长姚政、某某博物馆的研究员雷从云都出场了,笑话闹大了。去年,浙江师范大学也在捐赠事件中闹过
期刊
玉手镯是中国古代玉器中一个较为独特的品种,制作时“因材施工”,形制基本大致相同。手镯除腕饰之用外,古代或从护臂铠甲演化而来,而通常手镯所戴之位置,正好是腕上要穴、内关、外关之位。有说法,此穴位易遭外邪入侵,也容易受伤,故手镯还具有保护功能。后逐渐成为人们随身佩戴的装饰品,其造型单一,纹饰简洁,但材质却多样化,有金、银、玉、翡翠、玛瑙、象牙等,比比皆是。在玉器的海洋中,白玉手镯同样也呈现出一片独特的
期刊
19世纪中后期,清王朝的统治江河日下,那些学而优则仕的文人官员,开始更加注重内心感受,他们寄情笔翰,在一幅幅书画作品中表达自己的心灵诉求与向往。刘秉琳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刘秉琳字昆圃,湖北黄安人,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授顺天宝坻知县,卒于公元1882年。据《清史稿·刘秉琳传》记载,他是一位持躬清苦、抚恤孤寡、惩除豪猾的清官。从其收藏的八幅扇面均署上款“昆圃”等题识,可知这些作品都是当时的
期刊
2016年4月30日,“星云大师捐赠北齐佛首合璧入藏暨一笔字书法展开幕仪式”在河北博物院隆重举行。至此,流失二十年之久的河北灵寿幽居寺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首与博物院展出的佛身造像“金身合璧”正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河北博物院阳光大厅展出一个月后,6月1日正式移至“曲阳石雕”陈列展厅幽居寺文物专区进行展出。  这尊释迦牟尼佛造像,雕刻于我国北齐时期,质地为汉白玉白石,高206厘米
期刊
松树,在人们心目中,向来被视为高品嘉木,它经寒不凋,四季常青,青翠苍劲。因秦始皇曾于泰山封其为“五大夫松”,后即以“五大夫松”为之别名。柏树与松树具有同样的材质,故文坛常以“松柏”来比喻一个人的操节坚贞;又因松与竹均严冬不凋,常用“松筠”喻赞人的志向,如《梁书·元法僧等传论》曾有“志当松筠,心同铁石”,还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松在树木中,寿命最长,所以民间常用“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联
期刊
刚从徽州回来,满脑子晃来晃去的仍是齐云山水润秀、恬淡、清幽的画卷,嗅觉里一直保持着徽州五月的气息,黟县程门家乡的风情余韵不绝,恍惚身在现实的昨天。  近日被一片浅绛瓷画折磨着,分秒忐忑,这日子过得局促。牵记揪心于旁人不觉察、或根本就不值他人在意的独自内心不可释然!是的,有形有影且占据有一定空间可以量化的实体,在人们身上完全可能是一个精神的存在或不存在。世间事,什么是大、什么是小,轻重缓急皆因人而异
期刊